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 吴薇 著 著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吴薇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薇 著著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12-01
    • 字数:372000.0
    • 页数:295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217547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

    作  者:吴薇 著 著
    定  价:48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01日
    页  数:295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217547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吴薇编著的《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共6章,分别为绪论、近代之前武昌城市发展与形态基础、区域视野中的武昌城市近代化发展、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本书广泛地运用相关史料,对城市史研究的社会性与实用性进行了新的探索。

    作者简介

    吴庆洲,广东梅县人,1945年3月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1987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87—1989年到英国牛津留学,曾在英国9所大学讲学。现为教授、博士导师、华南理工大学东方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0多篇,出版《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广州建筑》、《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军事建筑艺术》(上、下)、《中国客家建筑文化》(上、下)、《中国古城防洪研究》等专著多部。曾先后获得12项省都级以上奖励,其中,2010年“中国古城防洪研究”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中国古城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总序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节研究界定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空间与时间范围的界定
    三、城市形态的概念
    第三节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二章近代之前武昌城市发展与形态基础
    第一节宏观视野下的城市地理环境与选址
    一、地理区位:显著的军事要地
    二、交通条件:江汉汇流之地
    三、自然环境:优越的山川形势
    第二节近代之前城市发展的历程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城堡:夏口城
    二、唐宋时期的“东南巨镇”:鄂州城
    三、明清时期的“湖广会城”:武昌城
    第三节近代之前城市空间形态基础
    一、城池规模与城郭形态
    二、城市空间布局
    三、城市中心——楚王府的营建
    四、城市景观体系
    第四节近代之前武汉三镇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地理环境关系
    二、行政隶属关系
    三、经济发展关系
    第三章区域视野中的武昌城市近代化发展
    第一节近代武昌城市政治地位与政治影响力的上升
    一、晚清张之洞督鄂与辛亥武昌首义
    二、民国时期武昌建都的主张与两次短暂尝试
    三、抗战前期全国革命与政治中心的形成
    第二节近代武昌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与变迁
    一、近代城市工业的曲折发展
    二、近代城市商业的缓慢发展
    第三节近代武昌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全面加强
    一、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二、城市文化设施的发展
    第四节近代武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发展
    一、轮运的发展
    二、铁路的修筑
    三、公路的建设
    四、航空线路的开辟与机场的建设
    第五节近代武汉三镇发展关系考察与思考
    一、行政建制的发展与变迁
    二、近代经济关系发展与三镇城市功能的分异
    三、近代三镇交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加强
    第四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一阶段(1861—1911)
    一、汉口开埠:帝国主义的“文化租界”教会区的出现
    二、张之洞督鄂:城墙内外的发展
    第二节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二阶段(1912—1926)
    一、辛亥首义: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
    二、粤汉铁路:城市空间的北拓与车站新区的形成
    第三节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三阶段(1927—1937)
    一、城墙拆除:近代城市开放空间形态的形成
    二、统一建市:现代城市空间的构想
    第四节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四阶段(1938—1949)
    一、武昌沦陷:城市空间秩序的重新划分
    二、战后重建:大武汉区域的美好愿景
    第五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近代城市总平面与城市天际线
    一、城市总平面
    二、城市天际线
    第二节近代城市街道网络体系
    一、近代城市街道网络
    二、近代城市街道空间形态
    第三节近代城市街区与公共空间
    一、城市街区
    二、公共空间
    第四节近代城市建筑
    一、公共建筑
    二、居住建筑
    三、大型建筑组群:国立武汉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
    第六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政治政策与军事
    一、政治政策
    二、军事战争
    第二节经济技术
    一、经济地位、结构与运行环境
    二、近代交通与营造技术
    第三节建设环境与防灾
    一、建设环境
    二、城市防灾
    第四节社会文化
    一、社会组织结构
    二、外来文化
    结语
    图录
    表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