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清初扶阳名医(吴天士)/火神派著名医家系列丛书 张存悌,王天罡 著 生活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张存悌,王天罡著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存悌,王天罡著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06-01
    • 字数:123
    • 页数:176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326958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清初扶阳名医(吴天士)/火神派著名医家系列丛书

    作  者:张存悌,王天罡 著
    定  价:29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页  数:15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3269582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火神派有名医家系列丛书》之第六本。本着“系统归纳,突出特色,注重实用”原则,对清初扶阳名医、澄塘“吴氏三杰”之一吴天士的学术特色、理论建树、证治经验、医道卓识等予以深入探讨,突出其在扶阳方面,尤其是擅用附子的经验。在阐释学术理论时,注重选取相关案例加以说明,理论结合临床,所录验案多为疑难痼疾,予人启迪。吴氏以儒治医,善于思辨,许多新见,其所发关于医家操守、道德、医道等方面的医论充满真知灼见,是一抹独特的亮色。全书观点鲜明,纲目清晰,资料翔实,切合临床。 本书有助于火神派学术经验的传承和发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界人士和中医爱好者阅读,中医院校的学生尤其能从中受到诸多启迪和教益。

    作者简介

    张存悌,男,1947年生,辽宁沈阳人。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扶阳论坛组委会常务委员。从医30年,以经典为本,擅用经方,对内、妇、儿、皮肤等科常见病、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一直钻研、阐扬火神派,著有《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火神派温阳九法》等书,系统揭示、总结了火神派的学术思想,开设网上“中医火神派”论坛,擅用附子治疗疑难重症,人誉“关东火神”。发表论文、医话200余篇,出版有《欣赏中医》、《品读名医》等专著20部。

    精彩内容

    目录
    章 生平事略及学术著作
    节 生平事略
    第二节 学术著作
    一、《医验录》
    二、《宝命真诠》
    第二章 学术特色
    节 重视阳气,崇尚温补
    一、重视阳气
    二、崇尚温补
    第二节 擅用附子,重用附子
    一、附子之性,其用宏矣
    二、阴寒之证,广用附子
    三、阴寒重症,重用附子
    四、急危症选用生附子
    五、娴熟运用附子
    六、指明服用附子的反应
    七、批驳有关附子的俗说
    第三节 扶阳风格,特色突出
    第三章 理论建树
    节 寒热真假,脉舌为凭
    第二节 真虚寒者,偏有假火
    第三节 精通伤寒,明辨中阴
    一、凡治伤寒,须分表里
    二、分清阴阳,对比论述
    三、内伤外感,治分宵壤
    四、法遵六经,赏用经方
    五、明辨中阴(中寒),桂附救误
    第四节 欲得病情,必须审脉
    第五节 善于思辨,独创新见
    一、服药内伤论
    二、暑月最多中寒论
    三、夏月疟、痢多阴证
    四、虚阳贯顶证
    五、寒人血室证
    附:热人血室
    六、伤寒人经证
    七、舌苔白腻系“寒潭积雪”
    第六节 本草阐释,可圈可点
    第四章 证治经验
    节 阴证首选附子理中汤加昧
    第二节 虚阳上浮多用八味地黄丸
    第三节 虚证喘嗽推崇温肺汤
    第四节 血证有阳火阴火之分
    第五节 善治虚劳,倡用补养
    一、火分虚实,先要辨清
    二、倡行补养,擅用人参
    第五章 医道卓识
    节 兰丛十戒
    一、戒贪吝
    二、戒粗疏
    三、戒偏执
    四、戒势利
    五、戒妒嫉
    六、戒托名王道
    七、戒选药误病
    八、戒恣用寒凉
    九、戒趋时希利
    十、戒自满
    第二节 医医十病
    一、医医不学无术之病
    二、医医脉症罔辨之病
    三、医医轻忽人命之病
    四、医医遵守时套之病
    五、医医药似对症之病
    六、医医曲顺人情之病
    七、医医轻药保名之病
    八、医医吝惜药料之病
    九、医医妒忌谗谤之病
    十、医医欺哄诈骗之病
    第三节 破俗十六条
    一、俗说万病皆生于火
    二、俗说我是火体,毫不可用补
    三、俗说病虽虚却补不得
    四、俗说后生家不虚,不可补,又谓孩童纯阳,更不可补
    五、俗说清补兼施
    六、俗说用药宜轻浮,便于解手
    七、俗说附子有毒不可用
    八、俗说夏月忌用桂、附辛热等药
    九、俗说桂、附灼阴不可用
    十、俗说治重病,先须用药探之,方为小胆细心
    十一、俗说人有生来服不得参者
    十二、俗说痛无补法
    十三、俗说产后服不得参
    十四、俗说吐血服不得参
    十五、俗说某医用药稳妥,某病服药相安
    十六、俗说用补药要关住贼邪在内
    第四节 医论选萃
    欲精医术,先端心术
    医之为道
    医者,依也
    正补无效,当补其母
    清轻害人
    认证施治
    寒热真假,脉舌为凭
    真虚寒者,偏有假火
    伤寒与中寒不同
    医之为道,系人死生
    无毒则不成药
    吾论理,不论名
    凡治病须寻着病之真处
    我所治者,脏腑也
    病伤犹可疗,药伤最难医
    用药之难,非顺用之难,逆用之难
    用药察乎虚实
    喜用寒凉者,其故有二
    阳主生,阴主死
    不善学者之过
    高年人惟恐无火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