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评价分析:基于农户角度 李超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超著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18-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超著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18-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11-01
    • 字数:126千字
    • 页数:10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163879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评价分析:基于农户角度

    作  者:李超 著
    定  价:48
    出 版 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01日
    页  数:10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1638793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户为主体研究对象,考察当前农户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评价分析研究。首先,从宏观层面考察我国财政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支持作用,对具体重要的公共物品进行宏观数据分析,考察城乡之间公共物品的供给差距,并对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考察政策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促进作用;其次研究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模式与供给主体,并以县域为案例分析不同供给主体的分布情况;再次,在微观农户层次研究农户对各种公共物品供给效果评价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农户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整体评价,找出影响农户公共物品供给评价的影响因素;很后,以农村基层治理为切入点,研究公共物品对于农户的重要性;同时考察不同收入阶层农户对不同公共物品重要性的差异。

    作者简介

    李超,男,198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南县。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就读于西安财经学院财政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11月至今,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村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期间的研究方向为农村基层治理。

    精彩内容

        章引言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进城打工伴随着剧烈的人口流动,农村社会空心化日益严重;交通日益发达导致村庄社会边界的开放、村庄共同体解体撤乡并村运动的开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大量的社区化村庄和城镇化农村;随着市场经济的强力渗透,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理性化、工具化、冷漠化;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地方规范瓦解,农民沦为“无公德的个人”。社会关系的淡化导致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减弱,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导致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形成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仅仅依赖严重不足的农村社会内部资源和较弱的集体行动能力无法解决。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社会内部资源严重不足,为政府干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与紧迫的政策需求,而地方政府干预农村经济的目的是弥补区域市场失灵,主要手段则是提供农村null

    目录
    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文献综述()121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研究()122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研究()123研究评述()13相关概念界定()131公共物品的内涵()132农村公共物品的含义、分类()133公共物品供给的定义()14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41研究目标()142研究内容()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研究方法()152技术路线()第2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及分析()21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投入总量分析()211窄口径下的支出情况()212宽口径下的支出状况()22农村公共物品投资与供给现状分析()221农村基础教育支持情况()222公共卫生情况()223农村道路建设()224农村社会保障()225一事一议投资情况()23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政策的发展历程()24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变化情况()241农村公共物品模式变化情况()242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案例分析——以分宜县为例()第3章公共物品供给情况分析——以农户调研数据()31数据说明()32调研村庄与农户的基本情况()321调研村庄的基本情况()322农户的基本情况()33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情况——以行政村和农户数据为依据()331基础设施情况()332义务教育情况()333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情况()334农田水利建设情况()345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346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第4章农户对村庄公共物品评价影响因素分析()41文献回顾()42理论分析()421数据来源()422理论假设()43变量设计与定义()431乡村公共供给评价变量()432社会资本变量()433其他变量为家庭特征变量、个人特征变量、村庄变量和地区变量()44回归结果()45本章小结()第5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性分析——基于公共物品评价对基层治理满意度的影响()51文献回顾与评述()511文献回顾()512文献评述()52理论假设与变量设定()521理论假设()522变量设定()53数据来源、样本信息与模型设计()531数据来源()532样本信息()533变量设定与模型设计()54模型回归结果()541总体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542分类模型分析结果与分析()55本章小结()第6章结论与对策建议()61主要结论()62对策建议()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