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临床药物治疗学 第3版 李雄 编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00:00:00
    • 版次:3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1-01
    • 字数:852000
    • 页数:59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141490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临床药物治疗学 第3版

    作  者:李雄 编
    定  价:95
    出 版 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01日
    页  数:59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141490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之一,共26章,主要介绍与药物治疗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共性 规律,包括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特殊人群的药物治 疗,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精准医学与临床用药等内容。并针对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提出疾病的治疗原则与具体的药 物治疗方法,并着重介绍如何选择药物,如何精准使用药物,疗效评价及用药注意事项。
    本书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配套教学资源(PPT、微课、视频)、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有机结合,为读 者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
    本书适用于医药院校药学、临床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供临床医师、药师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总论
    第一章绪论2
    一、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概况2
    二、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3
    三、临床药物治疗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
    第二章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和过程6
    第一节药物治疗的原则6
    一、药物治疗概述6
    二、临床合理用药8
    第二节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11
    一、药物治疗定义11
    二、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和调整11
    三、治疗药物监测13
    四、药动学和药效学在治疗方案设计中的应用15
    五、新型治疗方式的应用16
    第三节药物处方19
    一、处方的内容与格式19
    二、处方审核20
    三、处方点评20
    第四节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教育21
    一、患者的依从性21
    二、患者的用药教育22
    第三章药物治疗及效果评价25
    第一节药历的建立25
    一、建立药历的目的和作用25
    二、药历的模式和规范26
    三、药历的内容27
    四、建立药历的真实性和规范性29
    第二节药物治疗方案评估30
    一、评估依据30
    二、评估内容31
    三、药物治疗效果评价34
    第三节药学会诊35
    一、药学会诊内容35
    二、药学会诊程序36
    第四章药品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37
    第一节药品不良反应37
    一、药品不良反应概述37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及机理39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评定依据与评定方法41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42
    五、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44
    六、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与监测46
    第二节药源性疾病48
    一、药源性疾病的概念48
    二、引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49
    三、药源性疾病的分类、特点及发生机制50
    四、常见的药源性疾病53
    五、药源性疾病的诊治与预防55
    第五章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58
    第一节药物相互作用与药物联用58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58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60
    三、联合用药61
    第二节药物配伍禁忌63
    一、概述63
    二、药物配伍导致的物理化学变化63
    三、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66
    第三节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67
    一、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67
    二、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67
    三、药效学的相互作用76
    第四节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与临床对策77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78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对策80
    第六章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82
    第一节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82
    一、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82
    二、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83
    三、疾病对药物生物转化的影响84
    四、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87
    第二节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88
    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改变88
    二、疾病引起受体敏感性改变89
    三、疾病引起受体后效应机制的改变90
    第三节疾病状态下的临床用药原则91
    一、肝脏疾病时临床用药91
    二、肾脏疾病时临床用药92
    三、循环障碍性疾病时临床用药95
    第七章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96
    第一节老年人用药96
    一、概述96
    二、老年人生理特点与用药特殊性97
    三、老年人药动学的改变97
    四、老年人应慎用的治疗药物100
    五、建议104
    第二节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104
    一、概述104
    二、妊娠期药动学特点104
    三、妊娠期临床用药106
    四、哺乳期临床用药111
    第三节小儿用药112
    一、概述112
    二、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动学的影响112
    三、小儿应慎用的治疗药物115
    四、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法117
    第八章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119
    第一节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119
    一、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119
    二、循证医学的概念与特点120
    三、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20
    第二节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123
    一、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123
    二、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方法124
    三、循证医学常用的证据资源127
    第三节循证医学在药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129
    一、循证医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129
    二、循证医学在超说明书用药中的应用130
    第四节真实世界研究130
    一、概述130
    二、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131
    三、观察性设计的真实世界研究133
    四、真实世界研究与上市后药品评价135
    第五节循证医学的局限性和展望136
    一、循证医学的局限性136
    二、循证医学的展望136
    第九章精准医学与临床用药138
    第一节概述138
    第二节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142
    一、表型分型142
    二、基因分型143
    三、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144
    四、药物效应图谱及单核苷酸多态性144
    五、基因芯片技术145
    第三节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147
    一、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147
    二、药物转运蛋白的遗传多样性150
    三、药物作用靶点的遗传多态性151
    第四节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151
    一、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152
    二、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153
    各论
    第十章细菌、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56
    第一节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156
    第二节细菌性脑膜炎158
    第三节细菌性心内膜炎162
    第四节细菌性痢疾166
    第五节细菌性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170
    细菌性骨髓炎170
    化脓性关节炎172
    第六节败血症174
    第七节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78
    第八节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182
    浅部真菌病182
    深部真菌病184
    第九节性传播性疾病189
    梅毒189
    淋病191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193
    第十节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95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196
    二、细菌耐药现象及预防196
    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197
    四、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和联合应用201
    五、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204
    六、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与合理用药207
    七、MPC理论与防细菌耐药突变策略211
    第十一章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213
    第一节咳嗽、咳痰213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16
    第三节肺炎218
    第四节支气管哮喘222
    第五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8
    第六节肺结核233
    第十二章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238
    第一节高血压病238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47
    心绞痛247
    心肌梗死251
    第三节心功能不全257
    急性心功能不全258
    慢性心功能不全262
    第四节心律失常268
    第五节血脂/脂蛋白异常血症275
    第六节风湿性心脏病280
    第七节休克283
    第十三章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287
    第一节胃食管反流病287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290
    第三节炎症性肠病294
    溃疡性结肠炎295
    克罗恩病297
    第四节肝硬化299
    第五节胰腺炎305
    急性胰腺炎305
    慢性胰腺炎308
    第十四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311
    第一节贫血311
    缺铁性贫血311
    巨幼细胞性贫血314
    再生障碍性贫血317
    第二节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322
    第三节血小板疾病所致出血性疾病32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6
    其他血小板疾病所致出血性疾病329
    第四节血友病332
    第十五章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335
    第一节糖尿病335
    第二节甲状腺疾病34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4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44
    第三节骨质疏松症345
    第四节痛风349
    第五节肥胖症351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356
    第一节缺血性脑血管病356
    第二节出血性脑血管病366
    第三节癫痫372
    第四节帕金森病381
    第五节阿尔茨海默病387
    第六节偏头痛390
    第十七章精神系统疾病药物治疗393
    第一节精神分裂症393
    第二节情感性(心境)障碍399
    抑郁症400
    躁狂症404
    第三节焦虑症408
    第四节化学物质致精神障碍413
    酒精中毒和酒精依赖413
    阿片类药物依赖416
    第五节睡眠障碍420
    第十八章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425
    第一节概述425
    一、肿瘤化学治疗的药理学基础427
    二、肿瘤化学治疗的原则429
    三、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430
    第二节肺癌431
    第三节乳腺癌437
    第四节原发性肝癌443
    第五节大肠癌447
    第六节白血病451
    第十九章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458
    第一节系统性红斑狼疮458
    第二节类风湿性关节炎461
    第三节强直性脊柱炎464
    第二十章变应性疾病的药物治疗467
    第一节变应性鼻炎467
    第二节特应性皮炎472
    第三节食物过敏477
    第二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480
    第一节肾功能衰竭480
    急性肾功能衰竭480
    慢性肾功能衰竭485
    第二节肾小球肾炎493
    急性肾小球肾炎493
    慢性肾小球肾炎496
    第三节肾病综合征499
    第四节肾移植排斥反应504
    第二十二章妇产科疾病药物治疗510
    第一节不孕症510
    第二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16
    第三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21
    第二十三章眼科及皮肤科疾病药物治疗526
    第一节青光眼526
    第二节急性视神经炎529
    第三节湿疹531
    第四节银屑病534
    第二十四章病毒性疾病以及抗病毒药物治疗537
    第一节流行性感冒537
    第二节病毒性肝炎541
    第三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548
    第四节带状疱疹553
    第二十五章寄生虫病的药物治疗557
    第一节疟疾557
    第二节血吸虫病561
    第三节阿米巴病566
    第二十六章急性中毒的药物治疗570
    第一节常见药物中毒571
    阿片类药物中毒571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572
    吩噻嗪类药物中毒574
    酒精中毒575
    第二节农药中毒577
    有机磷农药中毒577
    有机氮农药中毒579
    菊酯类农药中毒580
    杀鼠剂中毒581
    第三节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中毒582
    一氧化碳中毒582
    硫化氢中毒583
    中毒584
    亚硝酸盐中毒585
    第四节动植物毒素中毒586
    毒蛇咬伤586
    蜂类蜇伤588
    河豚毒素中毒589
    毒蕈中毒590
    参考文献592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