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产融结合新论 窦尔翔 等 著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窦尔翔 等 著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5-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窦尔翔 等 著著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5-03-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3-01
    • 页数:38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0010489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产融结合新论

    作  者:窦尔翔 等 著 著
    定  价:59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年03月01日
    页  数:38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010489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传统的观点认为,产融结合主体主要集中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这种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本书从一个全新的深层次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产融结合问题,把产融结合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货币流动性转换的过程,即,从融资方的角度看:产融结合就是通过放弃部分收益,获得流动性或者稀缺的管理能力。从投资方角度来看:进行产融结合就是通过放弃流动性,获得收益、控制权或者定价权。

    作者简介

    窦尔翔,男,陕西西安人。师从有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鲍敦全教授研究资本论,师从投资银行大师何小锋教授研究资本市场理论。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系救授、副系主任。
    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若干。在《经济学动态》等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若干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辑录或全文转载。在《中国证券报》《国际金融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或接受专访50篇(次)。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6部、译著2部。专注于产业金融工程的研究,致力于推动教育金融的研究和实践。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产融结合的基本概念
    1.1“产”、“融”的形态
    1.1.1“产”的三种具体形态
    1.1.2“融”的三种具体形态
    1.1.3“产”、“融”本身是一种抽象的合约
    1.2产融结合的本质
    1.2.1流动性的本质
    1.2.2产融结合与流动性转换
    1.3产融结合的定义
    第二章产融结合是一种制度变迁
    2.1“产”、“融”是制度安排
    2.1.1“产”是一种制度安排
    2.1.2“融”是一种制度安排
    2.2产融结合型制度变迁
    2.2.1产融结合型制度变迁的收益
    2.2.2“产”的收益形态
    2.2.3“融”的收益形态
    第三章产融结合合约选择的规律
    3.1基于基本货币的基本合约
    3.1.1债性合约及其变性
    3.1.2股性合约及其变性
    3.2省略了基本通货的融物合约
    3.2.1基本特点和性质
    3.2.2融资租赁合约
    3.2.3融物合约中的“物”
    3.3链式合约交易
    3.3.1链式合约交易的基本特征
    3.3.2由融到产的链式合约模式
    3.3.3由产到融的链式合约模式
    3.3.4其他类型
    3.4合约选择的依据
    3.4.1项目状况
    3.4.2目标主体状况
    3.4.3合约选择环境
    3.4.4合约状况
    3.4.5主体状况
    第四章产融结合的主动性探讨
    4.1何谓产融的主动性
    4.1.1主动性的表现
    4.1.2主动性产生的原因
    4.1.3主动性问题的实际应用
    4.1.4主动性的进一步理解
    4.2自身需求与主动性
    4.2.1“产”的自身需求
    4.2.2“融”的自身需求
    4.3竞争与主动性
    4.3.1竞争主动性的影响因素
    4.3.2竞争策略的选择
    4.4机遇与主动性
    4.4.1宏观外部机遇与主动性
    4.4.2微观内部机遇与主动性
    第五章产融结合的紧密度
    5.1产融结合紧密度的基本认识
    5.2产融结合中合约的紧密度
    5.2.1隐性类合约联系的紧密度
    5.2.2单合约紧密度判别
    5.2.3多合约的紧密度判别
    5.3产融结合紧密度的影响因素
    5.3.1产融双方自身的主观因素
    5.3.2产融双方之外的客观因素
    第六章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6.1产融结合效果分类
    6.1.1正效果和负效果
    6.1.2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
    6.1.3系统性效果和非系统性效果
    6.2研究负效果的意义
    6.2.1负效果产生的背景
    6.2.2研究负效果的意义
    6.3产融结合负效果的具体表现
    6.3.1资产层面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6.3.2组织层面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6.3.3产业层面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第七章产融结合的治理
    7.1内部治理
    7.1.1系统性内部负效果的治理
    7.1.2非系统性内部效果治理
    7.2外部规制
    7.2.1产融结合的外部引导机制
    7.2.2产融结合的监管
    7.2.3产融结合的外部治理
    第八章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
    8.1市场主导
    8.1.1市场主导的认识
    8.1.2市场主导合约层面的探讨
    8.1.3市场主导的条件
    8.1.4市场主导的优劣势
    8.2政府主导
    8.2.1政府主导的认识
    8.2.2政府主导合约层面的探讨
    8.2.3政府主导的条件
    8.2.4政府主导的优劣势
    8.3银行主导
    8.3.1银行主导的认识
    8.3.2银行主导在合约层面的探讨
    8.3.3银行主导的条件
    8.3.4银行主导的优劣势
    8.4市场主导、政府主导、银行类主导三者的关系
    8.5中国的主导模式
    8.5.1市场性
    8.5.2政府性
    8.5.3银行性
    8.5.4产融型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第九章产融结合的历史考察
    9.1产融结合历史的总体概况
    9.1.1产融一体化
    9.1.2“产”、“融”分离
    9.1.3产融的再结合及大发展
    9.1.4产融结合的曲折与治理
    9.1.5产融结合的新浪潮与暂时危机
    9.2金融合约与金融机构的演变与发展
    9.2.1金融合约的演变
    9.2.2金融机构的演变
    9.3各国产融结合的历史实践与评价
    9.3.1美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2日本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3德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4韩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5我国产融结合的历史和分析
    第十章产融结合的困境与展望
    10.1合约的边界
    10.1.1“产”的流动性与边界性的辨析
    10.1.2“融”的流动性与边界性的关系辨析
    10.2资产的虚实
    10.3组织的合理定位
    10.3.1组织定位不合理的风险
    10.3.2“产”组织的边界扩张
    10.3.3“融”组织的边界约束
    10.3.4“结合”的超级形式――供应链金融
    10.4产融结合的困境与展望
    10.4.1监管与决策
    10.4.2法律规范
    10.4.3产融人才的培养
    10.4.4外部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