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 李凌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凌 著著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凌 著著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6-01
    • 字数:299千字
    • 页数:27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5201414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

    作  者:李凌 著
    定  价:65
    出 版 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页  数:27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52014143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消费需求变化是观察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视角。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枢纽”,居民消费对于消化产能、拉动投资、平抑波动,以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至关重要。本书从波动与增长的视角,描述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内,商品经济流通、价格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以及市场规则建立、社保体系变化等所引致的各类不确定因素和多样化需求冲击交织在一起,迫使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始终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既出现了居民消费的异常波动现象,也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正常增长。

    作者简介

    李凌,生于198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消费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已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经济学家》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很好青年科研人才(2015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内部探讨很好成果奖,2012年)、上海市“晨光学者”(2010年)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论
    一、转向消费经济:无消费支撑的增长穷途末路
    二、解构消费分层:既有宏观属性又有微观属性
    三、理解消费需求:习惯养成改变消费波动与增长
    四、消费易动之谜:消费波动缘何大于产出波动?
    五、新消费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六、全书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政策建议与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理解居民消费:理论与文献
    第一节消费易动之谜:消费波动与产出波动的比较
    一、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宏观经济波动的基准模型
    二、大多数发达国家:消费波动小于产出波动
    三、“黑天鹅”事件: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
    四、消费易动之谜:探寻“黑天鹅”的产生原因
    第二节消费理论嬗变:消费增长与收入变动的关系
    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
    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
    四、格里安尼生命周期假说
    五、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
    六、流动性约束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和λ假说
    七、消费的习惯养成
    第三节波动与增长:消费支出变动的福利成本测度
    一、波动与增长福利成本的衡量基准:卢卡斯模型
    二、卢卡斯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修正
    三、中国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比较
    第二章国际金融危机以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经验事实
    第一节中国加总消费波动的经验事实
    一、研究消费波动问题的分层视角
    二、加总消费波动小于产出波动吗?
    三、加总消费波动和产出波动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波动的经验事实
    一、各类城乡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估算
    二、城乡人均消费支出的调整与估算
    三、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波动小于人均产出波动吗?
    四、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波动反向变化
    第三节城乡不同收入等级群体人均消费支出波动的经验事实
    一、城镇消费波动的“U型”特征:七等份法
    二、农村消费波动随收入增加递减:五等份法
    三、不同收入等级消费群体的消费支出:城乡比较的视角
    第四节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消费波动传导性分析
    一、加总消费波动是产出波动的Granger原因
    二、城镇消费波动的传导机制比农村更丰富
    三、城乡居民消费波动的传递方向及其差异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消费需求冲击与中国居民的“消费易动”之谜
    第一节基准模型:可分劳动RBC模型
    一、可分劳动RBC模型
    二、单一技术冲击不足以引发消费易动
    第二节拓展模型Ⅰ:含消费需求冲击的RBC模型
    一、含消费需求冲击的RBC模型
    二、消费需求冲击引发消费易动及其作用条件
    第三节拓展模型Ⅱ:含流动性约束的RBC模型
    一、为什么要引入流动性约束
    二、含流动性约束的RBC模型
    三、流动性约束引发消费异动及其作用条件
    本章小结142第四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理论与实证
    第一节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
    一、总消费与总产出同步增长
    二、储蓄动机与消费倾向此消彼长
    三、中国城乡居民从温饱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
    四、外部冲击下居民消费的短期波动:2008—2010年
    五、外部冲击下居民消费的结构调整:中美比较
    第二节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数理模型
    一、消费过度敏感性可供检验的三个层次
    二、含习惯养成和流动性约束的跨期很优
    三、消费过度敏感的影响因素及实证框架
    第三节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
    一、城镇居民消费的“短视行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损失厌恶情绪”
    二、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
    三、中美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尾声: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波动与消费增长的福利成本
    第一节基于习惯养成的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模型
    一、基于习惯的卢卡斯模型
    二、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
    第二节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比较
    一、城乡不同收入组居民消费波动与增长的经验事实
    二、城乡居民消费波动与增长福利成本的模拟与比较
    第三节习惯强度对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的影响
    一、习惯强度对两类福利成本的影响
    二、不同收入组两类福利成本的差异
    三、对卢卡斯及其拓展模型的理论反思
    第四节金融危机冲击与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的地区差异
    一、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消费者福利成本的作用机制
    二、外部冲击下福利成本测度的理论模型及其拓展
    三、外部冲击下居民消费增长率与波动率双双下降
    四、外部冲击下金融危机福利成本的地区差异
    本章小结
    结语:居民消费需求——从经济福利到社会福祉
    一、协调发展:消费结构牵引产业结构
    二、共享发展:消费增长依赖社会保障
    三、创新发展:信贷服务创造消费需求
    四、开放发展:平台经济与消费新业态
    五、绿色发展:新观念倡导可持续消费
    参考文献
    附录一数据来源和统计特性说明
    附录二中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波动性、共动性和黏持性
    附录三Basic_RBC.gss的GUASS7.0程序
    附录四基于习惯养成的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模型的有关证明
    附录五消费波动与增长福利成本数值模拟的GUASS7.0程序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