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海洋地缘政治效应研究:主要国家海洋强国成败的历史分析 庄从勇 著 无 编 无 译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庄从勇著 | | 无译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庄从勇著| 无译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10-01
    • 字数:288000
    • 页数:303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18733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海洋地缘政治效应研究:主要国家海洋强国成败的历史分析

    作  者:庄从勇 著 无 编 无 译
    定  价:139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页  数:303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187336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建设海洋强国的地缘政治效应与对策研究”的专著部分。全书在构建建设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聚焦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德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按照“外向驱动效应、机会窗口效应、陆海互利效应、对手聚合效应、资源黑洞效应、陆压海缩效应”的作用过程及方式表现,分析主要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地缘政治效应与应对策略,从地缘政治效应的视角研究其建设海洋强国的成败。

    作者简介

    庄从勇,江苏大丰人,历任海军快艇支队政治部干事、驱逐舰支队护卫舰大队副大队长等职。现为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战略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军事战略学学科带头人。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主持编写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二版)《海军战略》分册,著有《现代海上军事危机概论》,主持编写了全军首部非战争军事行动法规《海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纲要》,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言 海洋地缘政治效应基本理论研究
    一 海洋强国必然产生海洋地缘政治效应
    二 海洋地缘政治效应的基本含义
    三 海洋地缘政治效应的主要类型
    四 海洋地缘政治效应的作用机制
    章 美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研究
    节 美国海洋强国的战略演进
    一 起步(1890~1900年):建成海洋强国雏形
    二 发展(1901~1921年):建成区域性海洋强国
    三 崛起(1922~1945年):建成全球性海洋强国
    第二节 美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 外向驱动效应:持续增大
    二 机会窗口效应:多次出现
    三 陆海互利效应:贯穿始终
    四 对手聚合效应:短暂微弱
    第三节 美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形成原因
    一 “内涵式扩张”思维优选限度地缓解地缘政治矛盾
    二 “控制美洲、运筹两洋”的外交策略逐步塑造有利地缘战略环境
    三 “灵活的危机管控模式”确保掌握地缘政治竞争主动权
    四 “建立海上力量优势”快速提高对海洋空间控制能力
    五 “稳妥处置与守成海洋强国的矛盾”有效降低海洋扩张地缘政治风险
    第二章 英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研究
    节 英国海洋强国的战略演进
    一 海上拓展阶段(1558~1648年)
    二 海上扩张阶段(1648~1688年)
    三 海上争霸阶段(1688~1815年)
    第二节 英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 外向驱动效应:商品需求、航运需求、军事需求多轮牵引
    二 机会窗口效应:权力真空、内部稳定、欧洲内乱相互叠加
    三 陆海互利效应:舍陆拓海、遏陆争海、占陆制海统筹协调
    四 对手聚合效应:法西联盟、武装中立联盟有限阻挠
    第三节 英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形成原因
    一 充分利用濒海岛国的地缘环境
    二 积极推行以商业贸易为主导的地缘经济模式
    三 坚定奉行以均势理论为指导的地缘外交政策
    四 根据国家利益需要灵活处理地缘政治矛盾
    五 高度重视建设强大海军
    第三章 俄罗斯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研究
    节 俄罗斯海洋强国的战略演进
    一 萌芽——俄罗斯的海洋梦
    二 起帆——彼得一世的海上崛起
    三 巅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海上黄金时代
    第二节 俄罗斯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 外向驱动效应:英国战略需求客观助推俄罗斯海上崛起
    二 机会窗口效应:欧洲乱局持续动荡
    三 陆海互利效应:“两只手”支撑俄罗斯发展
    四 对手聚合效应:敌对联盟多变、松散、短暂
    第三节 俄罗斯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形成原因
    一 适时调整战略方向,持续增强外向驱动效应
    二 广泛使用联盟策略,确保掌握地缘政治竞争的主动权
    三 审时度势,主动作为,积极利用、塑造和延续有利的地缘战略环境
    四 精心协调与欧洲大国的外交策略,缓解地缘政治主要矛盾
    五 注重陆海军种、战略方向的联动配合
    第四章 日本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研究
    节 日本海洋强国的战略演进
    一 走上发展海军、侵略亚洲之路(1853~1894年)
    二 向成为东亚海洋霸主的方向迈进(1895~1921年)
    三 走向全面扩张和战败(1922~1945年)
    第二节 日本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 机会窗口效应:持续较久
    二 对手聚合效应:不断增强
    三 陆海同害效应:终难避免
    四 资源黑洞效应:始避终现
    第三节 日本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形成原因
    一 对地缘政治机遇十分敏感并善于把握
    二 能够统一筹划、理性消除负面地缘政治效应
    三 无节制扩张不断强化对手聚合效应
    四 战略目标不断扩大导致资源黑洞效应
    五 陆海双向扩张引发陆海同害效应
    第五章 法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研究
    节 法国海洋强国的战略演进
    一 捍卫自身海洋安全阶段
    二 争夺世界海洋霸权阶段
    三 争取欧陆海洋强国地位阶段
    第二节 法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 机会窗口效应:反复出现但稍纵即逝
    二 以陆制海效应:必然出现但未被掌控
    三 外向驱动效应:天然存在但未能长期影响
    四 陆海互援效应:发挥作用但不够明显
    五 资源黑洞效应:间或出现但影响深远
    第三节 法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形成原因
    一 独有陆海兼备特征带来了向陆强于向海的地缘政治效应应对倾向
    二 依靠陆地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先陆后海的地缘政治效应应对范式
    三 变幻动荡的国际国内形势逼出由海向陆地缘政治效应应对策略
    第六章 德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研究
    节 德国海洋强国的战略演进
    一 以陆为主、依陆谋海阶段(1871~1890年)
    二 由陆向海、战略转型阶段(1890~1896年)
    三 陆海失调、走向失败阶段(1896~1914年)
    第二节 德国海洋强国地缘政治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 机会窗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