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基于个体生命特性的生命教育研究 刘济良,马苗苗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刘济良,马苗苗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济良,马苗苗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9-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09-01
    • 字数:264000
    • 页数:24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9254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基于个体生命特性的生命教育研究

    作  者:刘济良,马苗苗 著
    定  价:8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01日
    页  数:24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9254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教育的根基在于人的个体生命的在场,而人是拥有复杂而丰富生命特性的个体。因此,个体生命的基本特性是教育开展与实施的人性基础,教育应当立足于个体生命的基本特性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感知个体生命特性的可贵与可爱,参透个体生命特性的多样与多元,引领个体生命特性的保存与发展,促进个体生命特性的丰盈与完善。本书选取个体生命的敬畏性与教育、个体生命的生成性与教育、个体生命的模仿性与教育、个体生命的很好性与教育、个体生命的自由性与教育五个方面来论述教育应当基于个体生命的不同特性来践行不同的教育策略,让个体生命在教育中实现自身特性的保存、丰富、发展与完善,让教育真正成为坚守生命立场、葆有生命品性、眷注生命成长的美好事业。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个体生命的敬畏性与教育
    一解读:个体生命的敬畏性
    (一)个体生命敬畏性的历史探析
    (二)个体生命敬畏性的内涵界说
    二审视:现实教育中个体生命敬畏性缺失的表现
    (一)“游戏的人生”:对自我自然生命的践踏
    (二)“心灵的放逐”:对自我精神生命的罔顾
    (三)“有学识的屠夫”:对他者自然生命的漠视
    三反思:现实教育中个体生命敬畏性缺失的原因
    (一)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弱化了部分学生个体生命的敬畏性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张扬:消解了部分学生个体生命的敬畏性
    (三)人文教育理念的遮蔽:迷失了部分学生个体生命的敬畏性
    四建构:重塑个体生命敬畏性的教育构想
    (一)开展生命教育:在人文关怀中彰显个体生命的敬畏性
    (二)强化信仰教育:从精神关照中体认个体生命的敬畏性
    (三)增设死亡教育:在领悟生死中感悟个体生命的敬畏性
    (四)加强道德教育:在道德内化中坚守个体生命的敬畏性
    第二章个体生命的生成性与教育
    一识读个体生命的生成性
    (一)个体生命生成性的概念厘定
    (二)个体生命生成性的特征
    (三)个体生命生成性思想的历史探寻
    二生成性视域下的个体生命及其教育
    (一)生成性视域下个体生命的特性
    (二)个体生命的生成性:教育存在的前提
    三个体生命生成性在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归因分析
    (一)个体生命生成性在教育中缺失的表现
    (二)个体生命生成性在教育中缺失之归因分析
    四促进个体生命生成的理想教育建构
    (一)树立以个体生命生成为本的教育观
    (二)建构符合个体生命生成的课程体系
    (三)运用促进个体生命生成的教育策略
    第三章个体生命的模仿性与教育
    一模仿是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
    (一)个体生命模仿的历史向度
    (二)识读个体生命的模仿性
    二模仿对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
    (一)模仿是个体生命沟通世界的桥梁
    (二)模仿是个体生命获取知识的手段
    (三)模仿是个体生命塑造品德的法宝
    (四)模仿是个体生命创新发展的起点
    三个体生命模仿性视域下教育的应然追求
    (一)教育应当为个体生命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教育过程是个体生命模仿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
    (三)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个体生命超越模仿获得新生
    四关注个体生命模仿性的教育建构
    (一)尊重个体生命发展规律,善待个体生命的模仿性
    (二)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激发个体生命的模仿活力
    (三)打造高质量的课堂,促进个体生命模仿性能力发展
    (四)教育者注重自身修炼,吸引个体生命竞相模仿
    (五)家长加强自身全面修养,潜移默化地熏育个体生命的模仿性
    第四章个体生命的很好性与教育
    一识读个体生命的很好性
    (一)个体生命很好性的历史向度
    (二)个体生命很好性的内涵界说
    (三)个体生命很好性的意蕴探析
    (四)个体生命很好性的教育价值
    二现实教育中个体生命很好性的异化
    (一)个体生命很好性异化的表现
    (二)个体生命很好性异化的归因分析
    三引领个体生命很好性的教育建构
    (一)教育理念: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很好德行
    (二)教育目的:关涉价值理性,超越庸常状态
    (三)教育过程:唤醒超越意识,创生澄明之境
    (四)教育氛围:促进生命敞开,涵养很好品性
    (五)教育评价:实施动态评价,引领很好生成
    第五章个体生命的自由性与教育
    一识读个体生命的自由性
    (一)生命自由的历史向度
    (二)个体生命自由的特性
    (三)个体生命自由性的意蕴
    二现实教育场域中个体生命自由性的遮蔽
    (一)功利化的教育理念束缚了个体生命自由
    (二)标准化的教育追求遮蔽了个体生命自由
    (三)规训化的教育机制了个体生命自由
    (四)单一化的教育评价阻碍了个体生命自由
    三彰显个体生命自由性的理想教育建构
    (一)树立个体生命自由性的教育理念
    (二)创设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
    (三)创建自由开放的教育体系
    (四)凸显个体生命自由性的课程设置
    (五)实施彰显个体生命自由性的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