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甲午较量:中日近代史上第一次大比拼 杨东梁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杨东梁著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东梁著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3-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3-01
    • 字数:258000.0
    • 页数:277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533014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青年出版社

    甲午较量:中日近代史上第一次大比拼

    作  者:杨东梁 著
    定  价:48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3月01日
    页  数:277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5330143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甲午战争是一场引起中国社会大变局和改变东亚政治格局的战争。战争惨败和苛刻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对于中国人来说,真是创深痛巨,奇耻大辱。
    杨东梁所著《甲午较量(中日近代目前次大比拼)》从手资料入手,辅以大量的军事、经济数据,以及真实、珍贵的历史图片,用通俗的语言,历史比较的方法,对120年前甲午战争中、日交战双方,从封建专制与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变革,从军队建制到武器装备的军事能力,从师夷长技与求知识于世界的学习观,从求强求富与殖产兴业的近代经济发展,从中体西用到文明开化的文化教育,从战略设置到海防执行的备战状况,从对外政策到外交斡旋的对外交涉能力,从中华民族觉醒与军国主义强化的战争影响,共八个方面进行多方面分析,立体解剖和对比。全景再现甲午海陆大战恢宏场面,细致梳理东北亚列国争雄的外交源流,说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真相,深刻揭示北洋舰队惨败的迷离实况,分析战争null

    作者简介

    杨东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会传记组专家。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晚清历史人物、晚清军事史有深入研究。出版了《左宗棠评传》、《中国清代军事史》等十多部专著;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

    精彩内容

        清政府及主持大局的李鸿章对日本的战略意图、谋篇布局并没有摸准。其情报搜集既不系统,又不细致,情报来源主要靠驻朝交涉通商事宜袁世凯和驻日公使汪凤藻。袁世凯作为清政府的代表驻朝前后达九年(1885~1894),但他在朝鲜“一味铺张苛刻,视朝鲜为奴,并视日本为蚁,怨毒已深,冥然罔觉”②。他对日本有所防范,但又持轻蔑之态。1887年,日本制订征讨中国策,1890年完成军备改革,袁世凯均懵然不觉,甚至做出“日人方亟亟自谋,断不至败坏和局”③的错误判断。1893年春,袁世凯几次向李鸿章报告,一再声称:“然揣倭时势,决不敢与华生衅,特知华志传和局,故为跳梁,冀售诡谋。倘华持定见,不稍假借,倭自必改图”④。这种妄自尊大、麻痹轻敌的思想主要在不明日本国情所致。1894年春,日本已完成战争准备,只待时机到来。李鸿章也得悉日有出兵赴朝之意,遂急令袁世凯调查。4月8null

    目录
    章 封建专制与君主立宪――中、日政治体制之比较
    一、腐朽、没落的清朝封建专制制度
    1 慈禧植党擅权,独揽朝政
    2 挪用军费,大办六旬庆典
    3 吏治腐败,贪污成风
    4 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5 派系朋党勾心斗角,主战主和内斗激烈
    6 中央地方争权夺利,各省督抚势力膨胀
    二、日本政治制度的转型
    1 “藩政改革”与维新政权的建立
    2 “戊辰战争”,实行武装夺权
    3 “明治维新”开始大刀阔斧改革
    4 “废藩置县”,官制改革
    5 颁布《宪法》,显示军国主义特征
    三、中、日两国政治体制之优劣
    1 两国高官的一场争论
    2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第二章 走马赏花与下马看花――两种不同的学习观
    一、“学习西方”的不同指导思想
    1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2 产生不同学习观的原因
    二、蒲安臣使团和岩仓使团
    1 由美国人带领的清朝使团
    2 “求知识于世界”的岩仓使团
    第三章 “采西学,制洋器”与“殖产兴业”――中、日发展经济之比较
    一、清廷的“求强”、“求富”
    1 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2 “救时要务”的提出
    3 从军事领域开始办洋务
    4 由“求强”到“求富”
    5 商办近代工业的发展
    二、日本的“殖产兴业”
    1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2 大力扶持民营企业
    三、两条不同的发展经济之路
    第四章 “中体西用”与“文明开化”――中、日文化教育之比较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学东渐”
    1 儒家文化的双重性
    2 “西学东渐”热随朝代更替逐步衰落
    3 “西学东渐”的又一个拐点
    二、日本的兼收并蓄与“文明开化”
    1 “兰学”在日本的传播
    2 “文明开化”政策促进日本资产阶级改革
    三、清廷创办的新式教育
    1 兴办新式学堂
    2 派遣留学生
    3 推动近代科学技术传播
    四、日本的教育改革和近代教育
    1 开启教育改革
    2 大力提倡实业教育
    3 资助、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
    4 军国主义教育的形成
    五、中、日教育改革的不同结果
    第五章 新旧参半的清军与迅速近代化的日军――中、日军事力量之比较
    一、清军的编制与装备
    1 异军突起的“勇营”及“防军”、“练军”
    2 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
    3 清朝军事体制的落后性
    二、日军的编制与装备
    1 改革军事制度
    2 改革军事机构
    3 重点发展海军
    三、清军的人员素质
    四、日军的人员素质
    第六章 和战不定与处心积虑――中、日备战之比较
    一、清廷战略判断失误
    1 清政府“联日制西”幻想的破灭/001
    2 日本频频挑衅,清政府被动应对
    二、日本处心积虑,以求一逞
    1 日本将对外扩张的国策付诸行动
    2 “长崎事件”成为新的推动力
    三、清廷和战不定,备战松懈
    1 对日本的战略布局盲然无知
    2 国民国防意识薄弱,军队不知为何而战
    四、日本精心准备,措施得力
    1 全力筹措军费,扩充军力
    2 制定周密作战计划
    3 重视情报的搜集与利用
    4 鼓吹“正义之战”
    5 在国际上发动舆论战
    6 以“国际法”为幌子肆意歪曲事实
    第七章 “以夷制夷”与纵横捭阖――中、日对外交涉之比较
    一、战前外交
    1 围绕“宗藩关系”的较量
    2 所谓“共同改革朝鲜内政”
    3 对两个“三角关系”的处理
    二、战时外交
    1 围绕“高升号”事件的交涉
    2 平壤之役与黄海海战后之外交活动
    三、签约前后之外交
    1 “威海之战”对和谈之影响
    2 《马关条约》的签订
    3 列强干涉与日本反干涉
    4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是东亚国际关系的转折点
    第八章 沉沦中的觉醒与光环下的隐忧――战争影响之比较
    一、对中国的影响
    1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2 中华民族的觉醒
    3 对中国近代化的刺激
    二、对日本的影响
    1 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 军国主义体制的强化
    3 日本成为“东洋盟主”
    结束语:两种不同的战争史观
    后记
    附录:19世纪下半叶中、日大事年表(1852-1900)
    参考书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