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传媒本体论 张骋 著 著作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张骋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骋 著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5-01
    • 字数:242千字
    • 页数:225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617880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传媒本体论

    作  者:张骋 著 著作
    定  价:5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页  数:225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617880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传媒本体论是将传媒看成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中的非中性的本体,人和世界都围绕着传媒而建立起来,传媒决定人和世界的意义。张骋著的这本《传媒本体论:新媒体时代的理论转向》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探讨了“传媒本体论”在逻辑上为什么成立。“传媒本体论”起源于“技术哲学”,建立的标志是“传媒哲学”的兴起,延伸的结果是“传媒文化”的出现;下篇论述了“传媒本体论”在现实中是如何实现的。“传媒本体论”只有在新媒体时代才能真正实现,因为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传媒化生存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传媒,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被传媒所决定。具体而言,“传媒本体论”在现实中的实现方式表现为“新媒体对后现代主义”的决定和建构作用。

    作者简介

    张骋,男,(1985-),文学博士。从2014年7月起,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主要从事新媒体、传媒文化、媒介哲学研究。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当代文坛》《编辑之友》《新闻界》等CSSCI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符号学一传媒学词典》《党委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等著作的撰写。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多项。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论传媒转向与本体重建
    第一节本体论及其演进
    一何谓本体论
    二本体论的演进:从古希腊到后现代
    第二节新媒体时代传媒的转向:从工具到本体
    一新媒体时代的传媒化生存
    二前新媒体时代作为工具的传媒
    三解释学的转向
    四传媒的转向
    上篇“传媒本体论”何以可能
    小引从技术哲学到传媒文化
    第一章传媒本体论的溯源:技术哲学
    第一节技术哲学的兴起和发展:从古代到现代
    一古代的技术哲学:古希腊和中世纪
    二近代的技术哲学: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
    三现代的技术哲学:技术哲学的全面繁荣
    第二节马克思: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技术
    一技术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二技术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三技术对人的本质的异化与解放
    第三节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一现象学视野下的用具
    二座架:技术的本质
    三技术与人类的命运
    第四节芒福德:技术与人性
    一从“工具制造者”到“精神制造者”
    二巨机器:单一技术的本质
    三走向生活指向的技术
    第二章传媒本体论的建立:传媒哲学
    第一节麦克卢汉从现象学那里继承了什么:一种基于“传媒哲学”的思考与展望
    一“媒介即讯息”:一种本质直观的思维方法
    二“媒介即人的延伸”与“冷热媒介”:一种主体间性关系中的媒介
    三“重新部落化”和“地球村”:“生活世界”的回归
    四余论:传媒哲学的兴起:以麦克卢汉为起点
    第二节符号操控与本体虚无:反思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大众传媒观
    一消费社会与大众传媒
    二本体的沦陷:解构实体世界,建构拟像世界
    三虚无主义的泥潭:解构终极价值,建构世俗价值(符号价值)
    四基础的坍塌:解构权利法制系统,建构消费符号系统
    第三节大众传媒·互联网·公共领域:反思哈贝马斯的大众传媒观
    一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界定
    二大众传媒对公共领域的解构
    三互联网对公共领域的重构
    第四节“娱乐至死”还是“娱乐救亡”:对波兹曼传媒观的批判性解读
    一波兹曼的预言
    二文字印刷传播:拉开了“现代主义”的帷幕
    三电视图像传播:敲开了“后现代主义”的大门
    四书写时代的局限
    五图像时代的意义
    第三章传媒本体论的延伸:传媒文化
    第一节传媒文化:文化的传媒化与传媒的文化化
    一何谓传媒文化
    二文化的传媒化
    三传媒的文化化
    第二节各个传播学派对“传媒文化”的态度:以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为例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传媒文化
    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传媒文化
    第三节信息社会:信息本体论的建立
    一“信息社会”概念的提出
    二信息社会的本质:信息本体论
    三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四信息社会与人类未来的命运
    第四节大数据时代:通向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
    一大数据的定义及其特征
    二大数据的应用
    三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智慧城市
    下篇“传媒本体论”如何可能
    小引新媒体与后现代主义
    第四章新媒体与后现代主义哲学
    第一节新媒体与中心的消解
    一中心的消解
    二新媒体对中心的消解
    第二节新媒体与结构的颠覆
    一结构的颠覆
    二新媒体对结构的颠覆
    第三节新媒体与基础的坍塌
    一基础的坍塌
    二新媒体对基础的解构
    第四节新媒体与理性的陨落
    一理性的陨落
    二新媒体对理性的消解
    第五章新媒体与后现代主义文化
    第一节新媒体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概述
    二新媒体建构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二节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概述
    二新媒体建构大众文化
    第三节新媒体与视觉文化
    一“视觉文化”概述
    二新媒体建构视觉文化
    第四节新媒体与文化全球化
    一“文化全球化”概述
    二新媒体建构文化全球化
    第六章新媒体与后现代主义文艺形态
    第一节新媒体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新闻:网络新闻的后现代性
    一网络新闻的反本质主义
    二网络新闻的反主体主义
    三网络新闻的消费主义
    第二节新媒体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性
    一网络文学的界定
    二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后现代性
    三网络文学叙事方式的后现代性
    四网络文学功能价值的后现代性
    第三节新媒体与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微电影的后现代性
    一微电影叙事方式的后现代性
    二微电影内容题材的后现代性
    三微电影审美特征的后现代性
    第四节新媒体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游戏:网络游戏的后现代性
    一网络游戏的虚拟性:消解实体性
    二网络游戏的互动性:消解主客体二元对立
    三网络游戏的无限性:消解时空
    结语传媒学转向: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走向
    一从“反思理性”到“反思传媒”
    二从“人使用传媒”到“传媒使用人”
    三“传媒学转向”对“语言学转向”的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