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宾礼到礼宾 尤淑君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尤淑君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尤淑君著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11-19
    • 字数:426000.0
    • 页数:47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0975130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宾礼到礼宾

    作  者:尤淑君 著
    定  价:98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01日
    页  数:47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975130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尤淑君编著的《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变化》聚焦于“外国公使觐见礼”,分析清代宾礼体制的原型、变体及其思想体系,进而探讨“天下秩序”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关联。《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变化》通过考察“外国公使觐见礼”的制订过程,可知从“宾礼”到“礼宾”的改变并非一蹴而成。清政府面对外来刺激时,自有其内部转换的机制,不只有外在形式上的变革,更有内在观念的调整,故清政府提出“客礼”概念,作为中礼与西礼的过渡礼仪,也是“天下秩序”与“靠前法”的思想衔接。但当“客礼”无法再解释公使请觐时,“宾礼体制”宣告结束,“天下秩序”也不再是清政府对外关系的中心思想。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章 清代前期的宾礼体制
    一 清代宾礼的运作
    二 清代宾礼的特殊性
    三 清初款接俄使之异
    第二章 宾礼体制的延续
    一 公使驻京之款的交涉
    二 英、美两国在换约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三 亲递国书条款的争执
    四 涉外体制的变与不变
    第三章 客礼概念的应用
    一 总署对“敌体”的建构
    二 中国使节团对西礼的尝试
    三 优礼外人:三揖礼和五鞠躬礼的制订
    第四章 客礼概念的再应用
    一 比较《申报》对外使觐见的看法
    二 中外往来的仪节问题
    三 觐见地点的隐喻:从紫光阁到文华殿
    四 客礼概念的极限
    第五章 宾礼的变与不变
    一 客礼概念下的觐见礼更定
    二 醇亲王使德的觐见礼问题
    三 客礼的再转换:礼宾概念的形成
    结论
    征引书目
    索引
    稿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