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产业布局原理:基础理论、优化目标与未来方向 胡安俊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胡安俊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安俊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9-01 00:00:00
    • 版次: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9232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产业布局原理:基础理论、优化目标与未来方向

    作  者:胡安俊 著
    定  价:10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01日
    页  数: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92327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经济活动总要落实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于是便有了产业布局。产业布局研究产业在空间的分布规律,是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优化生态环境、缩小区域及城乡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产业布局既是一种组合形态,也是一个调整过程。基于这种认知,本书阐述了产业布局的七大基础理论,提出了产业与环境、产业与城市、产业与人口三大目标匹配的方法与路径,讨论了中国产业布局的未来方向。与国家对产业布局的巨大实践需求相比,产业布局原理的著作很好不足,本书可以为国家各级规划部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胡安俊,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和宏观经济学博士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技术经济和区域经济,包括人工智能与创新经济、产业布局与区域不平衡、能源革命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项目6项;以独立或作者身份在《经济学(季刊)》《财贸经济》《中国软科学》《经济管理》及Regional Science Policy & Practice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获中国人民大学很好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很好对策信息奖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习标兵”称号。

    精彩内容

    目录
    章 绪言 (1)

    节 产业布局研究的重大意义 (1)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定义及其特征(10)

    第三节 区位论与产业布局说形成(13)

    第四节 产业布局的三大研究范式(19)

    第五节 本书结构特点与内容框架(29)

    第二章 要素禀赋与产业布局(33)

    节 自然条件与产业布局(33)

    第二节 资本条件与产业布局(38)

    第三节 数据资源与产业布局(45)

    第三章 集聚经济与产业布局(49)

    节 集聚经济本质与源泉(49)

    第二节 集聚经济模型与数据(56)

    第三节 集聚经济与产业布局(60)

    第四章 产业转移与空间布局(68)

    节 产业转移的理论流派(68)

    第二节 产业转入转出的测度方法(72)

    第三节 产业转入转出的影响因素(78)

    第四节 产业转入转出的空间模式(80)

    第五章 企业创立与产业布局(84)

    节 创业精神的研究脉络(84)

    第二节 创业精神相关测度(91)

    第三节 产业集聚与创业精神 (100)

    第四节 深圳的创业精神实践 (129)

    第六章 战略政策与产业布局 (140)

    节 国家战略的总体演变历程 (140)

    第二节 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战略与产业布局 (142)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战略与产业布局 (146)

    第七章 生命周期与产业布局 (159)

    节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159)

    第二节 生命周期与产业布局 (162)

    第八章 空间层级与产业布局 (183)

    节 空间层级研究的提出 (183)

    第二节 国家层级与产业布局原理 (185)

    第三节 区域层级与产业布局范式 (193)

    第四节 城市层级与产业布局转向 (200)

    第九章 产业与环境的匹配 (207)

    节 产业与环境匹配意义 (207)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基底 (209)

    第三节 能效分布与空间调控 (218)

    第十章 产业与城市的匹配 (231)

    节 产业与城市匹配意义 (231)

    第二节 产业与城市匹配机制 (234)

    第三节 产业与城市匹配方法 (238)

    第四节 产业与城市匹配结果 (243)

    第十一章 产业与人口的匹配 (249)

    节 产业与人口匹配意义 (249)

    第二节 产业与人口匹配机理与方法 (251)

    第三节 产业与人口匹配模式 (254)

    第十二章 中国产业布局的成就与方向 (262)

    节 产业布局的成就经验 (262)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方向与建议 (269)

    参考文献 (275)

    附录一 产业布局相关学术组织和期刊 (300)

    附录二 2001—2011年中国城市的产业与人口匹配类型 (302)

    后 记 (30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