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RFID原理与应用 陈晓凌,黄凤英 编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6-01
    • 字数:298000
    • 页数:18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553468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

    RFID原理与应用

    作  者:陈晓凌,黄凤英 编
    定  价:45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页  数:18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534682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注重物理概念的诠释,避免晦涩的理论内容介绍,循序渐进地全面讲解了射频识别(RFID)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重视技术的实现与综合应用,突出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使读者能够系统掌握RFID技术。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RFID技术概述、RFID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RFID使用频率和电磁波的工作特性、RFID天线技术、RFID射频前端、RFID编码与调制、RFID防碰撞技术、RFID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RFID的标准体系、物联网的典型架构(EPC系统)、RFID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物流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关注RFID技术的读者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第1章 RFID技术概述
    1.1物联网与RFID技术2
    1.1.1物联网的概念2
    1.1.2RFID技术的概念3
    1.1.3物联网与RFID技术的关系3
    1.2自动识别技术4
    1.2.1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4
    1.2.2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4
    1.3RFID技术的发展9
    1.3.1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9
    1.3.2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0
    1.3.3RFID技术面临的问题13
    1.4本章小结14
    1.5思考与练习14

    第2章 RFID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1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特征16
    2.1.1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16
    2.1.2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17
    2.1.3RFID系统的性能指标18
    2.1.4RFID系统的分类20
    2.2RFID系统部件23
    2.2.1电子标签23
    2.2.2阅读器29
    2.2.3系统高层33
    2.3本章小结34
    2.4思考与练习34

    第3章RFID使用频率和电磁波的工作特性
    3.1RFID技术的频谱基础知识36
    3.1.1无线电信号的特性36
    3.1.2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与分配37
    3.1.3RFID的使用频率40
    3.2RFID工作波长40
    3.2.1电磁波的速度41
    3.2.2RFID工作波长41
    3.3低频和高频RFID电磁场的特性42
    3.3.1工作原理42
    3.3.2常用的系统43
    3.4微波RFID的电磁波工作特性44
    3.4.1工作原理及电磁波特性44
    3.4.2常用系统47
    3.5本章小结48
    3.6思考与练习48

    第4章RFID天线技术
    4.1天线基础50
    4.1.1天线的定义50
    4.1.2天线的分类50
    4.1.3天线的电参数51
    4.2低频和高频RFID天线技术54
    4.2.1低频和高频RFID天线的特点54
    4.2.2低频和高频RFID天线的设计57
    4.3微波RFID天线技术58
    4.3.1微波RFID天线的特点58
    4.3.2微波RFID天线的设计60
    4.4RFID天线的制造工艺64
    4.4.1线圈绕制法64
    4.4.2蚀刻法65
    4.4.3印刷法66
    4.5本章小结67
    4.6思考与练习67

    第5章RFID射频前端
    5.1阅读器射频前端70
    5.1.1阅读器天线电路的选择70
    5.1.2串联谐振回路70
    5.1.3电感线圈的交变磁场72
    5.2电子标签射频前端74
    5.2.1电子标签天线电路的连接74
    5.2.2并联谐振回路74
    5.2.3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76
    5.3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电感耦合76
    5.3.1电子标签线圈感应电压的计算77
    5.3.2电子标签谐振回路端电压的计算77
    5.3.3电子标签直流电源电压的产生78
    5.3.4负载调制技术78
    5.4本章小结80
    5.5思考与练习80

    第6章RFID编码与调制
    6.1数字通信基础82
    6.1.1数字通信模型82
    6.1.2数字通信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82
    6.1.3RFID通信方式84
    6.2信号的编码与调制84
    6.2.1信号与信道84
    6.2.2编码与解码87
    6.2.3调制与解调88
    6.3RFID信源编码方法89
    6.3.1编码格式90
    6.3.2编码方式的选择92
    6.3.3编码方式的仿真92
    6.4RFID信道编码93
    6.4.1信道编码的相关概念93
    6.4.2常用的信道编码94
    6.5RFID系统调制方法96
    6.5.1振幅键控97
    6.5.2频移键控99
    6.5.3相移键控100
    6.5.4副载波调制100
    6.6本章小结102
    6.7思考与练习102

    第7章RFID防碰撞技术
    7.1RFID系统中的碰撞104
    7.1.1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分类104
    7.1.2RFID系统防碰撞方法104
    7.2防碰撞算法105
    7.2.1ALOHA算法105
    7.2.2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106
    7.2.3混合算法108
    7.3防碰撞RFID系统设计实例109
    7.3.1无源RFID芯片MCRF250109
    7.3.2基于FSK脉冲调制方式的碰撞检测方法110
    7.4本章小结111
    7.5思考与练习111

    第8章RFID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8.1信息安全概述114
    8.1.1信息安全的重要性114
    8.1.2信息安全的定义114
    8.2密码学基础115
    8.2.1密码学的基本概念115
    8.2.2对称密码体制116
    8.2.3非对称密码体制117
    8.3序列密码(流密码)119
    8.3.1序列密码体制的结构框架119
    8.3.2m序列120
    8.3.3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121
    8.4RFID中的认证技术122
    8.4.1RFID安全认证协议122
    8.4.2RFID身份认证协议124
    8.5密钥管理125
    8.5.1密钥管理相关概念125
    8.5.2密钥管理原则126
    8.5.3密钥管理流程127
    8.5.4密钥管理技术129
    8.6本章小结130
    8.7思考与练习130

    第9章RFID的标准体系
    9.1RFID标准概述132
    9.1.1标准的作用和内容132
    9.1.2RFID国际标准化机构133
    9.1.3RFID标准的分类134
    9.1.4RFID标准多元化的原因135
    9.2ISO/IEC的相关标准136
    9.2.1ISO/IEC的标准体系136
    9.2.2ISO/IEC 14443标准137
    9.2.3ISO/IEC 15693标准137
    9.2.4ISO/IEC 18000标准137
    9.3EPCglobal的相关标准139
    9.3.1EPCglobal的RFID标准体系139
    9.3.2EPCglobal RFID标准体系框架139
    9.3.3EPCglobal RFID标准142
    9.3.4EPCglobal与ISO/IEC RFID标准的关系143
    9.4UID的相关标准143
    9.4.1UID标准体系144
    9.4.2UID编码体系145
    9.4.3U-Code电子标签分级145
    9.5我国制定的RFID标准简介146
    9.5.1我国相关标准现状146
    9.5.2存在的问题147
    9.5.3国家应对RFID标准之争应采取的策略148
    9.5.4企业应对RFID标准之争应采取的对策149
    9.6本章小结150
    9.7思考与练习150

    第10章 物联网的典型架构:EPC系统
    10.1EPC的产生和EPC系统152
    10.1.1EPC的产生和发展152
    10.1.2EPC系统的构成152
    10.2EPC编码154
    10.2.1EPC编码与条码154
    10.2.2EPC编码156
    10.3EPC电子标签和阅读器159
    10.3.1EPC电子标签与EPC Gen2159
    10.3.2EPC阅读器161
    10.4EPC系统网络技术162
    10.4.1中间件162
    10.4.2物体标记语言163
    10.4.3对象名称解析服务和EPC信息服务163
    10.5EPC框架下的RFID应用实例164
    10.5.1概述164
    10.5.2系统结构164
    10.5.3系统设计166
    10.6本章小结167
    10.7思考与练习168

    第11章 RFID的应用实例
    11.1RFID在护照和身份证中的应用170
    11.1.1RFID在电子证件中的应用170
    11.1.2电子证件的优势和隐患171
    11.2RFID在防伪和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172
    11.2.1RFID在产品防伪中的应用172
    11.2.2RFID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173
    11.3RFID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174
    11.3.1利用RFID完善医疗器械管理174
    11.3.2利用RFID优化门诊流程175
    11.4RFID在交通领域的应用176
    11.4.1车辆自动识别系统176
    11.4.2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177
    11.5RFID在物流领域的应用178
    11.5.1RFID在仓储领域的应用178
    11.5.2RFID在快递行业的应用180
    11.6本章小结180
    11.7思考与练习180

    附录本书部分专业术语英文全称与简称汇总181

    参考文献18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