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马立安·高利克的汉学研究 杨玉英 著;阎纯德,吴志良 丛书主编 著 文教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杨玉英 著;阎纯德,吴志良 丛书主编著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玉英 著;阎纯德,吴志良 丛书主编著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8-01
    • 页数:489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0774821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学苑出版社

    马立安·高利克的汉学研究

    作  者:杨玉英 著;阎纯德,吴志良 丛书主编 著
    定  价:60
    出 版 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01日
    页  数:489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774821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列国汉学史书系”之一,斯洛伐克科学院汉学家马立安高利克毕生致力于中西思想文化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从1956年开始,即大量发表关于他的中国文学研究成果,至今已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高利克先生给予过关注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和批评家极为广泛。其中鲁迅、郭沫若和茅盾是高利克关注最多、研究最深入、研究成果也最丰富的三位文学大家。本书包含高利克国际汉学研究60年的回顾,他对鲁迅、郭沫若和矛盾的研究的成果以及他对现代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的梳理等内容。本书可以作为比较文学等专业师生的辅助读本及工具书。

    作者简介

    杨玉英,1969年生,四川井研人,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科研方向为英美文学、比较文学、海外汉学;主持了“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英语世界的《孙子兵法》英译研究”“英语世界的《道德经》英译研究”“英语世界的苏轼英译研究”和“马立安·高利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系列科研课题。已出版《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比较视野下英语世界的研究》《英语世界的<孙子兵法>英译研究》《英语世界的<道德经>英译研究》和《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马立安·高利克著,杨玉英译)等系列学术专著。发表相关科研论文30多篇。

    精彩内容

    目录
    代序,我所知道的马立安·高利克(乐黛云)
    第一章马立安·高利克的国际汉学研究六十年
    我的国际汉学研究六十年,1953-2012
    学生时代,1953-1960
    布拉格汉学学派的黄金岁月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始,1961-1968
    西方与欧洲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69-1979
    西方与欧洲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80-1989
    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0-2000
    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1-2012
    第二章马立安·高利克的鲁迅研究
    第一节高利克的青年鲁迅研究
    第二节高利克的鲁迅在波西米亚和斯洛伐克研究
    鲁迅研究在波西米亚
    鲁迅研究在斯洛伐克
    第三节高利克的鲁迅短篇小说研究
    鲁迅的《呐喊》:与迦尔洵、安特莱夫和尼采的创造性对抗
    鲁迅的《长明灯》与迦尔洵的《红花》两部短篇小说的文学间性
    泽耶尔和鲁迅笔下的后羿——论古老神话在现代文学中的变异
    第四节高利克的鲁迅文学批评研究
    第三章马立安·高利克的郭沫若研究
    第一节高利克的青年郭沫若研究
    第二节高利克的郭沫若《女神》研究
    第三节高利克的郭沫若《浮士德》翻译研究
    歌德的《浮士德》在郭沫若作品与译著中的接受与幸存
    郭沫若与歌德的《浮士德》在中国
    “果提克”式的居室与箱崎的一间小屋:散议郭沫若1910年10月10日对歌德《浮士德》的翻译
    第四节高利克的郭沫若文学批评研究
    高利克的郭沫若唯美-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高利克的郭沫若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高利克的郭沫若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研究
    第四章马立安·高利克的茅盾研究
    第一节高利克的茅盾思想、传记研究
    从庄子到列宁:茅盾的思想发展
    在北大研究茅盾
    茅盾先生笔名考
    茅盾传
    茅盾和我
    第二节高利克的茅盾短篇小说研究
    茅盾短篇小说研究,1928-1937
    茅盾的《子夜》:与左拉、托尔斯泰、唯特主义和北欧神话的创造性对抗
    中国三十年代暮光照耀下的商人与荡妇
    中国文学指南:《虹》与《春蚕》
    斯洛伐克文版《林家铺子》前言
    第三节高利克的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
    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茅盾为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而斗争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之一:1919-1920年间的茅盾
    第四节高利克的茅盾与外国神话研究
    茅盾小说中的神话视野
    普西芬尼、潘多拉和梅小姐: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神话视野
    诸神的使者:茅盾与外国神话在中国的介绍,1924-1930
    神话中的大力士与荡妇——茅盾视野中的参孙和迪莱勒
    第五节高利克的茅盾与尼采研究
    由入迷至失望:茅盾与尼采,1920-1921
    茅盾与尼采:自始至终,1917-1979
    第五章马立安·高利克的其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第一节中国作家的外国文学研究
    青年张闻天与歌德的《浮士德》
    冯至与歌德的《浮士德》
    王蒙“拟启示录”写作中的戏仿与荒谬的笑
    第二节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接受
    老舍在波西米亚和斯洛伐克的接受
    冰心在波西米亚和斯洛伐克的接受
    唐诗在波西米亚和斯洛伐克的翻译,1902-1999
    孔子和儒家思想在波西米亚和斯洛伐克的接受
    中国翻译文学在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的接受,1919-1989
    中欧巴比塔:切尔卡斯基、马悦然、顾彬与欧洲二十世纪汉诗翻译
    泽耶尔眼中马致远的《王昭君》:着捷克服装的匈奴新娘
    第三节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
    尼采在中国
    马雅可夫斯基在中国
    但丁在中国
    里尔克在中国
    《圣经》在中国
    外国文学在中国,1970-1979
    在克西马尼园和各各他之间:中国现代文学中耶稣的最后一日,1921-1942
    第四节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欧洲语境中的中国文学:对比较文学重要性的思考
    异国情调时代的结束?一个比较文学家的思考
    忧郁在欧洲与中国:一个比较文学家对跨文化交际过程的思考
    痛苦的母亲:对王独清的《圣母像前》和圭多·雷尼的“戴荆冠的基督”的思考
    顾城的小说《英儿》与《圣经》
    第五节对中国文学的思考与评价
    中国文学中“正面人物”的概念,1960-1970
    五四运动七十年后
    评《中国现代思想目前的论争》
    对中国文学共同体的思考
    中国现代颓废之梦中非正常的爱与暴力
    论现代中国文学中“民族形式”的讨论之主要话题
    附录
    附录一高利克所译鲁迅作品题名
    附录二高利克所译郭沫若作品题名及诗歌
    附录三高利克所译茅盾作品题名
    附录四国外对高利克作品的引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