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探掘梵迹:中国佛教美术考古概说 杨泓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杨泓著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22-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泓著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22-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1-14
    • 字数:300000
    • 页数:432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0807274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探掘梵迹:中国佛教美术考古概说

    作  者:杨泓 著
    定  价:128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页  数:432
    装  帧:精装
    ISBN:9787108072740
    主编推荐

    中国石窟寺的研究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日本人伊东忠太在1902年调查了大同云冈石窟;法国人沙畹在1907年调查了洛阳龙门石窟;德国人勒科克在1904和1913年从新疆拜城、库车、吐鲁番诸石窟中盗掘遗物,剥离壁画;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和日本人大谷光瑞先后在1907—1914年间,劫夺敦煌石窟经卷文书和工艺品,1933—1934年间日本人和美国人又对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进行肢解式的盗窃。这个阶段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基本上都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石窟寺遗迹,只能记录(主要是照相和测量)现状,临摹壁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石窟遗迹得到应有的重视,各地对现存石窟都开展了建立在科学考古学之上的调查和记录工作,并发现了许多湮没已久的重要窟龛,石窟寺的考古研究工作逐渐展开,取得了相当成就。 杨泓先生在本书前四章介绍了中国佛教美术考古的历史以及佛教初传中国的考古证据,之null

    内容简介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历时千年兴灭,在中华大地留下了大量的石窟寺、佛寺等遗迹,创造出为数众多的精美造像、壁画等文物,成为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一项专门分支,成果显著。除了敦煌莫高窟、法门寺地宫等重量的考古发现,云冈、龙门、炳灵寺、麦积山等闻名于世的石窟群,近些年在山东青州,河北曲阳、邺城等地出土的造像窖藏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藏阿里地区,九十年代以来也陆续清理出多处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更新了世人对于佛教传播历史的认识。凡此种种,于普通读者可能缺乏一个清晰系统的认知。本书通过石窟寺、窟前建筑、佛教寺院、地下窖藏、佛塔舍利几项专题,提纲挈领地呈现出我国佛教考古事业的全貌,使读者对于中国佛教美术遗迹的时空分布了然于胸。

    作者简介

    杨 泓 1935年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文物》月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考古月刊编辑委员会顾问。并被聘为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主要研究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和古代考古。先后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等书的撰写工作。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逾300篇。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古代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古兵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漫话佛教艺术的中国化
    一  中国境内深埋地下和湮没山野的梵迹
    二  旧中国的梵迹探寻
    三  新中国的梵迹探掘.
    四  佛教艺术初传中国
    五  中国石窟寺院的建立
    六   十六国时期诸石窟——中国以彩塑和壁画为主要艺术形式的石窟.
    七   中原北魏石窟——中国以石雕为主要艺术形式的石窟
    八  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北朝晚期石窟
    九   中国石窟艺术继续发展到日益世俗化——隋唐宋元石窟
    十  中国石窟寺遗迹的考古发掘
    十一   地下梵宫——中国佛教寺院遗址的考古发掘
    十二   地下佛教艺术博物馆——造像埋藏坑的考古发掘
    十三   金棺银椁瘗舍利——考古发现的中国佛教舍利容器
    附录  响堂山石窟随想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