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节日视阈下的戏曲演艺研究 陈建华 著 艺术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陈建华 著著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建华 著著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6-01
    • 字数:251千字
    • 页数:29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3548898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长江文艺出版社

    节日视阈下的戏曲演艺研究

    作  者:陈建华 著
    定  价:42
    出 版 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页  数:29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3548898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陈建华著的《节日视阈下的戏曲演艺研究》是从节日视角研究戏曲演艺研究的专著。本书选择演剧活动普遍开展的元宵、中元、生日、丧葬展开专题论述,抓住了具有典型性的节日事象,便于做深入的考察,他不仅考察民间演剧,对宫廷的节庆演剧亦有全面深入的考察,把自己的判断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材料的基础之上,体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力和良好的学风。专著阐释和回答戏曲目前的一些重要问题,对学界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解释,是专业人士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参照。

    作者简介

    陈建华,湖北洪湖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师从武汉大学郑传寅先生,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韩国全北大学中文系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公案文学、演艺与民俗研究,现任教于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书》、《武汉大学学报》、《民族艺术》、《文化遗产》、《戏曲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节日与戏剧综论
    第一节节日的形成及其种类
    第二节节日是戏曲形成的重要时间载体
    第三节节令戏与应节戏
    第四节节日对戏曲的影响
    第二章节日与戏曲成熟
    第一节戏曲起源于宗教仪式的理论困境
    一、戏曲起源于乡村祭祀质疑
    二、淫祀与戏曲成熟关系辨说
    第二节节日与泛戏剧形态――秧歌
    一、形似实异的缺歌偎郎与秧歌
    二、西域影响说的几点反证
    三、关于秧歌流变的猜想
    第三节戏曲在节日中走向成熟
    一、宫廷节庆与杂剧的演化
    二、民间节庆对戏曲成熟的促进作用
    三、官方节庆、民间节庆的互动与戏曲的成熟
    第三章节日风俗与戏曲形态
    第一节节日风俗与郭郎的脚色演变
    一、节日演出的仪式性与郭郎的职司功能
    二、郭郎在宋金杂剧、院本中的演变
    三、郭郎在元杂剧、南戏与传奇中的演变
    第二节节日风俗与反性别扮演
    一、节庆中的男扮女装
    二、男扮女装与童阳驱傩习俗
    三、男扮女装在戏曲与节庆中的融合与分化
    第三节节日风俗与淫鄙表演
    一、也说郭郎、鲍老与大头和尚
    二、耍和尚与节日淫鄙表演
    三、节日淫鄙表演的原因探析
    第四节节日风俗与戏曲题材
    一、题材选择:徘徊在历史与传说之间
    二、话语错位:以今衡古所遭遇的尴尬
    三、集体抒情:历史题材作品的情感意蕴
    第四章节日风俗与戏曲传播
    第一节元宵演剧与戏曲文化的传播
    一、元宵演剧的线索梳理
    二、元宵演剧的传播模式
    三、元宵演剧的内容及特点
    第二节中元演剧与目连文化的传播
    一、从《盂兰盆经》到《目连救母》
    二、北宋《目连救母》杂剧演出形态蠡测
    三、目连戏在宋代后的传播
    第三节生日演剧与戏曲文化的传播
    一、从生日庆典到生日演戏
    二、生日演戏的种类
    三、生日演剧剧目钩沉及演剧风俗
    四、生日演剧习俗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五、元散曲寿曲数量偏少现象
    六、生日演戏对戏曲文化传播的影响
    第四节丧葬习俗与戏曲文化传播
    一、并非一切丧葬作乐都是“娱尸”
    二、娱尸的源头与娱尸内涵的变化
    三、为何称娱尸为“元俗”、“胡俗”
    四、娱尸由歌舞发展为演剧
    五、丧葬演剧的类型与剧目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