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死刑控制的证据维度:理论与实践 吕泽华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吕泽华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吕泽华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11-01
    • 字数:318千字
    • 页数:27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32088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死刑控制的证据维度:理论与实践

    作  者:吕泽华 著
    定  价:85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01日
    页  数:27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3208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超越死刑实体控制与程序控制的传统研究框架,提出了死刑证据控制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创设沉没证据理论、证据人文理论和证据图景理论等新理论,开辟了我国死刑证据控制研究的新方向,充实了死刑控制理论的发展,为刑事诉讼法学与证据法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增量贡献;通过创建DNA强制鉴定规则、证明标准分层设置制度和多元化证明责任制度等新制度规则,不仅助推了我国死刑控制立法的完善,也丰富了我国证据制度内涵。本书的理论制度研究有效践行了法学与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有助于推进证据法学的学科建设。本书的对策研究能够有效指导司法实践,控制死刑的适用。本书的研究顺应了“与废止死刑”的世界性趋势,符合我国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宪法性要求,应和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有关“公正司法、加强人权保障”的法治精神。

    作者简介

    吕泽华,男,1974年生,辽宁西丰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会员,北京市比较法学会理事。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著7部,副主编1部;主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重量、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8篇;获得科研奖励6项。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言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内容
    四 创新之处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死刑证据控制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死刑证据控制的阶段划分
    一 混沌阶段(1979―2005年)
    二 过渡阶段(2006―2009年)
    三 独立阶段(2010―2012年)
    四 探索阶段(2013年至今)
    第二节 死刑证据控制在我国兴起的原因
    一 死刑控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 死刑实体控制与程序控制力所不及
    三 证据意识的增强与证据法学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死刑证据控制改革的前瞻
    一 司法机关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二 立法机关应适时介入
    三 学界应继续发挥智识作用
    第二章 死刑控制的证据理论
    第一节 证据图景理论
    一 自然科学中的“历史实在论
    二 证据图景理论
    三 证据图景理论对死刑案件的思想引领
    第二节 沉没证据理论
    一 沉没证据理论的衍生
    二 沉没证据理论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证据完整性理论
    一 证据完整性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 我国证据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
    第四节 证据人文理论
    一 证据法中的人格尊严保护
    二 证据法中的人伦亲情保护
    三 证据法中的人之常情保护
    第三章 死刑控制的证据原则
    第一节 证据法治原则
    一 法治到证据法治
    二 证据法治原则
    三 我国证据法治现状分析
    四 我国证据法治的推进
    第二节 证据为本原则
    一 “证据裁判”抑或“证据为本
    二 死刑控制中的证据为本原则
    三 我国证据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第三节 综合取证原则
    一 何谓“综合取证”原则
    二 死刑案件证明对象的广延性
    三 取证环节的重要性
    四 综合取证原则的要求
    第四节 强制证明原则
    一 何谓“强制证明”原则
    二 我国立法现状及其发展完善
    第五节 证明程序法定原则
    一 程序法定原则的基本精神
    二 死刑证据控制之程序法定原则
    三 我国立法现状及其发展完善
    第六节 定罪量刑证明程序分离原则
    一 我国量刑程序改革中的问题
    二 死刑量刑程序的独立性
    三 定罪与量刑证明程序分离设计
    第七节 印证原则
    一 印证原则确立的合理性
    二 印证证明方式存在的合理性
    三 印证原则的立法体现
    四 印证原则在我国证据运用实践中的不足与完善
    第四章 死刑控制的证据规则
    第一节 证据规则体系
    一 证据资格规则体系
    二 证据力规则体系
    第二节 证明规则体系
    一 取证规则体系
    二 其他证明规则
    第三节 应当创设的规则
    一 DNA证据强制鉴定规则
    二 口供必要性规则
    第五章 死刑控制的证明责任
    第一节 传统证明责任分配理论面临的挑战及更新
    一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二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面临的挑战
    三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的更新
    第二节 死刑控制证明责任分配应当引入新理论
    一 理论更新的必要性
    二 证据协力义务理论及对死刑案件的意义
    第三节 死刑案件证明责任的分配及证据协力义务的制度保障
    一 死刑案件证明责任的分配体系
    二 死刑案件证据协力义务制度及保障机制
    第六章 死刑控制的证明标准
    第一节 有关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主要观点
    一 死刑案件与普通刑事案件采行相同的证明标准
    二 死刑案件采行最高的证明标准
    三 死刑案件采行较高的证明标准
    四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的无为与转向
    第二节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的反思
    一 证明标准的研究与设计问题不应被回避
    二 定罪标准应统一
    三 量刑标准应分层
    第三节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分类建构
    一 死刑案件定罪的证明标准
    二 死刑案件量刑的证明标准
    第七章 我国死刑案件证据规范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我国死刑案件证据运用中规范与适用问题
    一 关于“合理说明或解释”问题
    二 关于通过特殊侦查措施获取证据的审查问题
    三 关于证人出庭作证及保护问题
    四 关于自首、立功等证据的审查判断问题
    五 关于通过录音录像获取口供的问题
    六 关于辩护律师获取证据问题
    七 关于证据补强问题
    八 关于DNA鉴定问题
    第二节 死刑案件证据规范与适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立法理念
    二 立法经验
    三 立法技术
    第三节 死刑案件证据规范的完善设想
    一 合理界定“合理解释或说明
    二 完善法庭质证与听取意见
    三 充实证人出庭作证及保护制度
    四 完善录音录像制度
    五 调整辩护律师获取证据制度
    第六章 死刑控制的证明标准
    第一节 有关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主要观点
    一 死刑案件与普通刑事案件采行相同的证明标准
    二 死刑案件采行最高的证明标准
    三 死刑案件采行较高的证明标准
    四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的无为与转向
    第二节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的反思
    一 证明标准的研究与设计问题不应被回避
    二 定罪标准应统一
    三 量刑标准应分层
    第三节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分类建构
    一 死刑案件定罪的证明标准
    二 死刑案件量刑的证明标准
    第七章 我国死刑案件证据规范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我国死刑案件证据运用中规范与适用问题
    一 关于“合理说明或解释”问题
    二 关于通过特殊侦查措施获取证据的审查问题
    三 关于证人出庭作证及保护问题
    四 关于自首、立功等证据的审查判断问题
    五 关于通过录音录像获取口供的问题
    六 关于辩护律师获取证据问题
    七 关于证据补强问题
    八 关于DNA鉴定问题
    第二节 死刑案件证据规范与适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立法理念
    二 立法经验
    三 立法技术
    第三节 死刑案件证据规范的完善设想
    一 合理界定“合理解释或说明
    二 完善法庭质证与听取意见
    三 充实证人出庭作证及保护制度
    四 完善录音录像制度
    五 调整辩护律师获取证据制度
    第六章 死刑控制的证明标准
    第一节 有关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主要观点
    一 死刑案件与普通刑事案件采行相同的证明标准
    二 死刑案件采行最高的证明标准
    三 死刑案件采行较高的证明标准
    四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的无为与转向
    第二节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的反思
    一 证明标准的研究与设计问题不应被回避
    二 定罪标准应统一
    三 量刑标准应分层
    第三节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分类建构
    一 死刑案件定罪的证明标准
    二 死刑案件量刑的证明标准
    第七章 我国死刑案件证据规范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我国死刑案件证据运用中规范与适用问题
    一 关于“合理说明或解释”问题
    二 关于通过特殊侦查措施获取证据的审查问题
    三 关于证人出庭作证及保护问题
    四 关于自首、立功等证据的审查判断问题
    五 关于通过录音录像获取口供的问题
    六 关于辩护律师获取证据问题
    七 关于证据补强问题
    八 关于DNA鉴定问题
    第二节 死刑案件证据规范与适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立法理念
    二 立法经验
    三 立法技术
    第三节 死刑案件证据规范的完善设想
    一 合理界定“合理解释或说明
    二 完善法庭质证与听取意见
    三 充实证人出庭作证及保护制度
    四 完善录音录像制度
    五 调整辩护律师获取证据制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