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期预算改革与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 白彦锋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白彦锋著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白彦锋著
    •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77000.0
    • 页数:355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0956005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期预算改革与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

    作  者:白彦锋 著
    定  价:48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01日
    页  数:355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956005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中期财政预算是通过宏观预测明确发展战略、强化预算支出上限和进行绩效评估等举措,建立以财政资金约束力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使得中期预算改革问题被提上改革的议程。
    中期预算是政府预算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作者曾经对中期预算问题进行过大量的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白彦锋编写的《中期预算改革与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特点在于:在对中期预算进行理论分析时,将蛛网模型、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相关概念融入其中,利用模型或理论来佐证中期预算较年度预算的优势;利用ARjMA模型、因素分解法、近代周期分析方法等理论或模型来预测财政收支,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分析国外中期预算经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中国模式和河北经验,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融入本土特色,坚持实用主义原则,在研究视角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特别是将我国中期预算改革与战略诉求null

    作者简介

    白彦锋,男,河北新乐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在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财经大学财税研究所副所长、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13年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在《财贸经济》、《税务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专著和译著,主持了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项目。

    精彩内容

    目录
    “上兵伐谋”:代前言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中期预算的兴起
    1.1.2 中期预算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期预算的理论分析
    2.1 周期性平衡与中期预算
    2.1.1 预算平衡规范的发展历程
    2.1.2 年度平衡与周期性平衡预算
    2.1.3 我国政府预算周期的实施
    2.1.4 企业盈余管理:我国中期预算改革的微观基础
    2.1.5 “全口径预算”与“中期预算”:“透明预算”
    的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
    2.2 蛛网模型与中期预算
    2.2.1 蛛网模型
    2.2.2 以蛛网模型为例分析中期预算
    2.3 李嘉图等价定理与中期预算
    2.3.1 李嘉图等价定理
    2.3.2 李嘉图等价定理对政府举债的现实思考
    2.4 预算原则与中期预算
    2.4.1 预算原则的演变
    2.4.2 财政赤字的类型与年度预算的失效
    2.4.3 年度预算平衡原则的尴尬
    2.5 预算功能与中期预算
    2.5.1 预算职能重心演变
    2.5.2 预算功能
    2.6 预算模式与中期预算
    2.6.1 公共预算模式
    2.6.2 其他国家编制中期预算的模式
    第三章 中期预算的国际比较
    3.1 中期预算实践的兴起
    3.1.1 经济和财政绩效持续恶化
    3.1.2 中期财政战略和预算目标开始兴起
    3.1.3 “新公共管理”运动下的预算改革
    3.1.4 中期预算的早期探索
    3.2 中期预算的含义与形式
    3.2.1 中期预算的三种经典形式
    3.2.2 中长期预算框架在一些国家的特殊形式:联邦
    执政协议
    3.3 中期预算的特殊形式:财政纪律
    3.3.1 欧盟马约标准
    3.3.2 财政纪律与预算软约束
    3.3.3 我国部分“财政纪律”的引入与退出
    3.4 0EcD国家关于中期预算的实践与探索
    3.4.1 澳大利亚的中期预算
    3.4.2 新西兰的中期预算
    3.4.3 美国的中期预算
    3.4.4 英国的中期预算
    3.4.5 德国的中期预算
    3.4.6 瑞典的中期预算
    3.4.7 日本的中期预算
    3.4.8 韩国的中期预算
    3.5 OECD国家中期预算分析
    3.5.1 0EcD国家中期预算时间区间与覆盖范围
    3.5.2 中期预算框架与年度预算之间的关系
    3.6 非洲九国中期预算的实践与探索
    3.6.1 总体层面设计特点
    3.6.2 技术层面设计特点
    3.6.3 组织层面设计特点
    3.7 国外中期预算的特点与启示
    3.7.1 国外中期预算的特点
    3.7.2 国外中期预算的启示
    第四章 中期预算的中国模式与河北经验
    4.1 中国预算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中期预算
    4.1.1 “五年规划”与中期预算
    4.1.2 三年财政滚动计划与中期预算
    4.1.3 部门预算与我国的中期预算改革
    4.2 中期预算的中国尝试
    4.2.1 河北省试点情况
    4.2.2 安徽省芜湖县试点情况
    4.3 中期预算的河北经验
    4.3.1 河北模式的主要成果
    4.3.2 河北模式的重大意义
    4.3.3 河北模式的关键启示
    4.4 中期预算的中国模式
    4.4.1 中期预算中国模式的现实局限性
    4.4.2 中期预算的中国模式:十八届三中全会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建立
    4.4.3 中期预算中国模式的本土特色
    4.5 中期预算与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
    4.5.1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5.2 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容、特征和职能
    4.5.3 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总思路、总框架
    第五章 中期预算的收入与支出预测
    5.1 预测的重要性及一般做法
    5.1.1 中期预测的重要性
    5.1.2 OECD国家的通行做法
    5.2 国库现金流预测
    5.2.1 国库收入支出指标统计特征
    5.2.2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5.2.3 国库现金流预测模型
    5.3 收入预测
    5.3.1 税收预测的基本方法
    5.3.2 中期收入预测需要注意的事项
    5.4 我国非税收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周期性变动.
    5.4.1 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波动性分析
    5.4.2 回归分析
    5.5 支出预测
    5.5.1 中期支出预测的方法
    5.5.2 支出预测需要注意的事项
    5.6 预算支出绩效管理
    5.6.1 绩效管理的兴起
    5.6.2 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 中国中期预算的战略诉求
    6.1 房产税改革:地方财政体制的可持续发展
    6.1.1 “土地财政”问题
    6.1.2 房产税改革框架
    6.1.3 房产税的国际地位比较
    6.1.4 房产税改革中注意的问题
    6.2 税延型养老保险:关注我国的养老问题
    6.2.1 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现状以及养老保障体系
    6.2.2 国际成熟市场的做法
    6.2.3 我国实行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6.3 我国税制建设的“两个逆转”: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6.3.1 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逆转的计量分析
    6.3.2 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结构逆转的计量分析
    6.3.3 小结
    6.3.4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间接化与“逆税收资本化”
    6.4 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关注中国能源安全
    6.4.1 我国能源使用特点
    6.4.2 我国煤层气开发的战略意义
    6.4.3 美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财税政策优惠
    6.4.4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政策现状
    6.4.5 我国煤层气勘探效益评价
    6.4.6 进一步扶持煤层气开发的政策建议
    6.5 构建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报告
    6.5.1 0EcD国家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
    6.5.2 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