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金融创新的真相 (英)阿纳斯塔西娅·内斯维索娃,(英)罗内·帕兰 著 何文忠,刘蜜蜜,林雪松 译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阿纳斯塔西娅·内斯维索娃(AnastasiaNes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阿纳斯塔西娅·内斯维索娃(AnastasiaNes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00:00:00
    • 版次:1
    • 页数:260
    • 开本:大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172928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金融创新的真相

    作  者:(英)阿纳斯塔西娅·内斯维索娃,(英)罗内·帕兰 著 何文忠,刘蜜蜜,林雪松 译
    定  价:68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页  数:24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1729283
    主编推荐

    金融业对每个人的影响毋庸置疑,这就使金融业本身需要严密的监管。金融产品问题频发,监管层高度重视。本书指出,一些金融机构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来持续获得高额利润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作者指出,从根本上说,金融活动也是生意,是为了盈利。因此,它需要遵守规矩,需要监管。所谓“创新获得高利润”下隐藏的往往是道德的缺失和违规操作,也即“破坏”。通过破坏行业规范、交易秩序、损害客户和竞争对手来规避市场规则,从而获取利润。因此,要防止金融危机,就得阻止对金融体系的破坏,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本书的这些认识,对于我们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内容简介

    金融发展永无止境,但是金融创新真的都是好事吗?为什么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还能利润如此丰厚?为了解答上述问题,这本书从沃尔克悖论破题,重温了凡勃伦的“破坏”概念,并通过分析一些令人震惊的金融丑闻案例(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欺骗客户,高盛的算盘事件,贝尔斯登公司因对手不道德竞争而破产等),提出如下观点:金融创新本质上是贪婪驱使的零和游戏,在金融大鳄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受损的是客户、对手和政府;而当这种贪婪本质上破坏很基本的规则时,就距离下一场危机不远了。本书的观点对金融创新的定论有些悲观,但提出的强化市场竞争、扩大监管广度,避免金融每每成为击鼓传花的游戏,避免金融风险社会化等观点颇具价值,对我国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有启发。

    作者简介

    阿纳斯塔西娅·内斯维索娃(Anastasia Nesvetailova),伦敦城市大学教授,城市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撰写了许多关于金融危机与稳定性的文章。

    精彩内容

         “我希望你不要用‘破坏’这个词,可以找一个不那么沉重的术语吗?也许可以用‘冲突’?”我的一个基金经理朋友说道,他试图说服我们。 一位贝莱德前员工跟我说:“我知道这里的‘破坏’是什么意思,但我必须说这个词太过冒犯了。在银行业中,特别是中低层,还有很多员工辛勤工作只是为了谋生。你能换一个词吗?” 一位之前在高盛工作的朋友也表示:“我不喜欢‘破坏’这个词。听上去有些刻薄……坦率地说,不为追寻利益,怎么在这个行业赚钱?” 那么,能不能找一个委婉的说法,用一个不那么冒犯的词语来描述金融行业赚钱的核心技巧?我认为不能。 托斯丹·凡勃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学派之父,他首先将“破坏”作为核心概念引入经济学。他指出,“sabotage”(破坏)是"sabot”的派生词,在法语里是木鞋的意思。因为穿着木鞋行动迟缓,这个词引申null

    目录
    引言每家公司都想成为高盛
    部分作为经济学概念的"破坏"
    01金融体系中的"破坏"行为
    02谁也逃不了:"破坏"行为和债务循环
    03金融创新中的破坏
    第二部分"没有冲突,就没有收益":破坏客户
    04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死魂灵"
    05"员工是我们优选的资产":高盛的算盘事件
    06"一个简单的前提":富国银行
    第三部分消灭敌人:互相破坏
    07谁导致了贝尔斯登的破产
    08恶有恶报: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兴衰
    09留心好建议:德意志银行在冰岛的好帮手
    第四部分大的、坏的和加密的:对国家的破坏
    10大的:"大而不能倒"且逍遥法外的银行业
    11坏的:金融衍生品、偷税和避税
    12加密的:资金的挖掘
    第五部分结语
    13旧闻
    14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