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日地水文学与水旱灾害研究 王涌泉 著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王涌泉著
    •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涌泉著
    •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12-01
    • 字数:410.00千字
    • 页数:263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5090347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黄河水利出版社

    日地水文学与水旱灾害研究

    作  者:王涌泉 著
    定  价:45
    出 版 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页  数:263
    装  帧:平装
    ISBN:9787550903470
    主编推荐

    《日地水文学与水旱灾害研究》系统总结了作者王涌泉日地水文学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八章,包括:中国暴雨洪水特性及其在世界的地位;日地水文物理基础;长江、黄河大暴雨洪水;闽、浙、赣、台大暴雨洪水;1662年(清康熙元年)长历时特大暴雨洪水;1992年7月4日武夷山短历时特大暴雨洪水;太阳活动与流域水旱灾害关系的研究;大洪水预测及验证。本书可供水利、气象等专业的科研人员以及各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日地水文学与水旱灾害研究》是作者王涌泉日地水文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以实例印证了太阳活动与水旱灾害之间的关系。全书共分为八章,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暴雨洪水特性及其在世界的地位、日地水文物理基础、太阳活动与流域水旱灾害的关系、大洪水预测及验证等,分析了长江、黄河大暴雨洪水,闽、浙、赣、台大暴雨洪水,1962年长历时特大暴雨洪水,1992年7月4日武夷山短历时特大暴雨洪水等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日地水文学与水旱灾害研究》可供水利、气象等专业的科研人员以及各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序一
    序二
    旱涝长期预测及日地水文学进展
    第一章 中国暴雨洪水特性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第一节 中国暴雨及洪水特性
    第二节 成因与灾害及优选洪水比流量
    第二章 日地水文物理基础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太阳活动观测及日地水文认识
    第二节 1749年以来地面望远镜光学和射电观测
    第三节 1978年以来太阳辐射空间观测及此前日地关系研究的若干争论与解决
    第四节 太阳活动和北半球大气环流与中国河流水文长期变化的关系
    第三章 长江、黄河大暴雨洪水
    第一节 长江大暴雨洪水概况
    第二节 1931年、1954年、1870年长江大暴雨洪水
    第三节 黄河大暴雨洪水概况
    第四节 1933年、1958年、1843年、1761年黄河大暴雨洪水
    第五节 长江、黄河大洪水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第四章 闽、浙、赣、台大暴雨洪水
    第一节 1955年6月浙、赣大暴雨洪水
    第二节 1968年6月闽、赣大暴雨洪水
    第三节 1992年7月闽、浙、赣大暴雨洪水
    第四节 1959年8月台湾大暴雨洪水
    第五节 1963年9月台湾大暴雨洪水
    第六节 1996年7月30日至8月1日大暴雨洪水
    第七节 闽、浙、赣、台大暴雨洪水与太阳活动关系
    第五章 1662年(清康熙元年)长历时特大暴雨洪水
    第一节 1662年洪水的发现及其意义
    第二节 雨情分析
    第三节 水情分析
    第四节 灾情分析
    第五节 天气成因
    第六节 日地物理和气候变迁背景
    第七节 雨量和洪水泥沙估算
    第八节 研究方法和结论
    第六章 1992年7月4日武夷山短历时特大暴雨洪水
    第一节 暴雨中心地区地理概况与降水特点
    第二节 “92?7”崩山暴雨
    第三节 崩山雨量观测与记录
    第四节 天气分析
    第五节 水情与灾情
    第六节 结论
    第七章 太阳活动与流域水旱灾害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太阳活动峰谷期中国主要河流水文异常o
    第二节 太阳活动与二重衰减期北方大旱
    第三节 太阳活动和东亚大洪水
    第四节 太阳活动和南亚大洪水
    第五节 太阳活动和欧洲及非洲大洪水
    第六节 太阳活动和北美大洪水’
    第七节 太阳活动和南美大洪水’
    第八节 太阳活动和大洋洲大洪水
    第九节 应用日地水文学理论预测中国五次水旱大灾
    第八章 大洪水预测及验证
    第一节 可预测性
    第二节 长江、淮河大洪水预测
    第三节 黄河大洪水预测
    第四节 珠江、松花江大洪水预测
    第五节 1980~1982年大洪水的预报与证实
    第六节 1998年长江大洪水预测
    附录
    附录一 太阳黑子―历史水旱―大河径流及河床演变初步研究
    附录二 应用日地气象水文学研究1980―1982年黄河可能出现的大水问题――在1980年黄河防汛会议上的发言
    附录三 1998年长江大洪水日地水文学预测
    附录四 1855年黄河大改道与百年灾害链
    后记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