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扫码下单

  • 客观文化、主观认同与民族意识——来自湖南维吾尔族的调查与分析 佟春霞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佟春霞著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佟春霞著
    •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1-06-01
    • 字数:160.00千字
    • 页数:194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600002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客观文化、主观认同与民族意识——来自湖南维吾尔族的调查与分析

    作  者:佟春霞 著
    定  价:16
    出 版 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1日
    页  数:19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6000026
    主编推荐

    《客观文化、主观认同与民族意识:来自湖南维吾尔族的调查与分析》: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中心,“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实证研究高级讲习班,田野调查报告选。

    内容简介

    《客观文化、主观认同与民族意识:来自湖南维吾尔族的调查与分析》内容简介:湖南维吾尔族世居桃源已有630多年,因其长期地处江南水乡地带,处在同西域接近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与汉族、回族共居的人文环境下,文化的变迁自不待言。他们讲汉语,与回族、汉族人通婚,过春节等汉族节日。但是,客观文化的变迁并没有改变他们的世系传承、没有忘记英雄祖先的历史,更没有“融化”他们对翦氏族人的内部认同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与遥远的新疆维吾尔族的主体民族的认同。如果将他们同新疆的维吾尔族对比的话,人们会发现不论在体质上还是在文化上,两者都相差甚远;如果以同一个民族具有同一的文化模式为标准来衡量的话,显然不妥。事实上,两者巨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发展历程以及几百年的文化阻隔没有影响到两者之间的相互认同。

    作者简介

    佟春霞,法学博士,天津工业大学讲师。201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专业。主要从事民族关系、民族认同等研究。参加的项目有:国家民委2004年重点科研项目、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国外族群、种族及民族理论研究――美国族裔问题研究》、2008年国家民委课题:“中国牧区社会经济调查与研究”(新疆牧区部分调查)、2008-2010年问,参加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Hill Gates、Melissa Brown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Laurel Bossen共同主持的课题:“ValuingChinese Girls:Documenting Female Laborbefore l949。学术成果有:《妇女地位的提高与湖南维吾尔族的文化变迁――从一次葬礼冲突谈起》、《从宗教意识的淡化管窥民族null

    精彩内容

        何光岳曾以湖南省图书馆署名撰文《桃源翦氏由来考——兼评(湖南维吾尔族)》,文中提出“翦氏”源于“剪氏”之说。文章围绕“翦”姓来源提出四点质疑:一、关于“赐姓”,《翦氏族志》自存歧义。有的记载为元帝因哈勒“厥功最懋改赐姓日翦”(见三修族谱中的《回部世系源流》——笔者注);而又有明太祖因哈勒·八士“屡建奇功”,而赐姓为翦之说(见于所有的现代表述和家谱的谱序中)。二、清道光年间的《桃源县志》在《剪八士传》中只字未提赐姓之事,且姓氏的书写仍为“剪”而非“翦”,在《常德府志》中也是用“剪”字代其姓氏。作者指出志书姓氏用字绝对不会用俗字,因此,最初的姓氏只能是“剪”,而非“翦”。三、如果“翦”姓为皇家赐姓,那为何后来却多次用“剪”而不用皇家赐的“翦”字呢?所以,即使是元帝或明太祖赐姓,也只能是“剪”,“翦”为剪氏后人所改无疑。四、作者指出翦家优选的官可能null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田野点概述
    第一节  田野点概述
    一、枫树乡
    二、回维村
    第二节  湖南维吾尔族的分布

    第二章  湖南维吾尔族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新疆维吾尔族的族源与形成
    一、合流前(840)东、西两部族的发展
    二、合流后(840-1513)
    三、维吾尔族族名的确定
    第二节  湖南维吾尔族的历史形成
    一、历史回顾-
    二、身份的赋予:民族认定
    第三节    “身份”之争
    一、姓氏的争议
    二、对先祖哈勒的考释
    三、对祖先宗教信仰的质疑

    第三章  湖南维吾尔族现今的文化模式
    第一节  文化模式
    一、传统中的儒与道
    二、语言的地方化
    三、艺术形式的散失
    第二节  宗教分化与文化多元
    一、“反教”事件
    二、多元的族际通婚
    三、人生礼仪
    第三节  宗教信仰状况
    一、“念功与把斋”
    二、“土地庙”与“佛教”妇女
    第四节  主流话语下的“回维”
    一、“回维”村与“回维”族
    二、意义与功能

    第四章  何为维吾尔族:翦家族人对维吾尔族的身份认知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家族体系及其延续
    一、“湖南西路之一大族”
    二、延续中的家族意识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对维吾尔族身份认知

    第五章  精英主导与身份的建构
    第一节  文化建构与身份展示_
    一、引入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元素
    二、维吾尔族身份的展示
    第二节  行动中建构
    一、族内精英倡导的活动
    二、友好往来
    第三节   历史记忆的再叙述
    一、历史记忆及传承,
    二、翦伯赞及先烈
    第四节  清真寺之象征符号
    一、伊斯兰教的传承(过去)
    二、伊斯兰教的传承(现代)
    三、象征符号――清真寺
    第五节  民族政策与身份建构
    一、民族政策与民族意识
    二、民族政策与个体关注

    第六章  客观文化VS主观认同
    第一节  客观标准:缺失的文化认同
    第二节  建构中的主观认同

    第七章  结论:民族意识的维系要素
    参考文献
    附录:1949年至今回维村大事年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