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社会工程学导论 王宏波 等 著 王宏波 编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王宏波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宏波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00:00:00
    • 版次:1
    • 字数:370000
    • 页数:296
    • 开本:B5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3067220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社会工程学导论

    作  者:王宏波 等 著 王宏波 编
    定  价:148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页  数:296
    装  帧:平装
    ISBN:978703067220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工程活动为对象,首先阐述社会工程的本质特点、基本功能、社会工程思维的地位和特征、社会工程规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和分析社会工程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分别从社会工程问题的界定、社会工程理念的建构、社会工程的模式设计、社会过程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本书对社会工程领域内的一些社会技术问题,如社会政策分析方法、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社会协调分析方法、社会计算及其应用等问题做了重点介绍。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社会工程的本质、特征及前景1
    第一节如何理解社会工程1
    一、社会工程的概念1
    二、相关学科理解的社会工程2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社会工程4
    四、对否认社会工程合理性观点的反驳6
    第二节社会工程是综合性知识应用活动9
    一、社会工程的研究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思维的视域融通9
    二、社会工程知识是科学技术知识与社会知识的高度统一10
    三、社会工程是综合性知识应用的活动14
    第三节中国的社会工程研究现状与前景17
    一、国内社会工程研究的代表人物18
    二、国内社会工程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2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工程研究23
    第二章社会工程的功能27
    第一节社会工程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实践形态27
    一、社会变革形态的区分27
    二、社会工程的效应及其性质30
    第二节社会工程与社会“变结构”特征34
    一、社会系统演变的“变结构”特征34
    二、社会系统演进与社会结构变迁35
    第三节社会工程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形式39
    一、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工程活动的客观依据39
    二、社会工程研究通过模式设计和实施体现社会规律的基础作用41
    第四节国家治理与社会工程45
    一、新时代的国家治理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工程活动45
    二、社会工程研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46
    第三章社会工程思维的地位和特征52
    第一节社会工程思维的地位52
    一、社会工程思维是人类思维图谱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52
    二、社会工程思维与社会科学思维的区别与联系53
    三、社会工程思维与自然工程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54
    四、社会工程思维是一种建构性思维55
    五、社会工程思维的辩证性质57
    第二节社会工程思维的价值主导性60
    一、社会工程思维反对“价值中立”60
    二、社会工程思维主张“价值预设”61
    三、“价值主导”体现意义建构:合审美性62
    第三节社会工程的思维方式63
    一、综合集成性思维64
    二、实证性思维65
    三、决策性思维67
    第四节社会工程的思维逻辑69
    一、中庸之道的逻辑理念69
    二、价值权衡逻辑70
    三、功能整合逻辑72
    第四章社会工程规律76
    第一节社会工程规律的特点76
    一、社会工程规律的基本特点77
    二、社会工程规律与社会科学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78
    三、社会工程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81
    第二节社会工程规律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83
    一、社会工程规律的层次类型84
    二、不同层次的社会工程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88
    第三节社会工程规律的重要类型:中国改革规律90
    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推进规律90
    二、以社会为基点实现市场决定作用和政府有效调控良性互动规律92
    三、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规律94
    第五章社会工程问题的界定98
    第一节社会工程问题的特点98
    一、社会工程问题不是一般的社会问题98
    二、社会工程问题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问题100
    三、社会工程问题的内涵与表现102
    第二节界定社会工程问题的意义104
    一、避免与社会问题混同104
    二、界定问题结构的关键环节105
    三、精准施策的切入点106
    第三节界定社会工程问题的主要方法107
    一、考察与收集107
    二、选择与确定109
    三、结构辨析110
    第四节社会工程问题界定的案例111
    一、放开“二孩”政策111
    二、榆林沙化治理113
    第六章社会工程的理念建构116
    第一节理念的意义和作用116
    一、概念和理念的区别116
    二、理念是建造人工事物的向导117
    三、理念是实践方式的思想规定118
    四、社会工程的理念119
    第二节社会模式的理念构成120
    一、价值规约规律121
    二、规律价值121
    三、价值与规律具体统一于情境122
    第三节社会模式理念是价值、规律、情境的综合集成123
    一、多重价值整合与凝聚123
    二、多种规律互动与综合124
    三、具体情境判断与分析125
    四、多种社会理念的选择与定位126
    第七章社会工程的模式及其设计128
    第一节模式的地位和作用128
    一、模式是反映实践规定性的哲学范畴128
    二、模式是与真理和价值相并列的哲学范畴129
    三、理念是模式的思想根据,模式是理念的具体化130
    四、社会工程模式是理论、理念与实践结果的中介环节131
    第二节社会模式的基本构成及时间特征133
    一、社会模式是结构、过程和方式的综合集成133
    二、社会模式的时间特征135
    三、社会模式转换的条件和设计要求136
    第三节社会模式设计的逻辑要求139
    一、系统思维与辩证思维相统一139
    二、价值引领与底线意识相结合141
    三、问题导向与模式功能相一致143
    第四节社会模式设计的典型案例145
    一、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建构145
    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148
    第八章社会过程分析与过程设计150
    第一节社会过程的特点150
    一、社会过程是客观规律的支配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运动过程151
    二、社会过程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运动过程151
    三、社会过程是社会模式支配下的运动过程152
    第二节社会过程分析的基本思路154
    一、以社会矛盾状况的变化作为划分社会过程的基本依据154
    二、以生产关系或者社会关系的性质作为划分社会阶段性特征的
    主要依据155
    三、以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原则分析社会过程156
    四、社会模式的生命周期研判是社会过程分析的落脚点156
    第三节社会过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57
    一、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能逆历史潮流进行逆向操作158
    二、社会过程设计应当在社会模式设计的基础上进行158
    第四节社会过程分析的具体方法162
    一、社会过程研究中的结构分析方法163
    二、社会过程研究中的协调分析方法165
    三、社会过程研究中的社会预测方法167
    第九章社会工程视域中的社会政策研究172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工程本质172
    一、社会工程视域下的社会政策范畴172
    二、社会政策的社会工程本质175
    三、社会政策设计的逻辑特征180
    第二节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式182
    一、政策功能的分析模式182
    二、政策时间特征的分析模式183
    三、政策空间特征的分析模式184
    第三节社会政策设计的一般方法185
    一、综合集成方法185
    二、冲突分析与协调相统一的方法190
    三、多主体统筹方法194
    第十章社会工程研究中的社会技术198
    第一节社会技术概论198
    一、社会技术的内涵198
    二、社会技术的类型199
    三、社会技术的特征200
    四、社会技术与社会科学202
    五、社会工程中的技术203
    第二节社会系统工程方法205
    一、社会系统工程及其特点205
    二、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性—霍尔三维结构208
    三、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的探索性—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模式210
    四、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的集成性—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211
    第三节社会系统动力学方法213
    一、社会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213
    二、因果关系图214
    三、流图218
    第四节社会系统工程方法案例223
    一、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223
    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研究230
    第十一章社会协调分析方法236
    第一节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236
    一、协调的词义辨析236
    二、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237
    三、社会系统协调发展中体现的辩证关系238
    第二节社会系统协调分析的数学模型241
    一、数学模型241
    二、数学模型分类241
    三、社会系统协调分析的数学建模244
    四、常用的社会系统协调度测算模型245
    第三节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应用与算例246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解析及应用246
    二、指标体系构建247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248
    四、指标权重确定方法250
    五、耦合协调度模型应用案例252
    第十二章社会计算及其应用257
    第一节社会计算基本概念及主要思想257
    第二节社会计算研究的演进历程258
    第三节社会计算在公共管理问题研究中的应用262
    第四节基于社会计算的集群行为研究思路264
    第五节用于社会问题研究的社会计算发展展望269
    后记27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