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财富的逻辑(全2册) (美)陈志武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陈志武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志武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1-01 00:00:00
    • 版次:1
    • 页数:66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172260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财富的逻辑(全2册)

    作  者:(美)陈志武 著
    定  价:128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1日
    页  数:66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1722604
    主编推荐

    ★财富是什么?财富从哪里来?地大物博就能创造巨大的财富吗?为什么20世纪突现财富增长大爆发?陈志武教授在《财富的逻辑(上)》中详尽地分析并回答了一系列关于“财富”的根本性问题,令人豁然开朗。 ★继经《金融的逻辑》之后,陈志武教授再论“财富的逻辑”,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全新视角。 ★好股市逼着坏公司变好,坏股市逼着好公司也变坏;泡沫个个不同,破灭每每相似。在《财富的逻辑(下)》中,陈志武教授列举中外金融市场的各种泡沫,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前车之鉴,透彻解析现代财富机器的运作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中肯的建议。 ★有理论、有案例、有分析、有数据,议题更丰富,解读更为深入、透彻,为普通人提供创富的可行性方案。

    内容简介

    本套书收录了两册,上册是《为什么勤劳却不一定富有》,下册是《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 《财富的逻辑(上):为什么勤劳却不一定富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地大物博”的国家并不一定拥有更多财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匹配的金融创新体系,才是更有价值的。 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以今昔对比和中外对比雄辩地证明了以下几个事实:勤劳只能产出更多的物质,而创造财富有三个维度——深度、广度、长度,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勤劳和技术创新引发的生产率上升”“市场开放引起单位物品价值量上升”“良好的证券市场将未来收入现期化”。三大条件的实现,则有赖于明晰的产权保护和开放的市场体系。这三大条件一起实现,才能使财富的创造更大化。《财富的逻辑(下):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当今时代,经济已经从“无商不富”过渡到“无股权不大富”,金融已然成为现代财富机器的核心引擎。但是,要充分发挥这个财null

    作者简介

    陈志武,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与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曾获得默顿·米勒奖。专业领域为金融理论、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他评为“中国十大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系列纪录片《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除“金融的逻辑”之外,著有“财富的逻辑”系列、《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等畅销书。

    精彩内容

    目录
    《财富的逻辑(上):为什么勤劳却不一定富有》
    新版序言
    前言 财富创造力的变迁
    第一篇 历史与财富
    第1章 中国的“奇迹”从何处来
    第2章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第3章 “数”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4章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第5章 财富、资本与价值观念
    第二篇 制度与财富
    第6章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第7章 为什么我们勤劳却不一定富有
    第8章 我们为什么需要民主和法治
    第9章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第10章 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第11章 农民致富靠什么
    第12章 太平洋贸易能否带来长久繁荣
    第13章 印度的优势在哪里
    第14章 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
    第三篇 产权与财富
    第15章 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第16章 国有,还是“还产于民”
    第17章 政府管制真的能促进平衡发展吗?
    第18章 农村土地所有权明晰后的结果
    第19章 “以人为本”的核心基础
    第20章 为什么产权明晰可减少环境污染
    第21章 房产调控与私人产权
    第四篇 开放与财富
    第22章 跨国产权秩序的历史变迁
    第23章 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
    第24章 中国跨国企业如何“跨国”
    第25章 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
    致谢
    《财富的逻辑(下):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
    前言 现代财富机器的制度基础
    第一篇 金融与财富
    第1章 我们为什么爱存钱
    第2章 证券市场发展与共同富裕
    第3章 美国基金公司为何比银行创造的富豪更多
    第二篇 股市与财富
    第4章 如何评价股市的贡献
    第5章 中国股市质量变差了吗?
    第6章 股市半桶水
    第7章 为管理层股票期权正名
    第8章 安然之谜
    第9章 非理性亢奋:世界通信的故事
    第10章 股市泡沫的危害:解读美国股市危机
    第11章 泡沫破灭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
    第12章 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
    第13章 社保基金应采用指数投资法
    第14章 从人的行为偏差谈“指数投资法”
    第三篇 媒体与财富
    第15章 经济发展为何离不开开放的新闻媒体
    第16章 开放的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
    第17章 经济学与媒体是如何互动发展的
    第18章 媒体和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监管效率
    第19章 从诉讼案例看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
    第四篇 法律与财富
    第20章 立法,立法,再立法吗?
    第21章 行政部门如何分管证券市场
    第22章 司法独立、判例法与股东权益保护
    第23章 “判例法”的优势
    第24章 集体诉讼是保护股民的有效方法
    第25章 美国如何对待内幕交易
    第26章 追查“东京究”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