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宏观经济学 (美)罗伯特·J·戈登(Robert J.Gordon) 著;姜广东 译 著作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美)罗伯特·J·戈登(Robert J.Gordon) 著;姜广东 译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罗伯特·J·戈登(Robert J.Gordon) 著;姜广东 译著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1-01
    • 字数:849千字
    • 页数:55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021978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

    作  者:(美)罗伯特·J·戈登(Robert J.Gordon) 著;姜广东 译 著作
    定  价:75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页  数:558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0219783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经济科学译丛: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版)》是首本将理性预期假说纳入斯曲线进行分析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全书以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作为开端,以2007-2008年优选经济危机为主线,将宏观经济分析紧紧地围绕着世界经济中近期新发生的重大现实问题,前后贯穿起来,并将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与之进行对照分析,清晰地解释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争议话题。很后作者将落脚点放在目前两大经济学派对现实宏观问题的争论上,突出了经济学发展的新进展以及重大理论课题。

    作者简介

    罗伯特·J·戈登,196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北大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教授。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戈登教授是研究通货膨胀、失业、生产力和经济增长以及航空经济学的有名专家,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经济周期测定委员会的成员。他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其代表性著作为《宏观经济学》,该书靠前次将理性预期假说纳入斯曲线进行分析。

    精彩内容

    目录
    第1部分 引言与度量
    第1章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1 宏观经济学怎样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1.2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1.3 现实的与自然的实际GDP
    1.4 短期与长期的宏观经济学
    第2章 收入、价格与失业的测度
    2.1 我们为什么关心收入?
    2.2 收入与支出的循环流量
    2.3 GDP是什么?GDP不是什么?
    2.4 支出的构成因素
    2.5 魔术方程和双赤字
    2.6 家庭收入来自何处
    2.7 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
    2.8 失业的测算
    第2章 附录 我们怎样测算实际GDP与通货膨胀率
    第2部分 短期:经济周期和政策反应
    第3章 收入与利率:凯恩斯交叉图模型和IS曲线
    3.1 经济周期与收入决定论
    3.2 收入决定、失业与价格水平
    3.3 计划支出
    3.4 经济中均衡的收入与支出
    3.5 乘数效应
    3.6 计划支出移动的原因
    3.7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计划支出
    3.8 自发性计划支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3.9 IS曲线
    3.10 结论:迷失的关系
    第3章 附录 允许所得税与所得独立于净出口
    第4章 在IS-LM模型中政策的强弱影响
    4.1 引言: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力量
    4.2 收入、利率与货币需求
    4.3 LM曲线
    4.4 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
    4.5 货币政策的应用
    4.6 财政扩张怎样挤出私人投资
    4.7 货币政策的强弱影响
    4.8 财政政策的强弱影响
    4.9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4章 附录 IS-LM模型的基本代数分析
    第5章 金融市场、金融管制与经济稳定
    5.1 引言: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学
    5.2 案例研究:全球经济危机的维度
    5.3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和杠杆
    5.4 屡见不鲜的故事:泡沫与破裂
    5.5 金融创新和次级抵押市场
    5.6 IS-LM模型、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困境
    5.7 联储的新工具:量化宽松
    5.8 危机如何向世界扩展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困境
    第6章 政府预算、政府债务和财政政策的局限
    6.1 引言:财政政策能将货币政策拯救出无效的泥潭吗?
    6.2 政府预算的广泛影响
    6.3 案例研究:历史镜像中的政府预算
    6.4 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6.5 政府债务的基本概念
    6.6 政府有偿还能力吗?
    6.7 案例研究:1790年以后的债务-GDP比率的历史盘点
    6.8 影响财政刺激乘数效应的因素
    6.9 案例研究:2008-2011年的财政刺激
    6.1 0政府支出和向州与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
    6.1 1结论:财政政策的优势与局限性
    第7章 国际贸易、汇率和宏观经济政策
    7.1 引言
    7.2 经常账户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7.3 汇率
    7.4 外汇市场
    7.5 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
    7.6 汇率体制
    7.7 案例研究: 亚洲购买美元和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
    融资的大幅干预能持续多久?
    7.8 净出口的决定因素
    7.9 实际汇率和利率
    7.10 固定与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影响
    7.11 结论:开放经济中的经济政策
    第3部分 价格水平、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8章 总需求、总供给与大萧条
    8.1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结合
    8.2 可变价格与AD曲线
    8.3 货币与财政政策造成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8.4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8.5 名义工资率不变时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8.6 短期与长期的财政和货币扩张
    8.7 古典宏观经济学:货币数量论和自我调节的经济
    8.8 凯恩斯革命:自我调节的失败
    8.9 案例研究:什么引发了大萧条?
    第9章 通货膨胀:成因与治理
    9.1 引言
    9.2 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和短期斯曲线
    9.3 预期的调整
    9.4 名义GDP增长和通货膨胀
    9.5 名义GDP增长加速的影响
    9.6 预期和通货膨胀周期
    9.7 衰退——一种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
    9.8 供给冲击的重要性
    9.9 通货膨胀和产出比对供给冲击的反应
    9.1 0通货膨胀与产出的波动:重述其原因与治理
    9.1 1失业率怎样与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
    第9章 附录 SP-DG模型的基本数学表示
    第10章 稳定政策的目标: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
    10.1 通货膨胀的成本和原因
    10.2 货币与通货膨胀
    10.3 为什么通货膨胀是有害的?
    10.4 指数化与其他降低通货膨胀成本的改革措施
    10.5 政府预算约束和通货膨胀税
    10.6 恶性通货膨胀的开始与终结
    10.7 失业率无法降为零的原因
    10.8 结构性失业的起因
    10.9 流动性失业与工作搜寻
    10.10 持续高失业率的成本
    10.11 结论:失业与通货膨胀困境的解决方法
    第4部分 长期:经济增长、成功与失败
    第11章 经济增长理论
    11.1 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11.2 经济增长对生活水平的影响
    11.3 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
    11.4 索洛的经济增长理论
    11.5 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技术
    11.6 索洛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
    11.7 人力资本、移民与索洛难题
    11.8 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变革是怎样产生的?
    11.9 存在经济增长的秘密吗?
    第11章 附录 一般函数形式与生产函数
    第12章 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
    12.1 回答重要问题
    12.2 生活水平和生产率的概念
    12.3 趋同的失败
    12.4 人力资本与技术
    12.5 政治资本、基础设施与地理条件
    12.6 案例研究:不同时期美国不平稳的经济增长
    12.7 欧洲与美国之间生产率增长的对比
    12.8 增长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结论
    第5部分 货币政策与稳定的源泉
    第13章 货币、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
    13.1 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工具
    13.2 货币的定义
    13.3 高能货币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13.4 美联储改变货币供给的三大工具
    13.5 货币需求理论
    13.6 美联储为什么要设定利率?
    第14章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规则
    14.1 需求冲击的主要作用
    14.2 积极行动主义者的稳定目标和工具
    14.3 政策规则
    14.4 政策缺陷:滞后和不确定性
    14.5 案例研究:美联储对1986-2007年的“大稳健”
    时期负责吗?
    14.6 时间不一致、可信度和声誉
    14.7 案例研究:泰勒规则和美联储对通货膨胀及产出
    不断变化的态度
    14.8 规则和相机抉择比较:一个评价
    14.9 案例研究:货币政策应该以汇率为目标吗?
    第15章 消费行为经济学
    15.1 消费和经济稳定
    15.2 案例研究:美国消费数据的主要特点
    15.3 背景:时间序列和截面证据之间的冲突
    15.4 前瞻型预期行为:恒久收入假说
    15.5 前瞻型预期行为:生命周期假说
    15.6 理性预期以及其他对简单前瞻型预期理论的修正
    15.7 遗产和不确定性
    15.8 案例研究:家庭资产的涨跌导致了家庭储蓄率的
    下降和上升吗?
    15.9 为何官方的家庭储蓄数据是误导性的?
    15.1 0结论:消费是否稳定经济?
    第16章 投资行为经济学
    16.1 投资和经济稳定性
    16.2 案例研究:投资的历史不稳定性
    16.3 净投资的加速器假说
    16.4 案例研究:简单的加速器和美国战后经济
    16.5 灵活加速器理论
    16.6 投资行为的新古典理论
    16.7 使用成本和货币及财政政策的作用
    16.8 企业信心和投机
    16.9 投资——产出和利率不稳定的源头
    16.10 投资——不稳定的源头
    第6部分 宏观经济思想的演化
    第17章 新古典宏观和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17.1 引言:新旧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
    17.2 不接近信息和“愚弄模型”
    17.3 卢卡斯模型和政策无效性命题
    17.4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17.5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缺陷及其积极贡献
    17.6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推荐特征
    17.7 为什么微弱的名义刚性有巨大的宏观作用?
    17.8 协调失灵和指数化
    17.9 经济周期根源:长期劳动合同
    17.10 凯恩斯模型演变成DSGE模型
    第18章 结论:我们的立场
    18.1 事件和思想的演变
    18.2 1923-1947年思想对事件的反应
    18.3 1947-1969年思想对事件的反应
    18.4 1970-2010年思想对事件的反应
    18.5 世界经济中思想对事件的反应
    18.6 宏观谜题:未解决的问题和争论
    术语表
    译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