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德)马克思·韦伯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德)马克思·韦伯著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8-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德)马克思·韦伯著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8-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12-01
    • 页数:544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4267077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书店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作  者:(德)马克思·韦伯 著
    定  价:85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页  数:544
    装  帧:精装
    ISBN:9787542670779
    主编推荐

    1.现代社会科学主要奠基人——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是德国有名社会学家,现代拥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家,与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在对现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中,其地位至今仍然无可质疑,其思想体系始终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挑战。2.韦伯研究世界三大宗教巨制之一在韦伯诸多作品中,《印度的宗教》与《古犹太教》、《中国的宗教》一起构成韦伯研究世界三大宗教的鸿篇巨制《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影响深远。作者认为,对亚洲整体而言,举凡超越现实利益的思想,很少能不将其根源追溯到印度的。尤其是,印度的(不管正统或异端的)救赎宗教,在整个亚洲地区扮演了类似于基督教的角色。3.选目周全,编译慎重,专业学者翻译,译文出色理想国韦伯作品集包括了韦伯“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以及“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系列的全部著述,囊括了这位学术大师一生的思想与研究精髓。有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盛赞这套null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三本主要著作,与《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起构成“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之研究成果,属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二卷。作者在本书中研究了印度的宗教。作者认为,对亚洲整体而言,中国扮演了类似法国在近代欧洲所扮演的角色:所有世情通达的“洗练”,莫不是源自中国,再传布于西藏、日本和中南半岛。相反的,在亚洲,举凡超越现实利益的思想,很少能不将其根源追溯到印度的。尤其是,印度的(不管正统或异端的)救赎宗教,在整个亚洲地区扮演了类似于基督教的角色。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4.21—1920.6.14),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小城埃尔福特。1882年开始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92年起,先后任教于柏林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逝。马克斯·韦伯、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涂尔干三人,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在对现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中,马克斯·韦伯的地位至今仍然无可质疑,其思想体系始终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挑战。他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为重要,以《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中国读者所知晓。

    精彩内容

    目录
    总序一 余英时 .......... i总序二 苏国勋 .......... iii第一篇 印度教的社会制度第一章 印度与印度教的一般地位 .......... 3第二章 印度教的布教方式 .......... 11第三章 印度教的教义与仪式 .......... 27第四章 吠陀经典在印度教里的地位 .......... 35第五章 婆罗门的地位与种姓的本质 .......... 43第六章 种姓的社会阶序概观 .......... 59第七章 氏族的地位与种姓 .......... 66第八章 种姓的主要集团 .......... 74第九章 种姓的种类与种姓的分裂 .......... 136第十章 种姓的纪律 .......... 145第十一章 种姓与传统主义 .......... 149第十二章 种姓秩序的宗教救赎意义 .......... 157第十三章 种姓在印度的历史发展条件 .......... 165第二篇 印度知识分子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救赎学说第一章 婆罗门宗教意识之反狂迷的、仪式主义的性格 .......... 179第二章 法的概念与自然法概念之阙如 .......... 189第三章 印度的知识、禁欲与神秘主义 .......... 195第四章 沙门与婆罗门的禁欲 .......... 209第五章 婆罗门文献与印度学问 .......... 216第六章 救赎技术(瑜伽)与宗教哲学的发展 .......... 223第七章 正统的救赎理论 .......... 227第八章 《薄伽梵歌》的救赎论与职业伦理 .......... 250第九章 上层职业僧侣的异端救世论 .......... 266第三篇 亚洲的教派宗教与救赎宗教第一章 原始佛教转化的一般因素 .......... 327第二章 阿育王 .......... 330第三章 大乘佛教 .......... 346第四章 布 教 .......... 368第五章 印度正统的复兴 .......... 414第六章 亚洲宗教的一般性格 .......... 469附 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491附录二 门户开放的种姓 .......... 495附录三 印度史纲 .......... 498译名对照表 .......... 502索 引 .......... 517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