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周公研究 吕庙军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吕庙军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8-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吕庙军著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8-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08-01
    • 字数:350000.0
    • 页数:31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10107868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人民出版社

    周公研究

    作  者:吕庙军 著
    定  价:49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01日
    页  数:318
    装  帧:平装
    ISBN:978701010786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周公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以及中华文明目前重要的关键的历史人物。本书择取周公研究当中的重要难题尝试进行攻疑补缺式的研究,分别从周公的政治身份、事迹疑点、思想文化诸层面逐一展开。本书融合了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尊重和利用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考证和思辨并重,对周公的诸多疑点和思想文化等问题尽可能作出言之有据、合乎情理的诠释。本书不仅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近几十年来对周公研究的观点和成果,而且对周公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上的原创性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考述和阐释。周公之天命、忧患和史鉴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最终型塑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品格。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导论:三十年来周公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第一章 论周公称王问题
    第一节 对几个关键词的界定
    第二节 传世文献有关周公称王与否的记载
    第三节 出土考古文献有关周公称王与否的记载
    第四节 “推想”周公称王
    第二章 周公疑点辨正
    第一节 关于周公身世
    第二节 关于周公身份
    第三节 关于周公摄政称王问题
    第四节 关于周公官职
    第五节 关于周公纪年
    第六节 关于周公“捉发吐脯”
    第三章 论周公的天命思想
    第一节 “天·忱”:天辅诚信
    第二节 “天命不易”:天命难保
    第三节 “天不可信”不等同于“不信天”
    第四节 周公是真诚的天命论者吗?
    第五节 “夏、商蒙昧天命观”质疑
    第六节 夏、商、周天命观念刍议
    第四章 论周公的史鉴思想
    第一节 史鉴思想是周公等周初主要统治者的一种共识
    第二节 周公史鉴思想的历史来源和产生
    第三节 周公史鉴思想的内容和影响
    第五章 论周公的忧患思想
    第一节 周公忧患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周公忧患思想的表现
    第三节 周公忧患思想内容和特征
    第六章 论周公与《诗经》的关系
    第一节 周公与《诗豳风》中部分诗篇的关系
    第二节 周公与《大雅》、《周颂》中部分诗篇的关系
    第三节 《大武》乐章 的作者、篇目及篇次
    第七章 论周公与《周易》的关系
    第一节 《周易》的成书时代及作者研究综说
    第二节 从《周易》之书名看《易经》之成书时代
    第三节 战国、秦汉以来对《周易》作者的考察和推测
    第四节 从马王堆帛书和郭店楚简看《周易》
    第五节 从周公的巫祝身份看周公与《周易》的关系
    第六节 关于《周易》作者及成书时代的几点看法
    第八章 从语言特点对周公思想性格的考察
    第一节 多用比喻例
    第二节 多用重言
    第三节 多用反问语例和否定语例
    第四节 多用“呜呼”感叹语
    第五节 多用历史见闻
    第六节 多用“朕”、“我”、“予”和“汝”、“尔”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