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基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 米传振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米传振著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米传振著
    •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7-01
    • 字数:160000
    • 页数:248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905514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四川大学出版社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基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

    作  者:米传振 著
    定  价:48
    出 版 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1日
    页  数:24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9055146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专著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研究。本专著第一部分在一些法律纠纷的解决过程中抽象出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阐释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运用接近信息动态博弈的模型对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主要参与人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认为公力救济、社会救济、私力救济等多种纠纷解决方式在实际上共同构成了一个隐形的“纠纷解决市场”,从“纠纷解决市场”的视角探究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的角色。第四部分阐述了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相对于其他救济方式而言的比较优势。第五部分对改进和完善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效果提出了对策建议。当事人向单位投诉的行为是对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印章”机制的反向应用,声誉罚是影响单位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当事人向单位投诉的原因,也是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之所以可行的根本原因。

    作者简介

    米传振,男,中共党员,讲师,法律经济学博士,成都大学法学院法学系副系主任,兼职律师。博士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先后在 《中国法学》(英文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CSSCI来源期刊独立作者发表论文4篇,在2019年,论文《如何成为一名“全国模范法官”?——以2003-2018年表彰的323名全国模范法官为研究对象》在第十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进行主题汇报并获得“很好论文奖”。研究方向:民商法学、法律经济学。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
    第二节 问题引入:为什么关注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五节 对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 多方博弈合力的结果: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人们如何选择纠纷解决方式
    第二节 投诉方有哪些策略
    第三节 被投诉方所属单位的应对策略
    第四节 多方动态博弈的模型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纠纷解决市场”视野下的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小组
    第二节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的主体、功能、特征和效力
    第三节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属于何种救济
    第四节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与公力救济的关系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优势和不足
    第一节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优势
    第二节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的不足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的改善措施
    第一节 单位应成立更具有代表性和专业性的调查小组
    第二节 规范小组的调查行为和调查过程
    第三节 保留公权力机关介入纠纷解决的可能性
    第四节 增强单位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的预防功能
    第五节 为当事人提供主动寻求公权力救济的便利途径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