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衡平法难题 (澳)杰米·格里斯特,(澳)保琳·瑞芝 编 宋丽珏,徐玮 译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 宋丽珏,徐玮译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20-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宋丽珏,徐玮译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20-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6-01
    • 字数:315000
    • 页数:30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971038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衡平法难题

    作  者:(澳)杰米·格里斯特,(澳)保琳·瑞芝 编 宋丽珏,徐玮 译
    定  价:119
    出 版 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页  数:30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971038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通过具体案例和判例,运用新的历史材料、比较视角和理论方法阐释了衡平法理论和方法的断层,也即是需要重新阐明的衡平法律规则。这些内容的写作者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律师和杰出学者,讨论了违反衡平义务(包括信义义务)的财产责任和个人责任、破产的衡平权利、非明示信托的创立、自我交易规则、家族破落中的财产分配、阻碍衡平赎回、不当得利的适宜性分析,还探讨了一些特定的问题如方法论、组织法。这些研究对于学者和实务者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助于中国的法官发展普衡平法规则。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章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不当得利与衡平原则对比
    部分导言
    第二部分高等法院中的不当得利与衡平法
    第三部分上议院中的不当得利和衡平法
    第四部分高等法院和上议院采用的理论方法差异
    第五部分法院采用不同方式的原因
    第六部分结论
    第二章代位求偿、衡平法与不当得利
    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分歧
    第三部分Bofinger v.Kingsway Group案
    第四部分“不当得利”与“显失公平”的作用
    第五部分关于不当得利的趋同观点
    第三章衡平法赎回权的阻碍:不断变化的衡平法干预
    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20世纪前有关法律原则的发展
    第三部分历史变迁和反阻碍原则
    第四部分当代司法对待反阻碍原则的态度
    第五部分结语
    第四章未来财产权转让与优先权
    部分基本问题:受让人的衡平法保护与保护债权人免受转让损害
    第二部分衡平法上转让的实施
    第三部分未来转让以及非占有性担保问题
    第四部分优先权收回和“欺诈意图”
    第五部分法定优先方案的重要延伸
    第六部分“欺诈意图”与衡平法上的欺诈——犯罪意图问题
    第七部分犯罪行为、评估优先权时的唯意志论与混合动机论
    第八部分无力偿债前的新资金和往来账户
    第九部分限制对优先权的管辖权:20世纪30年代
    第十部分结语:新的法律,旧的故事?
    第五章受信人“自我交易”规则
    部分导言:信义义务与无能力
    第二部分自我交易规则
    第三部分总结
    第六章参与违反信托或信义义务的责任承担
    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学理差异
    第三部分对先例的不同处理方法
    第四部分提炼抗辩原则
    第五部分对衡平法先例的深度思考
    第六部分总结
    第七章衡平补偿
    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滥用信托财产
    第三部分非托管信义义务
    第四部分结论
    第八章信托与明知:澳大利亚的经验
    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积极规则
    第三部分澳大利亚判例
    第四部分结语
    第九章家庭资产纠纷中衡平法适用的限制
    部分绪论
    第二部分理论限制(1)——矫正正义视角
    第三部分理论限制(2)——有限集合的观点
    第四部分结论:理论限制的超越
    第十章推定信托:对救济理论的理解
    部分绪论
    第二部分制度性推定信托与救济性推定信托
    第三部分法院财产令的替代——对人救济
    第四部分动机和政策
    第五部分确认“双方”和“三方”对物财产返还
    第六部分结论
    第十一章新西兰与新南威尔士衡平法之思考
    部分绪论
    第二部分“其他法律”的影响
    第三部分惩罚性赔偿
    第四部分违反信义义务损失的原因
    第五部分禁反言
    第六部分总结
    索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