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燃料电池系统 曹殿学 等 著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曹殿学 等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曹殿学 等著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9-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2
    • 印刷时间:2019-03-01
    • 字数:577000
    • 页数:39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燃料电池系统

    作  者:曹殿学 等 著
    定  价:89
    出 版 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页  数:398
    装  帧:平装
    ISBN:978781124896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关键材料、发展现状以及在军事、航天航空、民用等领域的应用。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燃料电池概述、燃料电池热力学和动力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金属半燃料电池、直接碳燃料电池、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的制备及储存。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概念清楚、文字简练、图文并茂,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燃料电池研发的科技工作者参阅。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第1章燃料电池概述1
    1.1燃料电池的历史回顾1
    1.1.1燃料电池的定义1
    1.1.2燃料电池的诞生及发展历程简介2
    1.2燃料电池基础6
    1.2.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6
    1.2.2燃料电池的特点8
    1.2.3燃料电池的种类9
    1.3燃料电池系统16
    1.3.1燃料电池堆16
    1.3.2热管理系统18
    1.3.3电力调节和转换系统18
    1.3.4控制系统19
    1.4燃料电池的应用20
    1.4.1固定发电站21
    1.4.2运输工具动力25
    1.4.3便携式电源29
    1.5能源、环境与燃料电池31
    1.5.1能源的概况31
    1.5.2化石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32
    1.5.3氢能与燃料电池33
    问题与讨论34
    第2章燃料电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35
    2.1燃料电池的热力学35
    2.1.1理论效率的计算35
    2.1.2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38
    2.1.3电池电动势与压力的关系39
    2.2电极过程动力学41
    2.2.1极化与过电势42
    2.2.2活化过电势43
    2.2.3浓差过电势46
    2.2.4欧姆过电势48
    2.2.5燃料电池的极化曲线48
    2.3燃料电池效率50
    2.3.1燃料电池的实际效率50
    2.3.2燃料电池系统的实际效率51
    问题与讨论52
    第3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54
    3.1发展简史54
    3.2工作原理59
    3.3特点61
    3.4膜电极组件61
    3.5电极催化剂62
    3.5.1对催化剂的要求62
    3.5.2催化剂的选择63
    3.5.3催化剂的制备65
    3.5.4催化剂的结构和表征67
    3.6电极的结构68
    3.6.1电极的种类、组成和制备方法68
    3.6.2扩散层68
    3.6.3催化层的制备72
    3.7质子交换膜77
    3.7.1质子交换膜的功能77
    3.7.2Nafion膜的性能78
    3.7.3Nafion膜的问题80
    3.7.4Nafion膜的改进80
    3.8双极板和流场84
    3.8.1双极板的功能和要求85
    3.8.2双极板的材料86
    3.8.3流场98
    3.9电池组系统100
    3.9.1氢源100
    3.9.2氧源101
    3.9.3电池组的水管理101
    3.9.4电池组的热管理102
    3.10PEMFC商业化的问题103
    问题与讨论104
    第4章直接醇类燃料电池106
    4.1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基本概念106
    4.1.1工作原理106
    4.1.2基本结构107
    4.1.3优点110
    4.2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发概况111
    4.2.1受到重视的原因111
    4.2.2发展概况111
    4.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改进114
    4.3.1阳极催化剂性能的改进114
    4.3.2阴极催化剂性能的改进127
    4.3.3质子交换膜140
    4.4甲醇替代燃料的研究141
    4.4.1研究甲醇替代燃料的原因141
    4.4.2直接甲酸燃料电池142
    4.4.3直接乙醇燃料电池144
    4.5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前景147
    问题与讨论148
    第5章碱性燃料电池149
    5.1工作原理149
    5.2优缺点151
    5.2.1优点151
    5.2.2缺点152
    5.3基本结构152
    5.3.1燃料和氧化剂152
    5.3.2电极153
    5.3.3催化剂中毒的原因及预防办法163
    5.3.4电极结构及制备165
    5.4电解质168
    5.4.1电解质材料168
    5.4.2电解质使用方法168
    5.5工作条件172
    5.5.1工作压力172
    5.5.2工作温度172
    5.5.3氧化剂的影响173
    5.5.4排水173
    5.5.5排热174
    5.5.6电池寿命174
    5.6研发和应用概况174
    5.6.1空间应用领域174
    5.6.2地面应用领域175
    问题与讨论177
    第6章磷酸燃料电池178
    6.1工作原理178
    6.2基本结构180
    6.2.1电池系统180
    6.2.2单体电池181
    6.3工作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191
    6.3.1工作温度的影响191
    6.3.2反应气压力的影响193
    6.3.3燃料气中杂质的影响194
    6.3.4影响寿命的因素及改进方法198
    6.4发展概况199
    6.4.1发展原因199
    6.4.2磷酸燃料电池电站的发展概况199
    6.4.3电动车用磷酸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200
    6.5商业化的展望200
    6.5.1降低成本200
    6.5.2提高使用寿命202
    6.5.3缩短启动时间202
    6.5.4提高催化剂性能202
    问题与讨论203
    第7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204
    7.1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205
    7.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隔膜材料206
    7.2.1隔膜材料的性能206
    7.2.2隔膜材料的制备208
    7.2.3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电解质208
    7.3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209
    7.3.1阳极材料209
    7.3.2阴极材料210
    7.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结构212
    7.5操作条件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215
    7.5.1压力的影响216
    7.5.2温度的影响216
    7.5.3反应气体组成及利用率对电池性能的影响218
    7.5.4燃料中杂质的影响219
    7.5.5电流密度和运行时间的影响220
    7.6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应用与发展现状221
    7.6.1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应用221
    7.6.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221
    7.6.3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商业化的障碍224
    问题与讨论224
    第8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225
    8.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226
    8.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229
    8.2.1氧化锆基(ZrO2)电解质230
    8.2.2氧化铈基(CeO2)电解质234
    8.2.3氧化铋基(Bi2O3)电解质236
    8.2.4钙钛矿基(LaGaO3)电解质239
    8.2.5六方磷灰石基\[M10(TO4)6O2\]电解质241
    8.2.6钙铁石结构(A2B2O5)电解质244
    8.2.7质子传导电解质247
    8.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250
    8.3.1阳极材料250
    8.3.2阴极材料254
    8.4连接材料和密封材料259
    8.4.1连接材料259
    8.4.2密封材料260
    8.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与组成261
    8.5.1管式结构SOFC262
    8.5.2平板式结构SOFC263
    8.6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264
    8.6.1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特点265
    8.6.2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与组成265
    8.6.3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265
    8.6.4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266
    8.7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与应用270
    8.7.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270
    8.7.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应用272
    问题与讨论273
    第9章金属半燃料电池274
    9.1概述274
    9.1.1金属半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274
    9.1.2金属半燃料电池的特点275
    9.1.3金属半燃料电池的分类276
    9.1.4金属半燃料电池的应用277
    9.2金属半燃料电池阳极材料278
    9.2.1锌阳极278
    9.2.2铝阳极281
    9.2.3镁阳极284
    9.3金属半燃料电池的结构与性能287
    9.3.1金属空气半燃料电池287
    9.3.2金属过氧化氢半燃料电池293
    9.3.3金属海水中溶解氧半燃料电池301
    问题与讨论304
    第10章直接碳燃料电池305
    10.1直接碳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电池结构305
    10.2直接碳燃料电池的特点306
    10.3碳的直接电化学氧化反应308
    10.3.1碳电化学氧化反应机理308
    10.3.2碳电化学氧化产物309
    10.4直接碳燃料电池的历史沿革313
    10.5直接碳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314
    10.5.1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直接碳燃料电池314
    10.5.2以熔融碱金属氢氧化物为电解质的直接碳燃料电池316
    10.5.3以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直接碳燃料电池318
    10.5.4采用固体氧化物和熔融碳酸盐双重电解质的杂化型直接碳燃料电池320
    10.6直接碳燃料电池的问题与展望321
    问题与讨论323
    第11章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324
    11.1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325
    11.2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328
    11.2.1硼氢化物的电氧化与水解328
    11.2.2金属催化剂330
    11.2.3储氢合金催化剂331
    11.3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332
    11.4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333
    11.5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应用与发展现状336
    11.5.1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应用336
    11.5.2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与其他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的比较337
    11.5.3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338
    11.5.4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面临的问题342
    问题与讨论342
    第12章生物燃料电池343
    12.1生物燃料电池的概述343
    12.1.1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343
    12.1.2生物燃料电池的特点343
    12.1.3生物燃料电池的分类344
    12.2微生物燃料电池345
    12.2.1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345
    12.2.2电子的传递方式346
    12.2.3产电微生物348
    12.2.4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极349
    12.2.5阴极电子受体和催化剂350
    12.2.6隔膜和阳极燃料351
    12.2.7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352
    12.2.8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因素353
    12.3酶生物燃料电池355
    12.3.1酶的类型和电子传递方式355
    12.3.2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类型355
    12.4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与应用359
    12.4.1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359
    12.4.2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359
    问题与讨论362
    第13章氢气的制备及储存363
    13.1氢气的制备363
    13.1.1水蒸气重整制氢363
    13.1.2不接近氧化制氢365
    13.1.3等离子体热裂解制氢366
    13.1.4煤气化制氢367
    13.1.5甲醇制氢368
    13.1.6电解水制氢369
    13.1.7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370
    13.1.8光催化分解水制氢371
    13.1.9生物制氢372
    13.1.10氢气的提纯373
    13.2氢气的储存374
    13.2.1气态存储375
    13.2.2液态存储376
    13.2.3可逆金属氢化物存储377
    13.2.4物理吸附储氢385
    13.2.5化合物存储386
    问题与讨论388
    参考文献390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