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 吴格明 著 文教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吴格明著
    •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格明著
    •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4-01
    • 字数:163000
    • 页数:15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515017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

    作  者:吴格明 著
    定  价:48
    出 版 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01日
    页  数:15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5150173
    主编推荐

    2020与2021连续两年,教育部在答复函中提到,要在全国普及逻辑知识教育,特别是在语文学科中加强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本书作者吴格明教授的观念不谋而合。吴教授在逻辑学界、语文教育学界均深耕多年,一直都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逻辑素养。 本书从逻辑的起源讲起,不仅涉及逻辑与素质教育、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等理论层面的梳理,还涉及语文教学、字词语句、媒体语言素养等实践层面的案例,兼具理论与实践,对语文教育研究者、一线语文教师都有很好的启发。

    内容简介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听说读写既是语文活动,也是思维活动。本书为教育工作者分析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方方面面的关系,内容涉及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研究等各个层面。通过这种分析,能够使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得心应手,臻于完美。本书作者既是逻辑学家,更是语文教育家,从逻辑学、语文教学论不同的立场思考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的关系,融会贯通,有真知灼见,行文深入浅出,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吴格明,上海嘉定人,江南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参与修订语文教学大纲、编写课程改革语文实验教材和全国语文高考命题。主编历史上第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年鉴。在《光明日报》《哲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发表论文近100篇。在全国各地作学术报告100余场。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 逻辑思维与素质教育
    知识信念——人类何以需要逻辑?
    逻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根
    逻辑是人类理性的基点
    逻辑是科学民主的共同基石
    逻辑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逻辑思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素养
    逻辑理性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当代教育更应当重视逻辑理性
    我国的素质教育更应当重视逻辑理性
    逻辑思维与创新教育
    批判性思维——培养优秀公民的优选教育
    第二章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培养逻辑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逻辑理性是语文素养的灵魂
    逻辑理性与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改革不应淡化逻辑理性
    澄清关于逻辑的误解
    语文知识是理性的重要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逻辑思维
    第三章 语文课程需要逻辑知识
    语文课程需要论证的知识
    语文课程需要推理的知识
    语文课程需要命题的知识
    语文课程需要概念的知识
    思维形式与语言形式
    易错的“和”与“或”
    假言命题与托尔斯泰的名言
    不能随意倒过来说的句子
    变项的取值组合与《巴黎圣母院》
    语文中的二难推理
    三段论与鲁迅的小说
    第四章 语文教材的逻辑分析
    理解课文需要逻辑思维
    理解课文需培养反思和质疑的习惯
    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理解课文当深入到字里行问
    重视逻辑分析并不意味着排斥情感熏陶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赏析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赏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
    一场经典生动的辩论赛——《两小儿辩日》的语文教育价值及其教育策略
    第五章 语文教学的逻辑原则
    言之成理——课堂对话的基本原则
    持之有故——忠实文本的教学规范
    质疑——引导思维的有效方法
    望文生义的课例评析——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
    引导思维的典范课例——郭初阳执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六章 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指导
    表达是更积极的语言活动
    议论是最有魅力的表达
    议论对叙事的促进
    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做理性表达
    学会公共说理
    罗伯特议事规则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议论的价值坐标
    拒绝无病呻吟
    议论的话语特质
    议论须透过表象的迷雾
    讨论问题须考虑条件
    读后感与文评
    文化碎片无助于议论能力的养成
    命题作文重在审题
    第七章 字里行间有逻辑
    识字是小学语文第一要务
    字典释义影响学生思维发展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与《新华字典》释义比较
    “江”“河”不是形声字吗?
    副词“才”的语用色彩
    “幸亏”的逻辑
    “难怪”的逻辑
    “祥林嫂,你放着罢!”与“你放着罢,祥林嫂!”
    语言的常式与变式
    对话语用逻辑例说
    “除非……,才……”与“除非……,不……”
    “好容易”与“好不容易”
    “美女就是坏女人”?
    “江河是鱼儿的家”不对吗?
    可能世界与叙事逻辑
    “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是一个伪命题
    第八章 语言的逻辑分析——以媒体语言为例
    这是一个媒体文化的时代
    媒体文化时代需要公众媒介素养
    “有健康就有好生活”吗?
    “如果……,才……”是什么意思?
    两小儿的论证有道理吗?
    同源等于同时吗?
    一次报刊逻辑语言病例征集活动
    教育机器人广告语质疑
    昆山——一个有戏的地方
    公众人物语言艺术管窥
    疑问式标题的增加说明了什么?
    “心灵鸡汤”批判
    关于多媒体教学
    第九章 逻辑思维与语文教育研究
    语文教育研究当立足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当老老实实引导学生解读课文——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案例
    学术论文是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式
    凭什么否定“议论文三要素”?——学术论文研究案例
    优化语文教学思想是语文教育研究的核心
    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