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法律史 肖洪泳 著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肖洪泳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肖洪泳 著著
    •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5-01
    • 字数:292000.0
    • 页数:325
    • 开本:A5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021417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检察出版社

    法律史

    作  者:肖洪泳 著 著
    定  价:35
    出 版 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01日
    页  数:325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0214172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法律史研究的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法律措施研究所应采用的立场与方法,二是法律史研究所应指向的对象与领域。肖洪泳编著的《法律史——立场方法与论域/岳麓法学文库》围绕法律史的学术研究两个层面的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国古代刑法思潮以及近代中国法律史。

    作者简介

    肖洪泳,湖南洞口人,湖南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大学罗马法系研究中心私法研究所所长,“国家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骨干专家。先后就学于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专业领域为法律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中西法律思想比较、法律文化、罗马法、中国近现代宪政研究。主持或参与重量、省部级课题数项,参与撰写著作、教材数部,在《读书》、《书屋》、《法学家》、《社会科学》、《当代中国研究》(美国)等学术、思想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在湖南大学任教期间,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西法律思想史专题》、《法学名著导读》等课程,并曾获湖南大学“我心目中很敬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精彩内容

    目录
    自序
    编 法律史的立场与方法
    章 法律文化与法律史解释
    一、引言
    二、法律史解释的进路转换
    (一)法律史研究进路的转换
    (二)概念的缘起:从文化到法律文化
    (三)理论的进路:从文化解释到法律文化解释
    三、法律文化解释的立场与方法
    (一)法律文化解释的基本立场
    (二)法律文化解释的分析方法
    四、法律文化解释的缺陷及其克服
    (一)具体缺陷及其克服
    (二)个案分析:中国近现代法律文化的转型
    五、结论
    第二章 传统与法治
    一、梅因古代法的分析思路
    二、现代法治需要的传统
    三、现代法治的理性基础
    第三章 历史法学的使命
    一、自然法思想的进步与局限
    二、历史法学的形成
    三、历史法学的宗旨
    四、历史法学的民族主义立场
    第四章 福柯的惩罚思想及对法学的意义
    一、公开处决的潜在危险性
    二、刑事司法的人道转向
    三、规训机制的诞生
    四、福柯的历史观及对法学的意义
    第二编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章 秦代刑事诉讼程序
    一、侦查
    二、起诉
    三、审讯
    四、判决
    五、上诉
    六、奏谳
    七、余论
    第二章 唐代对佛教的法律调整
    一、设立管理机构
    二、完善僧籍制度
    三、严格僧尼活动
    四、限制寺院经济
    五、结论
    第三章 蒙元对佛教的法律调控
    一、推行信教自由
    二、完善僧官制度
    三、编 修禅门清规
    四、保护寺院经济
    第四章 明初乡村教化的法律制度
    一、教化的组织化:里老法律制度
    二、教化的司法化:申明亭法律制度
    三、教化的礼法化:乡饮酒礼制度
    四、教化的教育化:社学法律制度
    五、结论
    第三编 中国古代刑法思潮
    章 中国古代刑法的人性基础
    一、作为理性存在的人性与刑法
    二、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性与刑法
    三、作为历史存在的人性与刑法
    四、性善与性恶:关于犯罪与刑罚的人性论争
    五、结论
    第二章 中国古代死刑观的人性根据
    一、性善论:教化主义死刑观的人性根据
    二、性恶论:威慑主义死刑观的人性根据
    三、性有善有恶论:预防主义死刑观的人性根据
    四、结论
    第三章 中国古代死刑报应思想
    一、私力复仇:死刑报应思想的孕育
    二、报应司法:作为报复刑的死刑
    三、刑官报应:死刑适用过程中的司理
    四、结论
    第四章 沈家本与中国近代死刑思想的转换
    一、从仁政到法权:死刑改革的基本依据
    二、从限制到废除:死刑改革的基本步骤
    三、从威慑到教养:死刑改革的基本目标
    四、结论
    第四编 近代中国的宪法思潮与实践
    章 近代中国的联邦主义思潮及实践
    一、晚清联邦主义思潮的输入
    二、应对集权的联邦制:1910年代的联邦主义思潮
    三、寻求统一的联邦制:1920年代的联省自治运动
    四、消解对抗的联邦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联邦
    主义余音
    五、结论
    第二章 中华民国宪法案(1925)的联邦制架构
    一、国家与地方事权的联邦制分配
    二、国家与地方关系的联邦制调整
    三、国家机关的联邦制组成
    四、地方制度的联邦制建构
    五、结论
    第三章 陈炯明的联治民主制建国方略
    一、民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困境
    二、陈炯明联邦建国思想的提出
    三、陈炯明的地方自治实践
    四、陈炯明的联省自治方略
    五、陈炯明的中国统一方案
    六、陈炯明的联治民主制
    七、陈炯明的共和理想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