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决策心理 李纾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纾 著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纾 著著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7-01
    • 字数:846千字
    • 页数:637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754453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决策心理

    作  者:李纾 著
    定  价:88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01日
    页  数:637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7544536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用推理和理性研究人类决策行为过程中不符合理性、不符合“规则”的书。而那些不符合理性又不符合规则的决策行为,通过作者敏锐的观察、大胆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却又存在着相当一致的规律性,那就是齐当别决策法则。齐当别决策法则指的是一种“决策表征系统,认为决策者在诸多决策中趋于采用单一策略,即对于二择一决策问题,决策者会‘齐同’掉选项在某一维度的差别,并以另一维度的差别作为很终决策依据,即选择在另一维度上效用更大的选项”。本书以此齐当别决策法则作为一条红线,串落起四大决策领域(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跨期决策,空间决策)中存在的多种与现有决策理论预测不相符合的异象(Anomaly),然后将它们之间的共性一一展现出来,表现出齐当别决策法则强大的解释力。
    作者从现实生活和个人体验中寻找养分,研究既简单又复杂的各种决策情境,将齐当别决策法则用来解释各种有趣的现象。这本书内容丰富,文字简练老到null

    作者简介

    李纾,博士(新南威尔士大学)。福州人,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创会主任,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期刊顾问编辑,《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副主编。在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Thinking and Reas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序聚万念于一念的决策法则:齐当别之道
    英文序
    德文序
    意大利文序
    自序生逢其时研究行为决策
    引言:准确了解人类决策
    参考文献
    第一篇聪明决策——在给定的表征空间内做决策
    第1章备择选项的表征维度、选择策略及齐当别规则
    1.1备择选项的表征维度
    1.2选择策略
    1.3什么是齐当别规则?
    1.4为什么偏是齐当别规则?
    参考文献
    第2章不变性原则与框架效应(上)
    2.1框架效应的概念
    2.2框架效应的解释机制
    第3章不变性原则与框架效应(下)
    3.1框架效应研究领域的转变——从风险决策到跨期决策
    3.2框架效应类型的转变——言语框架效应到图形框架效应
    参考文献
    第4章独立性原则与艾勒(Allais)悖论(上)
    4.1艾勒(Allais)悖论的解释机制
    4.2讨论与启示
    第5章独立性原则与艾勒(Allais)悖论(下)
    5.1落花悖论:跨期版的艾勒悖论
    5.2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6章遵期望法则而诱导出的权重函数π(上)
    6.1权重函数的由来
    6.2Li对权重函数的质疑及Tversky的阐释
    6.3没有定论的结论
    附录AmosTversky不匿名的审稿信
    第7章遵期望法则而诱导出的权重函数π(下)
    7.1俄罗斯轮盘赌(Russianroulette)阐释的主观概率感受
    7.21992年版的权重函数公式对概率变化的推算
    7.3推算出的权重之差与直接测量出的概率之差感受
    7.4对预期理论权重函数的再质疑
    参考文献
    第8章被得失金钱的“程数”所整形的价值函数
    8.1预期理论中的S型价值函数
    8.2探讨损失规避的新视角——程数
    8.3如何看待程数
    参考文献
    第9章当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无法准确赋值时:被遗忘的4折风险倾向
    9.1缺客观概率的不确定决策
    9.2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10章确定事件原则与分离效应
    10.1产生分离效应的原因及其检验
    10.2对分离效应的质疑
    10.3应用:分离效应能否消除?
    10.4扩展:情绪版分离效应
    10.5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11章联合独立性原则与维度差别
    11.1多属性决策中违背联合独立性原则的现象
    11.2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12章剔除原则与共享特征
    12.1剔除原则(cancellation)
    12.2研究一:选择任务中的共享特征
    12.3研究二:判断任务中的共享特征
    12.4研究三:眼动追踪所揭示的共享特征
    12.5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13章传递性原则与偏好反转
    13.1偏好反转的解释机制
    13.2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14章随机性原则与选择反转
    14.1选择反转及其解释机制
    14.2选择的不可传递性(intransitivity)
    14.3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15章占优原则与相似性判断
    15.1占优原则
    15.2相似性判断
    15.3“一国两制”的心理学视角——相似性判断
    15.4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16章选项间独立原则与信息模糊
    16.1选项间独立原则
    16.2违背选项间独立原则-概率未知vs.结果未知
    16.3齐当别模型的解释
    16.4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17章囚徒困境的“齐当别”解释
    17.1增加共同收益的影响
    17.2对收益结果的操纵
    17.3对效用曲率的操纵
    17.4意外获得的影响
    17.5单一或多元投资的影响
    17.6博弈者身份的影响
    17.7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18章跨期选择众异象的“齐当别”解
    18.1异象
    18.2齐当别模型对跨期选择的解释
    18.3齐当别模型对跨期选择众异象的解释
    18.4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19章空间决策的“齐当别”解
    19.1由空间决策所派生的“共同差异效应”及其过程检验
    19.2由空间决策所派生的“数量效应”及其过程检验
    19.3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二篇智慧决策——在经过改造的表征空间里做决策
    第20章不限于给定空间所做的决策
    20.1谁将小梨子看成是“小”梨子?
    20.2是什么未知/非现实的因素致使成年人选“小梨”?
    20.3是什么已知/现实的因素致使成年人选“小梨”?
    20.4给定“价”vs.生成“值”:齐当别的视角
    20.5给定“价”vs.生成“值”:齐当别视角的再检验
    20.6选大(小)梨子的后果
    20.7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1章改造空间后生成的潜在维度群
    21.1研究一:四因素(惠、善、义、法)的“值”量表
    21.2研究二:基于成功人士吃亏轶事的测量——吃亏似然性量表
    21.3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2章在改造后空间里做决策的福报
    22.1研究一:四因素(惠、善、义、法)“值”与物质或精神福报的关系
    22.2研究二:吃亏似然性与当前物质或精神福报的关系
    22.3研究三:吃亏似然性对今后物质或精神福报的回溯效应
    22.4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23章潜在的维度:深植于人脑之中的迷信观念
    23.1支撑迷信观念的神经基础
    23.2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4章潜在的维度:导致负折扣现象的解释
    24.1负折扣现象:折扣家族模型的命门
    24.2解开死结的可能心理机制
    24.3验证“潜在维度”的心理机制
    24.4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5章潜在的维度:齐当别眼中的心理咨询
    25.1亲情:父子冷战
    25.2友情:同伴拒斥
    25.3爱情:第三性(女博士)
    25.4死亡:预测自杀
    25.5阿Q精神:诡异的潜在的维度
    参考文献
    第三篇理解并改进决策(上)——折射在文化遗产上的齐当别之道
    第26章以一念代万念
    26.1多念(杂念)中守一念
    26.2靠一念达成决策
    26.3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27章不自由毋宁死
    27.1对“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的实证检验
    27.2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28章澳门赌场箴言析
    28.1《劝世文》能起到什么劝导作用?
    28.2《劝世文》诠释的齐当别要义
    28.3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29章财主进天国——难!
    29.1分析式决策:“帕斯卡的赌注”
    29.2启发式决策: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
    29.3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30章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30.1平常人不遵循期望价值理论-St.Petersburg悖论
    30.2多次博弈比单次博弈更遵循期望价值理论——数学系学生的证据
    30.3多次博弈比单次博弈更遵循期望价值理论——应急预案的证据
    30.4多次博弈比单次博弈更遵循期望价值理论-眼动追踪的证据
    30.5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31章“难得糊涂”诠释的齐当别哲理
    31.1聪明难,糊涂难
    31.2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31.3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参考文献
    第三篇理解并改进决策(中)——生存的决策法则
    第32章趋利避害:厌而避额外之“利”;喜而趋额外之“害”
    32.1“趋害”的实验证据
    32.2“避利”的实验证据
    32.3风险决策中“趋害避利”的实验证据
    32.4跨期决策中“趋害避利”的实验证据
    32.5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33章客观危险与主观害怕:心理台风眼效应
    33.1“心理台风眼”效应的提出与界定
    33.2“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发展与变式
    33.3支持“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媒体报道和生活观察
    33.4“心理台风眼”效应背后的机制
    33.5意义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34章患得之?患失之?-反应方式中的容斥原理
    34.1认知偏差:既黑又白?
    34.2性骚扰:欲拒还迎?
    34.3审判:非授权即剥夺?
    34.4投资:非冒险即保守?
    34.5两难选择:非“鱼”即“熊掌”?
    34.6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5章缺陷的保留与进化:过分自信的优势
    35.1过分自信、情感体验与绩效
    35.2研究假设与总的实验程序
    35.3结果
    35.4讨论
    参考文献
    第36章弱势导致亲社会行为
    36.1地域研究一:实验室研究
    36.2地域研究二:现场研究
    36.3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7章生存的行为标志物: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
    37.1潜在的行为标志物探索
    37.2行为标志物的效标检验
    37.3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8章英雄不问出处——身世效应
    38.1赚钱时机的影响
    38.2兑钱路径的影响
    38.3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39章人格倾向不移?——灰发灰云效应
    39.1风险偏好与反应模式
    39.2信息加工类型及其稳定性差异
    39.3灰发-灰云效应
    39.4展望
    参考文献
    第40章既能“吃掉”又能“持有”蛋糕?-信息不灭定律
    40.1大千信息知多少
    40.2信息不灭定律的违背:“沉没成本效应”的解释
    40.3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篇理解并改进决策(下)-决策的跨文化差异
    第41章判断和决策的跨文化差异
    41.1风险寻求
    41.2过分自信
    41.3合作竞争
    41.4风险沟通
    41.5欺骗-腐败
    41.6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篇选择与情绪
    第42章买彩票不为钱、为心境好
    42.1极小概率事件
    42.2购彩前后心境变化:网络调查的证据
    42.3购彩前后心境变化:行为实验的证据
    42.4心境对购彩行为的影响:启动行为实验的证据
    42.5意义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43章损失规避与正负情感
    43.1损失规避
    43.2研究1:虚拟的赌博游戏任务
    43.3研究2:真实的金钱得失情境
    43.4研究3:特质性与情境性情感强度
    43.5研究4:真实赌博情境下的真实赌博者
    43.6讨论与启示
    43.7意义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44章冷计算与热情绪
    44.1重大损失决策的神经机制
    44.2意义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45章后悔与风险决策
    45.1后悔的影响因素
    45.2后悔规避与风险倾向
    45.3失望、后悔与“迫选规则体验法”
    45.4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46章“作为”与后悔
    46.1作为/不作为对后悔的影响
    46.2接近的调节作用
    46.3展望
    参考文献
    第47章冤:逻辑错误的情绪
    47.1冤的操作定义
    47.2散见于非研究记载的“冤”
    47.3住地依恋投射出的“冤”
    47.4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篇权变的研究方法
    第48章投射技术:住地依恋
    48.1应用于研究的问题
    48.2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49章实验室实验法:浪漫音乐激活文化意蕴
    49.1启动及文化启动
    49.2应用于研究的问题
    49.3实验设计与结果
    49.4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50章准实验设计法:用可见的距离测不可见的隐私
    50.1应用于研究的问题——隐私测量
    50.2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51章拜“同谋者”所托的实验:心理浪费效应
    51.1应用于研究的问题
    51.2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52章内隐测验:文字概率的变化特征
    52.1应用于研究的问题
    52.2判断字体优美的内隐测验
    52.3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53章眼动记录法:基于维度与基于选项
    53.1过程追踪技术与眼动
    53.2应用于研究的问题
    53.3眼动技术检验风险决策模型
    53.4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54章事件相关电位(ERP):风险决策中概率信息加工
    54.1应用于研究的问题
    54.2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55章fMRI功能连接:报酬被概率加权(相乘)
    55.1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功能连接分析
    55.2应用于研究的问题
    55.3用fMRI功能连接来检验“加权”过程
    55.4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56章双生子研究:风险倾向领域特异性的形成
    56.1应用于研究的问题
    56.2风险倾向的遗传度研究:单变量模型
    56.3风险倾向不同领域间的相关研究:多变量模型
    56.4风险倾向领域特异性的双生子元分析研究
    56.5讨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六篇超越实证(Whatisbeyond)
    第57章基于“价”与基于“值”的文化划分
    57.1聪明乎?智慧乎?
    57.2好决策?坏决策?
    57.3存于两类空间的习俗和文化
    57.4结语
    参考文献
    第58章决策理论与社会制度实践
    58.1描述性、规范性和指导性决策理论
    58.2规范性与描述性理论的检验
    58.3社会制度实践
    58.4理论与实践的契合
    58.5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守得云开见月明
    作者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