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读中华 学科学丛书--中国传统文化的物理之光 廖伯琴 主编 李富强 副主编 著 文教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廖伯琴 主编 李富强 副主编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廖伯琴 主编 李富强 副主编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11-01
    • 字数:126
    • 页数:14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2236862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读中华 学科学丛书--中国传统文化的物理之光

    作  者:廖伯琴 主编 李富强 副主编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页  数:148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2368621
    主编推荐

    (1)以物理核心科学概念为素材,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作为引导,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奇特想象的故事完美融合; (2)科学知识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探索欲; (3)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强调跨学科性和整合性,凸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之所在。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并加以科学解释,通过“理尽其用”栏目进一步拓展物理应用,通过“躬行实践”栏目引导读者动手实验。本书适合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廖伯琴,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博导,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物理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物理学会大学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基础教育领域核心刊物《物理教学探讨》主编,“国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负责人,主持研制了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主编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

    精彩内容

    目录
    章  行走在时空中 1.1  孙悟空的一个筋斗有多远 2 1.1.1  从“十万八千里”聊聊长度与空间 3 1.1.2  理尽其用——探索浩瀚星空的大小 3 1.1.3  躬行实践——绘制太阳系行星位置示意图 5 1.2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7 1.2.1  从古诗词中看看古代的时间 8 1.2.2  理尽其用——寻觅时间 9 1.2.3  躬行实践——制作一个水漏 11 1.3  混沌英雄唯盘古,开天辟地挥神斧 12 1.3.1  从“盘古开天辟地”谈谈我国古代宇宙起源说 13 1.3.2  理尽其用——宇宙大爆炸理论 13 1.3.3  躬行实践——感受多普勒效应 14 第2章  华夏之声 2.1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18 2.1.1  从琴声说声音的产生原理 19 2.1.2  理尽其用——声音产生原理的应用 20 2.1.3  躬行实践——自制神奇的塑料笛 20 2.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22 2.2.1  从“大弦小弦”说声音的特征 23 2.2.2  理尽其用——声音特征的应用 25 2.2.3  躬行实践——自制吸管风笛 27 2.3  怕得鱼惊不应人 28 2.3.1  声音的传播 30 2.3.2  理尽其用——声音传播的应用 30 2.3.3  躬行实践——一根绳子、两个杯子体验声音的快乐 31 第3章  五彩斑斓的光世界 3.1  探秘古老的小孔成像 34 3.1.1  小孔成像的秘密 34 3.1.2  理尽其用——独特的天文奇观 36 3.1.3  躬行实践——重温儿时游戏 38 3.2  杯中为何有“蛇” 41 3.2.1  探寻镜子的奥秘 42 3.2.2  理尽其用——反射的应用 45 3.2.3  躬行实践——自制无限镜 46 3.3  折射带来的七十二变 47 3.3.1  海市蜃楼成因 48 3.3.2  理尽其用——折射的神奇妙用 51 3.3.3  躬行实践——水中魔术 52 3.4  雨后何来虹 54 3.4.1  彩虹成因之色散 55 3.4.2  理尽其用——多彩的光谱图 57 3.4.3  躬行实践——自制彩虹 59 第4章  力,形之所以奋也 4.1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62 4.1.1  钱塘江大潮与万有引力 63 4.1.2  理尽其用——嫦娥奔月 65 4.1.3  躬行实践——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测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66 4.2  揭秘古代的“宥坐之器” 67 4.2.1  重心与宥坐之器 68 4.2.2  理尽其用——比萨斜塔为什么不倒 69 4.2.3  躬行实践——试做不倒翁 70 4.3  一张一弛,弓箭知几许 72 4.3.1  从弓箭的使用说弹力 73 4.3.2  理尽其用——从跳板跳水说弹力的应用 73 4.3.3  躬行实践——制作气球“小飞镖”,感受弹力 74 4.4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75 4.4.1  用浮力的原理解释“曹冲称象” 76 4.4.2  理尽其用——浮力的应用:潜水艇 76 4.4.3  躬行实践——自制“浮沉子” 77 4.5  磨刀不误砍柴工 79 4.5.1  从“磨刀不误砍柴工”说压强原理 80 4.5.2  理尽其用——从飞机的飞行说压强的应用 81 4.5.3  躬行实践——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82 第5章  巧夺天工 5.1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84 5.1.1  《墨经》中的杠杆 85 5.1.2  理尽其用——从桔槔、筷子到金融杠杆 87 5.1.3  躬行实践——自制简易杆秤 88 5.2  小滑轮,大作用 90 5.2.1  从滑轮的分类说起 91 5.2.2  理尽其用——电梯中滑轮的应用 92 5.2.3  躬行实践——梦回古代泗水取鼎 93 5.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4 5.3.1  机械能守恒 95 5.3.2  理尽其用——人类对能量转化的利用 96 5.3.3  躬行实践——勇敢者的游戏 98 第6章  冷暖如何自知 6.1  近水则寒,近火则温 100 6.1.1  从温度到热传递—揭秘古瓦瓶 101 6.1.2  理尽其用——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102 6.1.3  躬行实践——点不着的纸 104 6.2  开山造渠,看看古人的智慧 105 6.2.1  “煮之胖胀”的现代解释 106 6.2.2  理尽其用——权衡热胀冷缩之利弊 107 6.2.3  躬行实践——忽大忽小的气球 108 6.3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10 6.3.1  从日月星辰到电子跃迁—发光原理 111 6.3.2  理尽其用——从“日出而作”到“万家灯火” 113 6.3.3  躬行实践——发光的鸡蛋 114 第7章   顿牟掇芥,磁石引针 7.1  琥珀熟于布上拭,吸得芥子者真 118 7.1.1  从“琥珀”“玳瑁”谈谈摩擦起电 119 7.1.2  理尽其用——摩擦起电的利与弊 119 7.1.3  躬行实践——巧让气球带电 120 7.2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声 122 7.2.1  从“风筝实验”谈谈雷电的成因 123 7.2.2  理尽其用——看看古人的“防雷”智慧 124 7.2.3  躬行实践——雷雨天气安全小贴士 126 7.3  小小磁针石,何以指南方 127 7.3.1  从“指南针”谈谈地球的磁场 128 7.3.2  理尽其用——了解古今的定位工具 129 7.3.3  躬行实践——动手做个指南针 132 第8章  看我七十二变 8.1  樵夫的铁斧头 134 8.1.1  物质的“名片” 135 8.1.2  理尽其用——关于密度的古今应用 135 8.1.3  躬行实践——测量蜡块的密度 136 8.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37 8.2.1  从科学视角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38 8.2.2  理尽其用——物态变化的巧妙应用 139 8.2.3  躬行实践——模拟霜的形成 140 8.3  山蜩金奏响,荷露水精圆 141 8.3.1  科学揭秘露水“精圆”之道 141 8.3.2  理尽其用——表面张力的应用 142 8.3.3  躬行实践——体验水的表面张力 143 8.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44 8.4.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科学解释 145 8.4.2  理尽其用——扩散现象的应用 145 8.4.3  躬行实践——验证温度对扩散速度的影响 146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