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纯粹译丛
作 者:(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著 西蒙 译
定 价:98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1日
页 数:84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59838094
这是一部有着很高知名度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它既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所写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梭罗《瓦尔登湖》相媲美的自然文学经典。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西蒙推出此中文版翻译力作,在致敬经典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精彩可期的自然主义文学阅读盛宴。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所写的地理考察报告,其报告既描写了美丽的乌苏里自然风景,也涉及了生活其间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国东北的人文风情。在考察原始森林时,阿尔谢尼耶夫遇到了一位向导——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老猎人德尔苏对山林无比熟悉,能灵敏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本书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是一部精彩的自然主义文学力作。
作者:[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苏联远东考察家、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和作家。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担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他开创了俄国文艺科普地方志流派的先河,曾发表六十余部作品,很为有名的即是堪与梭罗《瓦尔登湖》相媲美的自然主义文学经典《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译者:西蒙,原名郑建新,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曾供职于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自1989年长期旅居俄罗斯,从事翻译和文化交流。著有《俄罗斯证人——目击历史漩涡20年》《在历史祭坛上:戈尔巴乔夫的命运》《多面》等及译作《达·芬奇传》。
章玻璃沟
麦通港什科托沃村北岔河遇到豹子大尖山 马鹿
1902年,我曾带领一支狩猎勘查队到过济木河上游。这条河在什科托沃村附近流入了乌苏里湾。我的勘查队由6名西伯利亚步兵加4匹驮马组成。我们的目的是从军事角度对什科托沃地区进行考察,研究大尖山山脉交点的几个山口,探寻那里的4条河流(济木河、麦河、刀毕河和勒富河)的发源地。其次,我还应当查明兴凯湖旁边和乌苏里铁路附近所有的小路。
这里所说的大尖山山脉始于伊曼附近,走势向南,与乌苏里江平行,再自东向北,再向北,一直延伸至西南,它的西面是松阿察河和兴凯湖,东面是刀毕河。这条山脉继续延伸便分为两支:一支走向西南,就是贯穿整个穆拉维约夫一阿穆尔斯基半岛的鲍加塔亚格里瓦山脉;另一支向南延伸,与一座高岭连接。这座高岭是刀毕河和苏昌河之间的分水岭。
乌苏里湾的湾头叫作麦null
上册目录
章 玻璃沟
第二章 初遇德尔苏
第三章 打野猪
第四章 朝鲜屯见闻
第五章 勒富河下游
第六章 兴凯湖上的暴风雪
第七章 启程前的准备和考察队的装备(1906 年)
第八章 溯乌苏里江而上
第九章 翻山越岭到科克沙罗夫卡村去
第十章 伏锦河谷
第十一章 穿过原始森林
第十二章 大森林
第十三章 翻越锡霍特山脉去海边
第十四章 奥耳加湾
第十五章 阿尔扎马索夫卡河畔历险记
第十六章 弗拉基米尔湾
第十七章 德尔苏.乌扎拉
第十八章 阿姆巴
第十九章 里伏锦
第二十章 可诅咒的地方
第二十一章 返回海滨
第二十二章 鹿鸣
第二十三章 猎熊
第二十四章 遇到红胡子
第二十五章 森林大火
第二十六章 冬季远行
第二十七章 到伊曼去
第二十八章 艰难的处境
第二十九章 从瓦贡别到帕罗沃齐
附录
植物和动物名称俄语、拉丁语、汉语对照表
地名索引
下册目录
章 出发
第二章 在海湾
第三章 次行军
第四章 在深山里
第五章 山洪
第六章 回到海滨
第七章 漫游小克马
第八章 大克马河
第九章 李淳宾
第十章 可怕的发现
第十一章 渡河遇险
第十二章 捕貂的朝鲜人
第十三章 瀑布
第十四章 艰苦的路程
第十五章 库松河下游
第十六章 索伦人
第十七章 外乌苏里地区的心脏
第十八章 遗言
第十九章 海把头归来
第二十章 翻越锡霍特山脉
第二十一章 冬天的节日
第二十二章 老虎的袭击
第二十三章 旅行结束
第二十四章 德尔苏之死
附录
植物和动物名称俄语、拉丁语、汉语对照表
地名索引
作者对某些章节地理状况的说明
译后记
关于作者旅行家、科学家、作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