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春潮纪实系列 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加害人家属+如果一年后 我不在这世上(套装3册)铃木伸元等著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日)铃木伸元著 | | 陈令娴译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日)铃木伸元著| 陈令娴译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1-01
    • 字数:88000
    • 页数:288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173694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春潮纪实系列 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加害人家属+如果一年后 我不在这世上(套装3册)铃木伸元等著

    作  者:(日)铃木伸元 著 陈令娴 译等
    定  价:139.4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页  数:28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1736946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加害人家属》
    《加害人家属》
    东野圭吾的畅销小说《信》以一位杀人犯的弟弟为主角,描写了他因兄长犯下盗窃杀人的罪行而陷入的困境。他因为哥哥的罪行而不得不辞去工作,被迫与女友分手,遭到社会孤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新工作,又受到歧视与冷漠对待。 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我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了这本书。 ——铃木伸元 铃木伸元任职于NHK,参与制作了众多纪实节目。 本书以NHK《今日焦点》其中一集《犯罪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为基础,当初大量没有被剪辑进节目的资料和信息都被作者整理在本书中。 既有一手的采访资料,详细记录加害者家属在得知家人犯罪后的心境、压力和困境。也有作者本人对距今久远的案件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了不同时期的日本null

    作者简介

    《加害人家属》
    《加害人家属》
    1996年自东京大学教养学系毕业,同年进入NHK电视台任职,历任新闻节目导播,负责《NHK特辑》、《今日焦点》等节目。曾两度荣获表彰很好节目的银河赏奖励赏。着有《沸腾都市》(合著)、《新闻消失大国:美国》。

    精彩内容

    《加害人家属》
    《加害人家属》
         警方来电 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平凡家庭。 太太浅野洋子(化名)已年过35岁,和比自己小的丈夫、小学低年级的儿子住在一起。她在出租车行负责庶务工作,丈夫则在公公经营的小工厂做事。丈夫个性温和,几乎不曾大呼小叫。儿子雄太(化名)很喜欢足球,每逢周末便到当地的少年足球队踢球。由于夫妻俩都在工作,小孩平常放学了就会去学校的托管班。 洋子虽然整日忙于工作与家庭,但对于生活并未感到特别不满,过着平凡充实的每一天。 然而,这样平凡幸福的日子,却在某一天突然毫无预兆地分崩离析。 那是2006年2月某个冬日的傍晚,天气十分寒冷。 当洋子正在准备晚餐时,家里的电话突然响起来。她接起电话,对方自称是警察,说要找她的先生。她望向丈夫,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丈夫也一脸null

    目录
    《加害人家属》
    《加害人家属》
    前言
    第一章美满的家庭突然分崩离析
    警方来电,开展审讯
    出乎意料的自白
    丈夫遭到逮捕
    被采访车包围
    加害人家属不能哭也不能笑
    为了孩子,隐瞒事实
    被惹恼的邻居们
    独自面对无解的质问
    一人犯罪,全家同罪?
    找不到可以商量的人
    “杀人犯的家”
    “连儿子一起抹杀吧”
    不得不转校
    半夜前往校园“道别”
    恐惧挥之不去
    和所有亲友保持距离
    永远无法得知真相
    借钱度日
    为了孩子,撑着
    第二章冷漠、歧视、压力会跟着他们一辈子吗?
    充满戏剧性的重逢
    熟人的儿子是杀人犯
    在匿名信、匿名电话中苟活
    连犯人亲戚的生活都被扰乱了
    犯人的父亲崩溃自杀
    丝毫不敢面对事实,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
    涂鸦骚扰,有多少是从众?
    原因不明的火灾,是谁自以为是的“正义”?
    匿名邮件是决定辞职的最后一根稻草
    整整一年,每天泪流不止
    “报应论”引起的风波
    仅仅因为与犯人同校……
    双重标签,双重痛苦
    十余年来都被蒙在鼓里
    被冤枉成罪犯
    丈夫是她痛苦的源头
    只有母亲会一直陪在犯人身边
    冤狱令人生瞬间破碎
    17年半才洗刷了冤屈
    犯人弟弟的绝望
    交通意外令加害人家属走上绝路
    因顶罪而导致的悲剧
    加害人任职的机构受到强烈谴责
    过度指责酿成的悲剧
    抢先发售针对加害人家属的全国调查
    既是被害人家属,也是加害人家属
    第三章凶器能杀人,言语和网络也能
    网络制裁,波及案件本身
    家属的隐私,被公布在网络上
    网络发展初期,网民攻击就出现了
    犯人父母的照片在网络上疯传
    犯人父亲的穿着被批评
    批判的声浪下一秒转为鼓励
    网络暗语掩盖下的攻击
    人权拥护局的举措
    因随意发言背负刑事责任
    第四章批判、同情之外,我们都需要反思
    家长应直面子女的犯罪行为
    对可疑形迹应有所觉察和应对
    批评与同情的界限
    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求救的信号
    重视孩子的情感发育
    畸形的亲子关系常导致悲剧
    大恶始于小恶
    青少年群体犯罪是可预防的
    “人世间”的可怕
    潜藏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习俗
    被害人也会遭到攻击
    “体感治安恶化”
    采访记者复杂的情绪
    危险的媒体争夺战
    第五章各国对加害人家属的关注
    英国:1988年成立非政府援助组织
    英国:重点援助加害人子女
    澳洲:关注儿童之间的交流
    美国:社会大众鼓励、开导加害人母亲
    美国:政府推动狱中课程
    日本:2008年成立民间组织
    日本:一句话就能改变人的想法
    抱着矛盾的心态,从事援助工作
    各种意见互相激荡,才是健全的社会
    是什么使罪行发酵
    援助被害人的制度法案尚且经过漫长的努力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