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纲要
作 者:赵纪彬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页 数:480
装 帧:平装
ISBN:9787218146829
"厘清中国哲学发展演进脉络
上讫先秦,下至晚清,立足传统,发前人之未发"
《中国哲学史纲要》是有名哲学家赵纪彬先生关于中国哲学史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全书从中国社会的特质、诸子时代的哲学、经学时代的哲学及发展等方面,对中国哲学目前各家各派的思想进行深入剖析与全面梳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特点予以总结、升华,为我们认识、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并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再到对后世的影响,系统性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赵纪彬(1905-1982),有名哲学史学家。原名济焱,字化南,号象离,笔名向林冰、纪玄冰等。河南省内黄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濮阳县委宣传部长,河北省委宣传部长。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校委会副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平原省政协副主席兼省府副秘书长,河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开封师范学院院长,1963年调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顾问。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著作有《中国哲学史纲要》、《中国哲学思想》、《哲学要论》、《困知录》、《论语新探》等,并参加编写《中国思想通史》。部分著作编为《赵纪彬文集》(一至三卷)和《困知二录》四书。《论语新探》一书曾由美国学者莫斯·罗伯茨译成英文(1978年)、日本学者高桥均译成日文(1981年)出版。
关于中国哲学的偏见及其批判
我们的研究课题,是发现中国哲学中辩证法、唯物论要素的发展法则;但却有两种偏见,阻拦着我们的去路。第一种偏见,是中国哲学否定论。其中心论点,是说西洋所谓哲学,乃纯粹思惟的科学,其存在与发展,是以思惟的自由为基础的,而中国没有自由;所以西洋自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经过斯宾诺沙、莱布尼兹以至康德、叔本华等所研究的哲学根本问题,如像思惟与存在的关系,宇宙的本质,认识的特性、方法与限界等问题,在中国几乎没有发生;中国人历来所研究的范围,不出乎人生,如伦理问题及日常生活上常识的说教。所以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现在所有的哲学,都是由外国—欧美日本及印度翻译而来,中国本身,决没有自力发生哲学的可能。第二种偏见,是中国哲学特殊论。其意思为中国本有自己的哲学,但中国的哲学,既不是唯物论,又不是唯心论,而为中国所独有的一种特殊null
序论 一般的哲学发展法则与中国哲学的特质
一、关于中国哲学的偏见及其批判
二、哲学的发展法则——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三、哲学与哲学史
四、中国哲学的特质与中国哲学史的把握方法
第一篇 中国社会的特质与科学及哲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章 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 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哲学的成立及其发展阶段
第二篇 诸子时代的哲学
第四章 老子哲学及其学派
第五章 孔子哲学及其学派
第六章 墨子哲学及其学派
第七章 诡辩家的逻辑学
第八章 荀子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之批判的综合
第三篇 经学时代的哲学
第九章 汉代哲学(上)
第十章 汉代哲学(下)
第十一章 六朝时代的哲学
第十二章 以佛教思想为中心的隋唐时代的哲学
第四篇 经学发展的新阶段——宋明时代的新儒教哲学
第十三章 宋学中的辩证法、唯物论要素
第十四章 作为宋学集大成的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及朱、陆对立的阶级与哲学意义
第十五章 作为陆象山哲学(主观唯心论)发展形态的阳明哲学及其学派
第五篇 作为经学优选发展阶段的清代哲学
第十六章 宋明哲学的批判时代——清初哲学及其唯物论要素的昂扬
第十七章 清代哲学中批判精神的顶点
第十八章 帝国主义侵略下的经学没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