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扫码下单

  •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宋玉萍,林丹卉,陈宏 著 文教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宋玉萍,林丹卉,陈宏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宋玉萍,林丹卉,陈宏著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9-01
    • 字数:206
    • 页数:28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306412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知识产权出版社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作  者:宋玉萍,林丹卉,陈宏 著
    定  价:72
    出 版 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01日
    页  数:288
    装  帧:简装
    ISBN:9787513064125
    主编推荐

    本书是目前第一次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的阅读、写作及听说方面的综合研究,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有借鉴意义,关注学生的图式激活与建构意味着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过程,能够将教学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式理论为指导,以卡莱尔的图式分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为基础,研究如何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通过合理教学手段有效激活或建构学生头脑中的三种图式,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全书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我国目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以及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图式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从发展、作用及分类三个方面对图式理论进行详细介绍。第三章到第五章为实证部分,分别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的阅读、写作及听说教学中,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实验研究,证实了图式理论应用于公共外语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及听说能力。第六章结语中分析了实证中的局限所在,以及图式理论应用于教学中的难点和未来的改进方向。本书是目前第一次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的阅读、写作及听说方面的综合研究,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有借鉴意义,关注学生的图式激活与建构意味着关注学生null

    作者简介

    宋玉萍,女,1981年出生,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主持参与省市校级项目十余项,主编教材六部,译著七部,编著四部,在省级以上学报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得全国精品课二等奖。 杨莉,女,1980年出生,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方向。主讲MTI翻译硕士及大学英语课程,主持省部级立项3项,参与省市校级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教材五部,译著七部,在省级以上学报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得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7-2015.9教育部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中国翻译协会会员。 陈宏,女,1974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出版专著两部,参编教材十余部。

    精彩内容

    目录
    目录1.引论1.1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1.1.1大学英语教学要求1.1.2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1.2图式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1.2.1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1.2.2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现状2.图式理论2.1图式理论的发展2.1.1康德的图式概念2.1.2皮亚杰的图式理论2.1.3巴特利特的图式研究2.1.4鲁姆哈特的图式理论2.2图式的功能2.2.1构建功能2.2.2搜索功能2.2.3剪辑功能2.2.4预测及推理功能2.2.5迁移作用2.3图式的分类2.3.1皮亚杰的图式分类2.3.2卡莱尔的图式分类2.3.3国外其他分类2.3.4国内图式分类3.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3.1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3.2传统阅读教学的缺陷3.3三种阅读模式3.3.1哥德曼的“自上而下”模型3.3.2高夫的“自下而上”模式3.3.3鲁姆哈特的相互作用模式3.4国内外基于图式理论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状况3.4.1国外研究现状3.4.2国内研究状况3.5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3.5.1阅读前新建与激活图式3.5.2阅读中运用图式与策略3.5.3阅读后巩固与重建图式3.6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实证研究3.6.1实验设计3.6.2实验过程3.6.3实验结果3.6.4实验结果分析3.6.5实验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3.6.6研究局限性4.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4.1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4.2写作教学的缺陷4.3常用写作教学法4.3.1成果写作教学法4.3.2过程写作教学法4.3.3写长法4.4图式理论与二语写作4.4.1图式与写作构思4.4.2图式与文章框架结构4.4.3图式对于写作者创作的刺激4.4.4图式中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作用4.5以读促写4.5.1“以读促写”的定义4.5.2“以读促写”的理论依据4.5.3国内外“以读促写”的相关研究4.5.4“以读促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5.5“以读促写”的实施过程4.6图式理论指导下的“以读促写”的实证研究4.6.1实验设计4.6.2实验过程4.6.3实验结果4.6.4实验结果分析4.6.5实验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4.6.6研究局限性5.图式理论与英语听说教学5.1学生英语听与说学习现状5.2高校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5.3听力学习三种模式5.3.1“自下而上”的听力理解模式5.3.2“自上而下”的听力理解模式5.3.3平行互动的听力理解模式5.4国内外有关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听说教学研究5.5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5.4.1听前热身阶段5.4.2听力理解阶段5.4.3听后巩固阶段5.6图式理论与口语教学5.7图式理论在英语听说中的实证研究5.7.1实验设计5.7.2实验过程5.7.3实验结果5.7.4实验结果分析5.7.5实验对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5.7.6研究局限性6.结语附录1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水平调查问卷附录2阅读前测试题附录3阅读后测试题附录4实验班阅读前测后测成绩对比附录5对照班阅读前测后测成绩对比附录6阅读实验读写课文附录7阅读实验的学生访谈附录8大学英语写作水平调查问卷附录9作文评分标准附录10实验前测作文题目附录11实验后测作文题目附录12“以读促写”实验读写课文附录13“以读促写”教学学生访谈题目附录14实验班作文前测后测成绩对比表附录15对照班作文前测后测成绩对比表附录16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附录17听力前测试题附录18听力后测试题附录19口语评分标准附录20实验班听说成绩前测后测对比附录21对照班听说成绩前测后测对比附录22英语听说访谈题目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