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形象叙述学 李咏吟 著 著 生活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咏吟著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10-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咏吟著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10-09-01 00:00:00
    • 版次:0
    • 印次:0
    • 页数: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806770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形象叙述学

    作  者:李咏吟 著 著
    定  价:50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1日
    页  数:0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8067706
    主编推荐

    《形象叙述学》尝试建构“形象叙述学”,运用“文学的政治哲学批评范式”,探讨形象叙述的价值,探究形象创建的民主政治思想蕴含,确证形象叙述者的文化公民意识,寻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作者的诗学理论的核心论述在于:通过审美体验与价值体验,确证文学艺术生命创造的美学意义与存在意义。

    内容简介

    《形象叙述学》主要内容包括:形象创造,既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又是文学艺术欣赏的根本价值所在;形象解释,既是诗学或文艺学创建的重要思想任务,又是政治哲学反思的诗性价值论域。作者创造性地把形象学与叙述学结合在一起,建构了“形象叙述学”的基本框架。与此同时,作者引入政治哲学的基本价值观念,对民族文学艺术形象的生命价值进行了思想解读。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大量作家作品的分析,特别是通过经典作家与非经典作家作品的形象创造的比较解释,不仅建立了民族文化与小说形象叙述的内在联系,而且确立了叙述形象评价的人道主义原则与公民生命自由原则。作者还特别重视形象创造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从形象作用于民族心灵记忆的角度,为自由美丽的民族精神形象的创造开辟了思想可能性道路。全书语言细腻生动,形象体验丰富自由,显示了形象叙述学研究的独特价值。

    作者简介

    李咏吟,男,1963年生,湖北黄冈浠水县人。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曾在意国基尔大学与蒂宾根大学哲学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典学系学术访问。在美学与占典学之外,作者著有“诗学六书”,即《诗学解释学》、《创作解释学》、《文学批评学》、《通往本文解释学》、《形象叙述学》和《西方诗学通论》。在诗学创建上,作者既注重诗学思想史传统的重新建构,又注重从具体的文学批评出发,以文学本文为中心,通过本文构建“本文诗学”和“文化诗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强调理论诗学与本文诗学的相互作用,并强调诗学思想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沟通。在方法论上,作者创建了“文学的诗性综合解释方法”理论并自觉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在价值论上,作者则坚守从政治哲学出发反思文学价值,从文学本文出发建构民族文化的自由精神形象。作者的诗学理论的核心论述在于:通过审美体验与价值体验,确证文学艺术生命创造的美学意义null

    精彩内容

        第一章 文学叙述活动与形象叙述学构成
         第一节 文学叙述活动的起源与形象叙述学的问题阈限
         本书尝试建构“形象叙述学”,运用“文学的政治哲学批评范式”,探讨形象叙述的价值,探究形象创建的民主政治思想蕴含,确证形象叙述者的文化公民意识,寻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无限可能性。自然,叙述活动、形象学、生命形象的文化价值和政治哲学的意旨四个核心问题,彼此关联,相互推进。我想以此作为思想基调展开全面的论述,确证形象叙述学的诗学意义与文明反思意义。如果说,形象叙述学的建立具有诗学的价值,那么,通过形象叙述学而展开的政治哲学批评则具有思想启蒙价值。前者是思想与学术的普遍性追求,后者则是思想与学术的特殊性追求,即通过普遍性追求体现学科的null

    目录
    第一章 文学叙述活动与形象叙述学构成
    第一节 文学叙述活动的起源与形象叙述学的问题阈限
    第二节 从生活到艺术:形象叙述学与叙述本文形象的构成
    第三节 吾谁与归:文学形象叙述的类型与生存意志的理解
    第四节 美的永恒:形象叙述学与民族文学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二章 现代中国小说与形象叙述学解释
    第一节 小说形象叙述与时代叙述形象的深度思想呼唤
    第二节 乡土形象叙述与民族历史生活的文学再认知
    第三节 文化历史想象与小说形象的文明生活价值反思
    第四节 爱欲叙事的意志与文学形象的审美道德论意义

    第三章 乡土生活体验与形象叙述学实践
    第一节 乡村情调与都市生活:形象叙述学的文化使命
    第二节 先锋性实验:现代焦虑与怪异生活的形象重现
    第三节 异化体验与诗性想象:形象作用于主体性心灵
    第四节 作家的乡土本色身份能否更好地创造叙述形象
    第五节 性别意识自觉与两性情爱叙述中的生命价值观

    第四章 乡土中国历史与形象叙述学审视
    第一节 小娥形象的认知与公民生命自由教育的沉沦
    第二节 受难者的形象与张炜的心灵记忆和历史缅想
    第三节 先锋男孩:川沙的历史记忆与生命文化意志
    第四节 茶文化生活想象与长篇小说叙述的历史理性

    第五章 民族文学理想与形象叙述学反思
    第一节 自由与尊严:章诒和散文中的人格精神形象
    第二节 寻求那飘逝的文化诗魂:王充闾的散文意象
    第三节 审美反映与艺术实践之间:王元骧的形象诗学
    第四节 文学形象解释与洪治纲的先锋性文学叙述观

    第六章 民族记忆与文学形象的历史命运
    第一节 在民族的深沉记忆中:文学形象接受与建构
    第二节 历史形象记忆:永不屈服的伟大生命存在者
    第三节 英雄不朽:文学形象作为民族价值的自由表征
    第四节 文学形象的认同与自由而丰饶的心灵财富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