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历史主体的建构 周建伟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周建伟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建伟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6-01
    • 字数:370000.0
    • 页数:34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614458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史主体的建构

    作  者:周建伟 著
    定  价:66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6月01日
    页  数:34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614458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农民话语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农民话语中国化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特点和规律,直接关涉对中国性质的认识、中国革命和历史发展的动力、中国革命策略等基本问题。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民话语的核心问题。本书从主体建构这一视阈出发,从历时性角度,对中共内部农民话语的斗争和演变进行了细致疏理;从民族—国家和社会—阶级两个维度,勾勒了农民主体地位建构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农民话语建构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对结合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模式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新的综合性的解释模式。

    作者简介

    周建伟,男,1974年8月生,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治问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项。独立撰写著作1部,在《科学社会主义》、《党的文献》、《现代哲学》、《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概念界定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书的总体思路和意义
    三 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党的农民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发展动力
    二 关于党的农民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 关于党的农民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四 对农民理论的反思和批评
    五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中国化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本书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书框架
    第一章 挑战与抉择
    第一节 遭遇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农民观概略
    一 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农民
    二 列宁的农民理论
    三 当马克思主义遭遇中国农民
    第二节 理论引进和经验直觉:中共早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
    一 两种取向的分歧:邓中夏与陈独秀的论争
    二 理论与策略的供给:共产国际
    三 一种新路径的探索:以为例
    四 早期中共农民话语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自觉:党对中国农民问题认识的深化
    一 党的六大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二 的农村调查与革命实践
    三 中国社会史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四 理论自觉与理论转折
    第二章 创造与转折
    第一节 理论成熟:党的农民话语的完善
    一 对理论成果的吸收:以《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为例
    二 理论思维的转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 话语与权力的变奏:延安的农村调查与整风运动
    四 党的农民话语体系的成熟
    五 党的农民话语第一次转折的特点
    第二节 农民理论的再转折:“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一 历史背景的变化
    二 话语内涵和理论来源
    三 党的农民话语的新拐点
    第三节 党的农民话语演变的特征与动力
    一 党的农民话语演变的特征
    二 党的农民话语发展演变的动力
    第三章 民族-国家
    第一节 农民革命与主体地位的基础: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
    一 两种备选方案:亚细亚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五阶段论”
    二 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拒绝亚细亚生产方式
    三 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接受和发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
    四 矛盾:有关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话语及其策略
    第二节 农民主体地位与现代民族一国家的建构
    一 农民主体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石:民族主义
    二 农民主体性的生成:启蒙与革命
    三 农民主体性的生成:“传统的发明”
    四 余论
    第三节 农民-人民话语与民族本位的革命科学
    一 农民-人民话语的生产
    二 民族本位的革命科学: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阶级
    第一节 结构-功能主义底色:党对中国农村阶级划分的演变与发展
    一 中国农村阶级分析的起步
    二 农村阶级分析的发展
    三 农村阶级分析的完善
    四 农村阶级分析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农民的特征:革命与优选的辩证法
    一 对农民阶级属性的认识
    二 对中国农民特征的分析
    三 革命与优选的转换与结合
    第三节 话语实践与村庄的阶级建构
    一 领导权:革命知识分子与话语生产
    二 话语实践与微观社会的阶级建构:以《翻身》和《十里店》为例
    第五章 诠释与展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中国化的路径、特征、启示和展望
    一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中国化的路径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内在紧张
    三 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继续发展
    第二节 从农民理论中国化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有的解释模式
    二 从农民理论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释模式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种补充的解释模式:承异论
    四 继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