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 李永晶 著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永晶 著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永晶 著著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字数:262000.0
    • 页数:215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753725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

    作  者:李永晶 著 著
    定  价:40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01日
    页  数:215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753725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以改革开放时期现代中国社会科学界认识、接受西方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领域最负盛名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斯·韦伯及其学说的历史过程为素材,具体分析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建构过程:从中国社会科学界在接受其学说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这一过程是一种“权力/真理/知识”复合体变容的历史。不是作为结论,而是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将这一历史重新呈现出来,正是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建构的必要条件,也正是本书的目标。

    作者简介

    李永晶,1974年出生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教授。1999年4月至2008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及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学习,先后获得文学士、社会学硕士、社会学博士学位。出版译著(合译)两部,《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华夏出版社,2013年;《福利国家的社会学》(合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发表论文《中日两国的东亚认识与东亚共同体构想》(《汕头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等十余篇。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马克斯·韦伯在中国
    绪论马克斯·韦伯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建构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课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构成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韦伯研究史与研究资料概述
    一中国韦伯研究史及其问题意识
    二国外韦伯研究翻译中的“韦伯形象”
    三中国韦伯研究的问题点
    第二章“马克思与韦伯”问题与中国社会科学
    一引言:重新理解中国社会科学
    二中国社会科学的性格与品格
    三“马克思与韦伯”问题研究史概观
    四中国学者的“马克思与韦伯”问题研究
    五结语:“马克思与韦伯”问题再考
    [附论]
    作为方法的“价值中立”: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一世界观、方法论与实践的关系再考
    二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接受状况
    三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韦伯方法论的批判
    四知性的诚实与学者的成熟
    第三章中国语境中的韦伯政治哲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引言:韦伯的“社会科学”与“政治哲学”
    二韦伯的政治哲学:施米特与施特劳斯的视角
    三中国韦伯研究中的韦伯“政治哲学”
    四结语:理解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附论1]
    重新理解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施特劳斯学派的韦伯批判与古典政治哲学
    二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古典政治哲学的“对立”
    三中国语境中的社会科学与古典政治哲学
    [附论2]
    施特劳斯的古典政治哲学与社会科学
    一施特劳斯与中国政治哲学热
    二施特劳斯的自然权观念:自然与道德的回归
    三施特劳斯与中国政治哲学的转型
    四作为哲学的社会科学
    第四章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
    一引言: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与官僚制研究
    二中国“政治成熟”话语的现状与陷阱
    三韦伯的政治观念与“政治成熟”的三重结构
    四韦伯视角下古典中国的政治特征
    五结语:政治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
    第二部分比较的视点:马克斯·韦伯在日本
    第五章日本的韦伯研究史与日本社会科学的建构
    一引言:韦伯研究与战后日本的社会科学
    二战前日本的韦伯研究:韦伯、马克思与社会科学
    三战后日本韦伯研究(前期):“韦伯与马克思”问题与现代化理论
    四战后日本韦伯研究(后期):现代化之后的社会科学
    五结语:思考社会科学的存在样式
    第六章知性的诚实:日本韦伯论争与日本的社会科学
    一引言:日本韦伯论争与学者“知性的诚实”
    二日本韦伯论争的经纬与主要当事者
    三日本韦伯论争中关于《伦理》论文的主要观点
    四日本韦伯论争与“知性的诚实”的结构
    五结语:日本韦伯论争与社会科学的根本性格
    第三部分比较的视点:马克斯·韦伯在俄国
    第七章苏联解体的科学分析:韦伯“俄国革命论”的视角
    一问题:何谓“苏联解体”?
    二韦伯的“俄国革命论”:预言未来
    三俄国历史的必由路径:官僚制、民主制与人性
    四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社会科学的视点
    五结语:韦伯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的距离
    结论马克斯·韦伯体验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未来
    一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问题的结构
    二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的性格与品格
    三再论中国学者的韦伯体验意义
    附录[1]
    知识社会学方法论
    ——知识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与话语分析
    附录[2]
    韦伯研究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