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新常态宏观经济:机制变异与理论创新 刘元春 等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刘元春 等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元春 等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5-01
    • 字数:437000
    • 页数:48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6180648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新常态宏观经济:机制变异与理论创新

    作  者:刘元春 等 著
    定  价:10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页  数:48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618064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异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靠前的挑战和困难,中国开始告别以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与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逐渐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过渡的新常态阶段,过去仅仅用三驾马车作为实施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已经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如何理清新形势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异、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创新宏观调控理论机制和手段,以及丰富宏观调控工具的使用等都是中国宏观经济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根据经济学理论,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常态条件下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创新。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在新常态条件下进行了重构;对后危机时代现代中国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特别是,研究了宏观经济学思潮转变、“新共识”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null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一 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的出现
    二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异
    三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
    第二部分 新常态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
    第二章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及其政策含义:1979-2020
    一 引言
    二 模型、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三 计算结果
    四 政策含义
    五 结论
    第三章 经济波动的变异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
    一 引言和文献综述
    二 模型设定
    三 模型估计
    四 模型的动态特征和波动来源分析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四章 中国宏观调控目标的演进与优化
    一 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发达国家的选择
    二 中国宏观调控目标的历史沿革与约束条件的变化
    三 约束条件变化对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平衡关系的冲击检验
    四 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重构与未来实践
    一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与背后的理论共识
    二 中国货币性质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反思
    三 未来货币政策调整方向
    四 货币政策执行的制度设计
    五 结论与未来探索
    第六章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研究
    一 引言
    二 货币数量论失效成因的历史对比与国际对比
    三 基准模型
    四 函数形式设定、参数校准与模型求解
    五 数值模拟1:货币数量论失效的原因与机制
    六 数值模拟2:货币数量论恢复有效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七 总结
    附录一 渐进平衡增长路径(ABGP)存在条件及性质
    附录二 关于收敛路径中房地产泡沫初值选择的说明
    第七章 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变与财政政策调整
    一 积极财政政策的演变与当前运行
    二 财政政策的经济效果
    三 财政政策的调整措施
    四 结论
    第八章 促进结构调整的财政体制变革
    一 “高支高收”的地方政府行为:结构调整的政策障碍
    二 纵向财政失衡加剧的财政体制:结构调整的制度障碍
    三 一个综合理论分析框架
    四 促进结构调整的财政体制变革
    第九章 反腐败对消费需求的冲击有多大?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背景与事实
    三 反腐效果评估:研究设计与识别策略
    四 反腐效果评估:结果
    五 结论
    第三部分 后危机时代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与进展
    第十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宏观经济学思潮转变
    一 危机前新共识的达成及其评价
    二 金融危机与新共识宏观经济学的表现
    三 危机后主流宏观内部的争论和发展
    四 总结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十一章 “新共识”货币政策框架的形成、内涵和实践原则――基于中国视角的批判
    一 引言
    二 “新共识”货币政策框架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三 一个简化的“新共识”货币政策理论模型
    四 “新共识”框架下货币政策的操作原则
    五 金融市场、货币总量与“新共识”政策框架
    六 对新共识货币政策的总结性评价:基于中国的视角
    第十二章 金融危机后西方货币政策理论的反思、探索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 引言
    二 危机前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货币政策理论“新共识”
    三 危机后对“新共识”理论的反思和货币政策理论的新发展
    四 货币政策执行框架的新探索
    五 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独特性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六 货币政策理论新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十三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
    一 危机前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货币政策理论“新共识”
    二 “新共识”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及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
    三 包含金融市场的货币政策理论新发展
    四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第十四章 含有金融摩擦的DSGE模型
    一 从RBC到新新古典综合:DSGE模型演进的早期脉络
    二 金融加速器效应下DSGE模型中有关金融摩擦的初始讨论
    三 金融危机后包含金融中介的DSGE模型
    四 :DSGE模型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问题
    第十五章 金融危机后产出缺口理论的回顾、反思与近期新进展
    一 引言
    二 传统产出缺口理论在危机中的表现异常
    三 对产出缺口理论的重新回顾与反思
    四 新因素、新形势对产出缺口理论的影响
    五 产出缺口应对政策的改进方向
    第十六章 如何理解世界经济新常态?
    一 世界经济新常态的表现特征
    二 世界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问题
    三 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双重新常态”的交织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十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问题研究评述――基于结构性和周期性的视角
    一 引言
    二 “结构性”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性质、原因和对策研究评述
    三 “周期性”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性质、原因和对策研究评述
    四 现有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视角和政策建议方面存在不足
    五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