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企业生死之谜 (美)托马斯·H.斯坦顿(Thomas H.Stanton) 著;沈伟 等 译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美)托马斯·H.斯坦顿(Thomas H.Stanton) 著;沈伟 等 译著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17-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托马斯·H.斯坦顿(Thomas H.Stanton) 著;沈伟 等 译著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17-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7-01
    • 字数:287千字
    • 页数:26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9707408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企业生死之谜

    作  者:(美)托马斯·H.斯坦顿(Thomas H.Stanton) 著;沈伟 等 译
    定  价:56
    出 版 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页  数:26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970740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学界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都是从剖析监管制度的角度出发,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监管失灵引发了金融危机,进而提出应该对监管体制做出相应的改进。而《企业生死之谜:经济危机的治理与管理教训》作者托马斯·H.斯坦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视角独特,见解也颇有新意。即从被监管者的视角出发,以案例研究为中心,聚焦于被监管者的组织构架、管理方式、公司文化等方面,认为被监管者的内部沟通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在预防和化解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书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及防范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作者简介

    托马斯·H.斯坦顿(Thomas H.Stanto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不错政府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联邦企业风险管理协会(Association for Federal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前、联邦贸易委员会不错执行服务(Senior Executive Service)专家组前成员,曾在美国国家公共行政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PA)董事会供职多年并任NAPA执行和管理常设小组。研究兴趣包括政府和金融市场的关系,并在该领域已有2部与政府支持型企业(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s)有关的著作问世。在《一种风险状态: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章修复公私机构:一个国家规则
    一、结构
    二、治理
    三、管理
    四、金融监管者的组织和管理
    五、有建设性对话的权力
    第二章金融危机的演进
    一、危机的累积
    (一)全球储蓄过剩
    (二)市场反应:制造了大量看起来安全的金融产品
    (三)对房屋抵押贷款的无厌之求
    (四)房地产泡沫
    (五)2005~2007年:过度风险和投机的时期
    二、排山倒海的危机
    (一)波:房产泡沫破裂后的损失
    (二)第二波:金融市场的恐慌
    第三章危机处理
    一、摩根大通
    (一)抵御危机
    (二)备战危机
    (三)应对危机
    (四)危机的影响
    二、高盛集团
    (一)抵御危机
    (二)备战危机
    (三)应对危机
    (四)危机的影响
    三、富国银行
    四、多伦多道明银行
    (一)减少弱点和公司文化的重要性
    (二)审慎的经营活动和全流程风险管理的观念
    五、破产的公司
    (一)缺乏纪律和长远眼光
    (二)缺乏强健的通信与信息系统
    (三)无法对早期的预警信号做出有效反应
    (四)业务部门和风险经理之间缺乏建设性对话
    第四章公司治理与金融危机
    一、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公司治理和管理
    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公司治理和管理
    三、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公司治理和管理
    四、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五、首席执行官
    六、利益相关者
    (一)股东
    (二)债权人及其他交易方
    (三)雇员
    (四)政治机构
    (五)政府监管者
    (六)客户
    七、分散化管理
    八、短期收益的成本
    九、身处关键职位却不称职的经理们
    十、治理与金融危机
    第五章风险管理和金融危机
    一、公司抵御危机需要具备的特质
    二、金融公司中的风险管理
    三、风险官的作用
    四、大道至简的力量
    五、有价值的风险管理实践
    (一)加强董事会、高管层的监督以及风险管理的资源、地位和权威
    (二)确保董事会将公司的风险偏好统合起来,详细说明合理衡量标准,以及监管公司是否遵守被统合起来的风险总量
    (三)以公司的风险偏好以及产生收入部分的风险调整本质来协调公司薪酬机制
    (四)发展并维持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以便公司集合并且监控交易方之间的风险敞口、经营业务、风险元素以及其他维度
    (五)确保公司能利用诸如交易相对方、产品和地缘来识别风险集中度的能力
    (六)使用压力测试将风险传递给高管层以及董事会
    (七)发展一种能够随市场条件和风险敞口的变化而变化的风险管理能力
    (八)构建一个严谨的估价职能部门,包括对整个公司执行统一定价以及及时认定损失
    (九)标准化实践流程,减少未证实的场外衍生品头寸并增强对担保物的管理技术
    (十)提升融资以及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实践能力
    六、风险类型
    (一)流动性风险
    (二)信用风险
    (三)利率风险
    (四)市场风险
    (五)操作风险
    (六)声誉风险
    第六章公司组织、商业模式与危机
    一、规模与复杂程度:合并、纵向一体化和集团化
    二、大型复杂金融机构和金融危机
    三、法律特许
    四、所有权和控制权:合伙制与投资者所有
    五、商业模式
    六、政治力量和财务稳健性
    第七章金融公司的监督与管理
    一、美国分散的金融系统
    二、管理和监督
    三、盲目信任市场效率
    四、《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案》和监督真空
    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综合监督实体项目
    六、分离的职责和烦琐的过程
    七、对政治影响的畏惧
    八、当银行管理失效时侦测风险的困难性
    九、对存在缺陷的盈利企业采取措施的难度
    十、职业监督人员和高层官员之间的信息缺口问题
    十一、没有考虑到更大金融组织或金融系统的失败
    十二、监督机构的本质作用
    十三、监督的难题
    十四、规则与自由裁量权
    第八章海曼·明斯基:它会再次发生吗?
    第九章治理和管理:学习到的经验教训
    一、从成功的公司学习到的五个经验
    (一)文化
    (二)准备工作
    (三)程序
    (四)回应
    (五)建设性对话的力量
    二、成功经验的分享
    三、对政治家的呼吁
    四、强化监管
    第十章治理与管理:超越金融危机
    一、石油工业
    (一)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rsianoil Company)
    (二)埃克森美孚和壳牌公司
    二、其他例子
    (一)梅西能源公司
    (二)太平洋燃气电力公司(Pacific Gasand Electric Company,PG&E)
    (三)医院医疗事故
    (四)治理和风险管理对政府的影响
    三、结语
    翻译说明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