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认知行为疗法进阶 郭召良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郭召良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郭召良著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5-11
    • 字数:300000
    • 页数:37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553561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

    认知行为疗法进阶

    作  者:郭召良 著
    定  价:89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01日
    页  数:378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535610
    主编推荐

    ★国内有名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郑日昌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会长、北师大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许燕教授推荐。 ★作者近30年一线咨询实践之作,适合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初学者。市场上同类书很多,多为外版,这些书理论性过强,对国内心理咨询师缺少应用价值。《认知行为疗法进阶》从国内心理咨询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讲解细致。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博士,有名认知行为疗法专家,昭良心理创始人郭召良,是国内少有的学院派实战专家,整合各家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精神分析理论等学术观点和咨询治疗技术方法,对认知行为疗法(CBT)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师实践推荐阅读丛书”优选特点:心理咨询实践步步详解、拿来即用。 ★认知行为疗法特点:科学实证/短程高效/结构化/标准化,《认知行为疗法进阶》也用结构化的形式讲解了复杂null

    内容简介

    《认知行为疗法进阶》是对《认知行为疗法入门》内容的深入与升级,目的是提高读者有关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素养,提升读者的实务工作能力。本书内容侧重于培养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素养,一方面,为了教导读者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详细讲解了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中的概念化、结构化、认知评估和干预策略;另一方面,强调实务操作,深入讲解了自动思维阶段、中间信念阶段和核心信念阶段会用到的各种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应用。另外,鉴于能够恰当处理与来访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心理咨询师成长的必经阶段,为此本书还安排了咨询设置和咨询关系方面的内容。希望读完本书,能够帮各位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的初学者和爱好者以及有心理自助需求的朋友掌握认知行为疗法技术,并在工作与生活中加以应用。

    作者简介

    郭召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博士,认知行为疗法专家,昭良心理创始人。师从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郑日昌教授,受到广泛、系统、深度的心理学专业培训。国内少有的学院派实战专家,整合各家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精神分析理论等学术观点和咨询治疗技术方法,对认知行为疗法(CBT)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从1988年开始心理咨询实践,2003年成为劳动部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首批培训专家,2004年成为卫生部心理治疗师考试命题组专家,2008年开始认知行为疗法(CBT)培训,2015年起在全国巡回开展认知行为疗法(CBT)中级班和高级班培训,在全国20个城市举办超过120期。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读
    第1章概念化
    1.1什么是概念化
    1.2认知概念化模型
    1.2.1流程认知行为模型
    1.2.2环式认知行为模型
    1.2.3T形认知行为模型
    1.3横向概念化与纵向概念化
    1.3.1横向概念化
    1.3.2纵向概念化
    1.3.3现在与过去:横向概念化与纵向概念化
    1.4认知行为疗法的病因观点
    1.4.1自动思维是情绪/行为症状的直接原因
    1.4.2自动思维是受核心信念和情境双重决定的
    1.4.3核心信念是幼年时期形成的
    1.4.4补偿策略是为应对负性核心信念而发展起来的
    1.4.5补偿策略失效导致今天的心理问题
    第2章结构化
    2.1什么是结构化
    2.2认知行为疗法咨询的结构化
    2.2.1咨询进程
    2.2.2咨询阶段
    2.2.3干预流程
    2.2.4会谈结构
    2.3咨询计划
    2.3.1问题清单
    2.3.2咨询目标
    2.3.3咨询计划撰写
    第3章咨询设置
    3.1咨询设置及其作用
    3.1.1什么是咨询设置
    3.1.2咨询设置的作用
    3.2咨询基础设置
    3.2.1咨询保密
    3.2.2咨询付费
    3.2.3不做重大改变决定
    3.3咨询关系设置
    3.3.1咨询同盟
    3.3.2不发展私人关系,咨询关系要纯粹
    3.4咨询场所和时间设置
    3.4.1咨询场所
    3.4.2咨询时间和频率
    3.5咨询目标设置
    3.5.1聚焦问题
    3.5.2确定目标
    3.6咨询会谈设置
    3.6.1议程设置
    3.6.2咨询笔记与应付卡
    3.6.3家庭作业
    3.7阻抗及其应对
    3.7.1什么是阻抗
    3.7.2咨询场所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3.7.3议程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3.7.4时间控制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3.7.5咨询笔记和应付卡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3.7.6咨询目标设置的违反与应对
    3.7.7家庭作业设置的违法与应对
    第4章咨询关系
    4.1咨询关系及其层次
    4.2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巩固
    4.2.1兴趣、共情和理解
    4.2.2真诚与乐观
    4.2.3合作和寻求反馈
    4.2.4调整自己的风格与来访者匹配
    4.2.5缓解痛苦并取得效果
    4.3咨询关系问题的识别与概念化
    4.3.1咨询关系问题的识别
    4.3.2咨询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4.3.3来访者的咨询设置问题概念化
    4.3.4来访者的咨询关系问题概念化
    4.3.5咨询师的咨询关系问题概念化
    4.4咨询关系问题的咨询策略
    4.4.1来访者的咨询关系问题的咨询策略
    4.4.2咨询师的咨询关系问题的咨询策略
    4.4.3咨询关系问题优先
    第5章认知评估
    5.1认知评估的内容和意义
    5.1.1如何评估心理咨询的效果
    5.1.2认知评估的内容
    5.1.3认知评估的意义
    5.2认知评估的方法
    5.2.1标尺评估法
    5.2.2心理问卷评估
    5.3认知评估的应用
    5.3.1极限评估与结案评估
    5.3.2过程性评估
    5.3.3心理干预技术中的评估
    第6章干预策略
    6.1认知改变与行为改变
    6.1.1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包括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
    6.1.2知行合一
    6.2认知改变策略
    6.2.1认知改变的基础
    6.2.2苏格拉底式提问
    6.3行为改变策略
    6.3.1行为改变的目标
    6.3.2行为改变的方式
    6.3.3行为改变的风险及化解
    6.4正念接纳策略
    6.4.1正念和正念相关的疗法
    6.4.2接纳与承诺疗法
    6.4.3森田疗法
    6.5干预策略的选择
    6.5.1接纳还是改变
    6.5.2改变路径的选择
    第7章自动思维
    7.1临床症状与概念化
    7.1.1临床症状
    7.1.2具体化和概念化
    7.2认知内容与认知方式
    7.2.1识别歪曲的认知内容与认知方式
    7.2.2认知歪曲
    7.2.3学习健康的认知方式
    7.3认知行为疗法自助表设计
    7.3.1通用的认知行为疗法自助表
    7.3.2特定心理问题自助表
    7.4其他认知行为技术
    7.4.1情绪技术
    7.4.2注意力技术
    7.4.3问题解决技术
    第8章中间信念
    8.1透视中间信念
    8.1.1其他疗法的类似观点
    8.1.2中间信念与核心信念的关系
    8.1.3中间信念与自动思维的关系
    8.1.4中间信念内核:消极假设与行为方式
    8.2从自动思维到中间信念
    8.2.1从具体想法到认知信念
    8.2.2从行为改变到行为方式改变
    8.2.3进入中间信念的合适时机
    8.3旧信念与新信念
    8.3.1从补偿策略到应对策略
    8.3.2新信念的表述
    8.4中间信念的心理教育
    8.4.1中间信念结构的心理教育
    8.4.2中间信念的习得与失效
    8.4.3中间信念的修正与发展
    8.5认知改变
    8.5.1认知改变的过程
    8.5.2认知改变技术
    8.6行为改变
    8.6.1行为试验技术
    8.6.2行为表演技术
    第9章核心信念
    9.1人格与核心信念
    9.1.1什么是人格
    9.1.2人格、自我概念与核心信念
    9.1.3人格类型与补偿策略
    9.2认知行为疗法的人格观
    9.2.1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人格
    9.2.2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9.2.3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9.2.4人格障碍的本质
    9.3从中间信念到核心信念
    9.3.1走进核心信念阶段
    9.3.2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9.4核心信念识别与心理教育
    9.4.1核心信念的识别
    9.4.2核心信念的心理教育
    9.5核心信念的修正
    9.5.1激发动机
    9.5.2负性核心信念的检验
    9.5.3正性核心信念的提出
    9.5.4正性核心信念的巩固
    9.6成长经验重构
    9.6.1关注现在与关注过去
    9.6.2成长经验支持负性核心信念的机制
    9.6.3重构成长经验的策略
    9.6.4传记分析技术
    9.6.5两个我的对话技术
    9.7结束咨询
    9.7.1给重要他人写信
    9.7.2与重要让人直接沟通
    第10章巩固性会谈
    10.1巩固性会谈的必要性
    10.2规划巩固性会谈
    10.2.1预告巩固性会谈
    10.2.2安排巩固性会谈
    10.3开展巩固性会谈
    10.3.1健康状况的评估
    10.3.2当前问题的咨询
    10.3.3巩固性会谈后的安排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