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翻译与“移情”: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翻译主体建构 徐艳利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徐艳利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徐艳利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01 00:00:00
    • 版次:1
    • 字数:25100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8668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翻译与“移情”: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翻译主体建构

    作  者:徐艳利 著
    定  价:89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页  数: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8668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视角,从《共产党宣言》以及其他有关文献中所描述的“人”与“自由”的关系出发,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与“手段”关系的理论洞见为方法论,探讨三个问题:“自由”与“翻译主体”的关系,“翻译主体”不可或缺的情感因素在表现为“移情”时所显现的是什么样的“历史实在”,“移情”作为一个主要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表现为译者主体性的显现。由五个部分构成。章“绪论”,阐述研究缘起、现状和意义,揭示思路、结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手段:为什么总是手段?”。第三章“目的:如何实现真正的目的?”。第四章“主体性与翻译过程”。第五章“结论”。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入学思想的一般论述
    二 社会中的人、自由、“移情”与翻译
    三 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和西方翻译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马克思主义与翻译研究
    二 关于翻译主体的研究
    三 关于“移情”的研究
    第三节 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手段:为什么总是手段?
    节 西方翻译理论史中的乌托邦倾向
    一 西方翻译理论史的发展阶段
    二 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译者身份地位的转变
    第二节 《七十子希腊文本》的翻译:一个不变的范式7
    一 《七十子希腊文本》翻译一 的理想诉求
    二 理想译者的要求
    三 自由消失,理想失落
    第三节 奈达:乌托邦的复制?
    一 奈达科学翻译思想
    二 等效原则——复制的乌托邦
    三 不变的要求——理想的译者
    第四节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乌托邦中的乌托邦
    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一场反乌托邦运动
    二 依旧乌托邦,依旧理想译者
    三 手段与目的分离:难以实现的乌托邦理想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目的:如何实现真正的目的?
    节 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
    一 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与原始翻译
    二 原始翻译的三个关键概念
    三 翻译的不确定性与母语
    第二节 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之源
    一 对语言的博物馆神话(the myth of the museum)的拒斥
    二 自然主义语言观和行为主义意义论
    三 整体主义
    第三节 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的意义
    一 对确定性及西方传统的乌托邦翻译双向的反动
    二 对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强调
    第四节 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批判
    一 过分强调译者主体性,走向反面
    二 科学主义凸显,人文关怀降低
    三 对“意向性”的忽视
    第五节 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的“移情”转向
    第六节 “移情”与施坦因的现象学“移情”论
    一 “移情”及其发展简史
    二 施坦因的“移情”论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翻译主体建构
    一 “移情”、翻译主体与自由
    二 当前翻译主体研究及“移情”研究中的缺憾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