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明日:美术史新视野文库:图像与符号——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中的符号学与反符号学 刘晋晋 著 艺术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刘晋晋著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晋晋著
    •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1-16
    • 字数:15000
    • 页数:44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3569302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湖南美术出版社

    明日:美术史新视野文库:图像与符号——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中的符号学与反符号学

    作  者:刘晋晋 著
    定  价:88
    出 版 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页  数:44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3569302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20世纪符号学成为了人文学科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在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理论中,符号学成为了重要的方法论,但是形象或图画是否是一种符号这一问题还未被充分解决。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图画转向和图像转向的提出,语言学转向和符号学转向被抵制,形象研究中的反符号学理论成为了理论研究的焦点。在这种思潮之下,形象不是被看做一种特殊的符号,而是重新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和自治的身份。本书意在澄清符号和形象之间的关系,并期望这种澄清能有助于解答“什么是一个形象?”这个基本的艺术理论和形象研究问题。

    作者简介

    主编:李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刘晋晋,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4年8月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理论和西方艺术史。博士在读期间获第二届高名潞美术论文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青年艺术批评奖很好奖。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节 题解
    第二节 术语说明
    第三节 选题意义
    第四节 研究范围
    第五节 方法论
    章 符号学中的形象
    节 符号学中的各种相关研究
    第二节 图像符号与视觉形象的不对应关系
    第三节 符号学对形象的直接讨论
    一、索绪尔、皮尔斯和莫里斯
    二、罗兰·巴特
    三、埃科
    第四节 符号学理论中内在的形象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早期符号学艺术史
    节 潘诺夫斯基与象征
    一、作为象征内容的艺术意志
    二、艺术的阐释、图像学及符号学
    三、潘诺夫斯基与形象
    第二节 贡布里希的形象语言学
    一、另一种知识谱系
    二、图像学与形象的语言学
    三、再现的语言学
    四、表现的语义学
    五、象征作为不同的意指方式
    六、形象与符号之差异
    七、形象作为生命与非符号
    第三章 自觉的符号学艺术史
    节 夏皮罗的框架
    一、差异的语法
    二、画中题名
    三、绘画的非模仿元素
    第二节 《诗画》与法国艺术符号学研究
    一、穆卡罗夫斯基与艺术符号学
    二、克里斯特娃与颜色
    三、路易斯·马林与再现之再现
    第三节 圣-马丁与《视觉语言的符号学》
    第四章 新艺术史
    节 布列逊的研究
    一、《语词与图像》:形式主义的双重化妆
    二、《视觉与绘画》:影响的焦虑
    三、从视觉性到视觉文化研究
    第二节 米克·巴尔的“伦勃朗”
    一、理论概述
    二、回应社会问题
    三、图像志,现实主义与不协的细节
    四、米克·巴尔与视觉符号学
    第三节 《符号学与艺术史》及其争议
    一、艺术史的符号学转向
    二、争论
    第四节 米克·巴尔与布列逊的近期视觉符号学研究
    一、布列逊的《前言》
    二、米克·巴尔的近期研究和影响
    第五章 反符号学理论
    节 米切尔的后符号学
    一、语词与形象
    二、图画转向
    三、元图画
    四、生物图画
    五、形象- 图画关系
    第二节 埃尔金斯的反符号学
    一、反符号学与图画的标记
    二、埃尔金斯与米克·巴尔的争论
    三、细读的不可能性
    四、形象领域的三分法
    第三节 波姆的图象科学
    一、图象的回归
    二、图像转向与图画转向
    三、图像差异
    四、在场与图象的生命
    第四节 贝尔廷的图象科学及其他
    结论
    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1.译名对照表
    附录:2.图片
    附录:3.图表出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