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5版)/陆俭明 陆俭明 著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陆俭明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陆俭明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4-01 00:00:00
    • 版次:5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4-01
    • 字数:427千字
    • 页数:377
    • 开本:18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130498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5版)/陆俭明

    作  者:陆俭明 著
    定  价:59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页  数:377
    装  帧:简装
    ISBN:9787301304983
    主编推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是有名语法学家陆俭明先生在北京大学“语法分析”课程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经过多次打磨,2003年初版以来,每一版都重印多次,销量不减。第五版融入了作者在语法分析方面的新观点、新看法,学习汉语语法的经典教材。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2003年初版,历经多次修订。第五版延续作者的三个基本理念:体现语言学的新认识,反映语法学研究的新发展,在理论方法上坚持多元论。本次修订扩充了“信息结构”的内容,并把构式语法理论单列一节讲述,更换了一些例子,增加了文献,改正了一些表述上的不妥和错误等。本书对各种重要的语法分析方法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对形式学派、认知学派以及功能学派的语法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更为可贵的是书中有丰富而具体的汉语实例,为读者理解这些分析方法和理论提供了帮助。《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对学习者更新语法知识、拓宽汉语语法研究的视野、加深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认识、掌握必要的语法分析方法,为进行汉语语法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陆俭明,当代语言学家,学界誉为20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八大家之一。独立完成、出版的著作和教材共10部,主编和与他人合作编写的论文集、教材、辞书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译文2篇,序文80余篇,内容涉及现代汉语本体研究和有关汉语国际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等应用研究。

    精彩内容

    目录
    目录第五版序第四版修订说明绪论0.1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言的新认识0.2对汉语和汉语语法要有这样的认识0.3语法到底是指什么?0.4语法和语音、语义、语用0.5关于语法单位0.6为什么需要研究汉语语法?0.7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0.8汉语语言学工作者应有的语法分析能力0.9关于结构关系的多重性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1.1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1.2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兼说词的同一性1.3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1.4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1.5本书的词类系统以及划分的具体依据1.6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兼说汉语在词类问题上的真正特点1.7如何看待高名凯先生的“汉语无词类”论?1.8关于“名动包含”说1.9关于词的兼类问题1.10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2.1关于汉语句法分析2.2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2.3句法构造的层次性2.4关于层次分析法2.5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6层次分析法的作用2.7层次分析法的局限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3.1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3.2关于“变换”这个概念3.3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3.4变换分析法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3.5变换分析法的作用3.6变换分析法的局限第四节 语义特征分析法4.1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产生4.2关于语义特征4.3关于“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歧义句式4.4关于“动词+了+时量+了”歧义句式4.5关于“动词+有……”句法格式4.6关于“形容词+(一)点儿!”祈使句式4.7关于“名词+了”句法格式4.8关于语义特征分析第五节 配价分析法5.1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5.2“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5.3由动词性词语带“的”形成的“的”字结构的指称和歧义问题5.4“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5.5形容词都能受介词结构“对……”的修饰吗?5.6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5.7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说“他是王刚的教师”?5.8配价分析法的作用与局限第六节 语义指向分析法6.1“语义指向分析”的含义6.2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6.3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6.4对被指向的成分是否会有某些特殊的要求?6.5“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能省不能省的问题6.6“究竟”在句中为什么有时能移位,有时不能移位?6.7“吃了他三个苹果”到底该看作单宾结构还是双宾结构?6.8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第七节 语义范畴分析法7.1汉语句法研究中必须关注语义问题7.2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7.3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7.4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7.5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7.6顺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第八节 形式学派语法分析思路8.1关于形式语言学派8.2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分析思路8.3关于切分、等同、分类、组合8.4关于分布分析法8.5关于替换分析法与扩展分析法8.6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8.7用乔姆斯基的“中心词”理论重新分析“名词+的+谓词”结构8.8关于轻动词理论分析第九节 功能学派语法分析思路9.1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关注领域9.2从篇章角度解释语法现象9.3从语法化角度解释语法现象9.4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解释语法现象9.5从话语交际角度解释语法现象第十节 认知学派语法分析思路10.1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和研究领域10.2人类认知的共性与个性10.3关于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分析10.4关于语义强度等级分析10.5关于意象图式分析10.6关于隐喻和转喻分析10.7关于“有界”和“无界”分析10.8关于“范畴化”分析第十一节 关于构式语法分析11.1构式语法理论的产生11.2构式语法理论引入中国11.3构式是怎么来的?11.4关于“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11.5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11.6构式语法理论的局限以及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几个问题第十二节关于语言信息结构分析12.1 需要不断寻求新的研究视角 12.2 对语言的再认识 12.3 句子传递的信息句子表示的意义 12.4 关于语言信息结构 12.5 句子结构和句子信息结构的关系 12.6 汉语句子信息结构遵循的准则 12.7 语言信息结构研究的效应第十三节现代汉语虚词研究13.1 虚词研究的重要性13.2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13.3 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 13.4 研究虚词意义的基本方法———比较分析13.5 虚词研究中的语义背景分析13.6 虚词研究中切忌将虚词所在的格式义视为虚词的意义结束语———应有的研究素质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