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自由”演化史 一个中国概念的近代重生 胡其柱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胡其柱 著
    • 作者: 胡其柱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其柱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0-01
    • 字数:302千字
    • 页数:30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4967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自由"演化史 一个中国概念的近代重生

    作  者:胡其柱 著
    定  价:85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页  数:30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49673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自由”概念的渊源与流变进行了梳理。鸦片战争以后,来华传教士和中国知识分子受佛教影响,以“自由”对译西方的liberty或者freedom,从而引发思想争论。其中维新派竭力将其纳入儒家语境,从克制情欲角度理解“自由”;革命派则从摆脱君主政治束缚、人民当家做主的角度理解“自由”。近代中国的“自由”内涵仍是传统的,这种“自由”只重视破除外在束缚,而缺乏对法律、秩序和国家的服从,容易陷入再度遭批判的困境。

    作者简介

    胡其柱,男,1977年生,山东惠民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旅加学者、北美专栏作家。先后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政治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山东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和北美政治、经济变迁。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章 先秦儒、道思想中的个人主义传统
    节 先秦儒家的个人为本倾向
    第二节 先秦道家的个人主义主张
    第三节 秦汉之际道家的政治转向
    第四节 魏晋以后儒家的修身转向
    第二章 汉唐史书和佛经中的“自由”概念
    节 传世文献中最早的“自由”语词
    第二节 汉唐年间史书中的“自由”词义
    第三节 佛学译者对“自由”概念的提升
    第三章 宋代以降“自由”概念的流转与凋零
    节 道教对佛教“自由”概念的吸纳
    第二节 宋明诸儒对“自由”语词的拒斥
    第三节 明清学者对“自由”概念的改造
    第四章 近代欧洲自由观念的兴起与蜕变
    节 古代雅典城邦时代的“eleutheria”概念
    第二节 欧洲中世纪的“libertas”概念
    第三节 近代欧洲的“liberty/freedom”概念
    第五章 来华传教士与西洋“liberty/fredom”概念东渐
    节 马礼逊《华英字典》中的“自主之理”
    第二节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自主之理”
    第三节 裨治文的“各安其分”与“恪遵自主”
    第六章 鸦片战争后中外条约的“liberty/freedom”翻译
    节 中英条约中的“liberty/free”翻译
    第二节 中美条约中的“free/liberty”翻译
    第三节 “liberty/free”译文省略背后的政治考量
    第七章 “自由”和“自主”在传教士译著中的重生
    节 同光之际西政译著中的“自由”概念
    第二节 《佐治刍言》中的“人人自主”概念
    第三节 甲午前后传教士的“自主之权”学说
    第八章 “人人自主之权”与儒家思想内核的松动
    节 儒家士人对“liberty/freedom”的早期接触
    第二节 马建忠的性法之纲:“敬已”与“敬人”
    第三节 康有为的大同之道:人人有自主之权
    第九章 甲午战后官学两界的“人人自主”之争
    节 湖南士子的“人人有自主之权”诉求
    第二节 张之洞对“人人有自主之权”的批驳
    第三节 何启、胡礼垣对张之洞学说的反批评
    第十章 严复“自由”对儒家“不变之道”的颠覆
    节 严复“自由”思想的隐匿来源
    第二节 以西洋“自由”解构儒家“不变之道”
    第三节 严复“自由”概念的构成逻辑
    第十一章 甲午战前的日本“自由”及其在华反响
    节 日本新学“自由”话语的形成
    第二节 甲午战前日本“自由”在中国的反响
    第三节 黄遵宪对日本“自由民权”思想的质疑
    第十二章 梁启超东渡与中国“自由”的变与不变
    节 梁氏东渡以前隐含的“人人自主”逻辑
    第二节 《佳人奇遇》译介与“国权自由”的引入
    第三节 坚持以个人自由为本的国家自由
    第十三章 东渡青年与“自由”逻辑的根本转换
    节 庚子事变与东渡青年的“自由”转向
    第二节 以反抗君主政体为前提的“国民自由”
    第三节 游离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人民自由”
    第十四章 清末思想论争与“自由”概念的儒学回归
    节 康有为对革命青年“自由”的驳斥
    第二节 梁启超对革命青年“自由”的批评
    第三节 严复对革命青年“自由”的不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