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自然辩证法简明教程新编 钱兆华,李丽,文剑英 编著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钱兆华,李丽,文剑英 编著著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17-08-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钱兆华,李丽,文剑英 编著著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17-08-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8-01
    • 字数:215千字
    • 页数:193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8405508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自然辩证法简明教程新编

    作  者:钱兆华,李丽,文剑英 编著
    定  价:35
    出 版 社:江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01日
    页  数:193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840550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接近不同的概念:科学的本质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成果,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技术的本质是人类为了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过程中尽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运用的手段或方法。近代以来,之所以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是因为现代技术接近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是科学知识的应用:无线电技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原子能技术以原子物理学理论为基础,超导、激光、微纳米技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而克隆、转基因技术以基因理论为基础。所以,我们要想在技术上做出重大创新,就必须首先在科学上做出重大创新;没有科学上的重大创新,技术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科学的基础又是什么呢?科学的基础是哲学:首先,科学脱胎于、来源于哲学;其次,哲学作为信仰信念为科学研究活动开辟方向和道路;再次,哲学为科学提供形而上学基础;很后,哲学作为世界观为科学提供方法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哲学的支null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三、自然辩证法发展简史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系统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的科学技术思想
    三、的科学技术思想
    四、的科学技术思想
    五、的科学技术思想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及特点
    一、科学的本质及构成
    二、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四、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
    五、当今科学技术的特点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的动力及模式
    二、技术发展的动力及模式
    第三章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方法概述
    一、科学技术方法的含义及分类
    二、科学技术方法在科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科学技术方法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比翼双飞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归纳与演绎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实践方法
    一、观察方法及其在科研中的作用
    二、实验方法及其在科研中的作用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准确思维方法-一数学方法
    一、数学方法及其特点
    二、数学方法在科研中的作用
    三、公理化方法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
    一、科学技术社会化
    二、社会科学技术化
    第二节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
    一、科学共同体
    二、科学家的社会分层
    三、科学的规范结构
    第三节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一、科学技术社会运行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
    二、科学技术社会运行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第四节 科学技术革命
    一、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二、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
    三、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四、科学技术创新
    五、科学家、技术专家的社会责任
    附录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