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证据法学(第七版) 何家弘 刘品新著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何家弘 刘品新著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何家弘 刘品新著著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3-01 00:00:00
    • 版次:7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3-01
    • 字数:500000
    • 页数:513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976421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法律出版社

    证据法学(第七版)

    作  者:何家弘 刘品新著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页  数:513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976421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由何家弘与刘品新教授共同撰写的《证据法学》是一部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概念精准、特色鲜明的专著式教材。新版跟随国家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发展变化,在对内容予以全面更新的基础上,对证据法学中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关系尤为着墨,凸显本书作为法学初阶教材的适宜性,具体体现为:内容上,以证据和证明为主线,对证据制度、证据法、证据、司法证明及证明力进行介绍,融合理论与实践,彰显学理与方法;形式上,每章设精辟引语、思维导图、开篇案例、思考讨论、补充阅读等多个具有针对性的板块,强化教学适用,增加可读元素。在充分展现作者学术视角与实践理念的同时,本书亦对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多有关注,不仅适于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学使用,对于社会公众了解和学习证据法学知识亦为优质选择。

    作者简介

    何家弘法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1993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所长、反腐败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优选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靠前足联道德委员会委员;曾在优选人民检察院挂职担任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2006~2008年),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担任嘉宾主持人(2005~2006年);曾在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中国香港城市大学任客座教授,并应邀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挪威、丹麦、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古巴等国的三十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发表演讲。其法学专著《亡者归来——刑事司法十大误区》已出版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日文、希伯来文版;其“洪律师推理小说”(《血之罪》《性之罪》《龙眼石之谜》《古画之谜》《黑蝙蝠之谜》)已出版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英文译本。刘品新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现任中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目    录第一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  第二节  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大陆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五节  司法证明模式的历史评判第二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认识论  第二节  方法论  第三节  价值论第三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遵守法制原则  第二节  实事求是原则  第三节  证据为本原则  第四节  直接言词原则  第五节  公平诚信原则第四章  证据概念与证据资格  第一节  证据的真实观  第二节  证据的定义  第三节  证据的资格第五章  证据的学理分类  第一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二节  原生证据与派生证据  第三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四节  本证与反证第六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  第一节  物证  第二节  书证  第三节  视听资料  第四节  电子证据  第五节  证人证言  第六节  当事人陈述  第七节  鉴定意见  第八节  笔录第七章  司法证明的概念与对象  第一节  司法证明的概念  第二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  第三节  证明对象的构成第八章  司法证明的环节  第一节  取证  第二节  举证  第三节  质证  第四节  认证第九章  司法证明的方法  第一节  证明方法的概念  第二节  推定  第三节  司法认知第十章  司法证明的责任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概念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三节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第十一章  司法证明的标准  第一节  证明标准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外国的证明标准  第三节  中国的证明标准第十二章  司法证明的规则  第一节  证明规则的概念  第二节  外国的证明规则  第三节  中国的证明规则第十三章  证据证明力的审查评断  第一节  证据证明力审查评断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审查评断  第三节  八种法定证据的证明力审查评断  第四节  全案证据证明力的综合审查评断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