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第4卷 第2版 秦大同、谢里阳 主编 著 秦大同,谢里阳 编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秦大同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秦大同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00:00:00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3-01
    • 字数:4029000
    • 页数:189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2233382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第4卷 第2版

    作  者:秦大同、谢里阳 主编 著 秦大同,谢里阳 编
    定  价:199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页  数:189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2333827
    主编推荐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是顺应“中国制造2025”智能装备设计新要求的、技术优选、数据可靠的一套现代化的机械设计大型工具书,涵盖现代机械零部件设计、智能装备及控制设计、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三部分内容。具有以下六大特色。 1.权*威性。《现代机械设计手册》阵容强大,编、审人员大都来自于设计、生产、教学和科研一线,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这支专业的编审队伍确保了手册准确、实用的内容质量。 2.现代感。体现现代机械设计气氛,满足时代要求,是《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的基本宗旨。“现代”二字主要体现在: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产品、智能化、现代的设计理念、现代的设计方法和现代的设计手段等几个方面。第二版重点加强机械智能化产品设计(3D打印、智能零部件、节能元器件等)、智能装备(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等)控制元器件及系统设计、数字化设计等优选设计方法的应用技术等内容。 3.实用null

    内容简介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是顺应“中国制造2025”智能装备设计新要求、技术优选、数据可靠的一部现代化的机械设计大型工具书,涵盖现代机械零部件及传动设计、智能装备及控制设计、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三部分内容。第二版重点加强机械智能化产品设计(3D打印、智能零部件、节能元器件)、智能装备(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控制及系统设计、现代设计方法及应用等内容。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共6卷,其中第1卷包括机械设计基础资料,零件结构设计,机械制图和几何精度设计,机械工程材料,连接件与紧固件;第2卷包括轴和联轴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机架、箱体及导轨,弹簧,机构,机械零部件设计禁忌,带传动、链传动;第3卷包括齿轮传动,减速器、变速器,离合器、制动器,润滑,密封;第4卷包括液力传动,液压传动与控制,气压传动与控制;第5卷包括智能装备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传感器,控制元器件和控制单元,电动机;第6卷包括机械振null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第19篇 液力传动 第1章液力传动设计基础 1.1液力传动的定义、特点及应用19-3 1.2液力传动的术语、符号19-4 1.2.1液力传动术语19-4 1.2.2液力元件图形符号19-7 1.3液力传动理论基础19-8 1.3.1基本控制方程19-8 1.3.2基本概念和定义19-11 1.3.3液体在叶轮中的运动19-12 1.3.3.1速度三角形及速度的分解19-12 1.3.3.2速度环量19-13 1.3.3.3液体在无叶栅区的流动19-13 1.3.4欧拉方程19-13 1.3.4.1动量矩方程19-13 1.3.4.2理论能头19-14 1.4液力传动的工作液体19-14 1.4.1液力传动油的基本要求19-14 1.4.2常用液力传动油19-15 1.4.3水基难燃液19-15 第2章液力变矩器 2.1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特性19-17 2.1.1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19-17 2.1.1.1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19-17 2.1.1.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和变矩原理19-17 2.1.1.3液力变矩器常用参数及符号19-18 2.1.2液力变矩器的特性19-20 2.2液力变矩器的分类及主要特点19-23 2.3液力变矩器的压力补偿及冷却系统19-26 2.3.1补偿压力19-26 2.3.2冷却循环流量和散热面积19-27 2.4液力变矩器的设计方法19-27 2.4.1相似设计法19-27 2.4.2统计经验设计方法19-29 2.4.3理论设计法19-32 2.4.3.1基于一维束流理论的设计方法19-32 2.4.3.2CFD/CAD现代设计方法19-43 2.4.4逆向设计法19-47 2.5液力变矩器的试验19-50 2.5.1试验台架19-50 2.5.2试验方法19-50 2.5.2.1外特性试验19-50 2.5.2.2液力元件内特性试验19-53 2.6液力变矩器的选型19-54 2.6.1液力变矩器的形式和参数选择19-54 2.6.2液力变矩器系列型谱19-55 2.6.3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机的共同工作19-55 2.6.3.1输入功率19-56 2.6.3.2泵轮特性曲线族和涡轮特性曲线族19-56 2.6.3.3液力变矩器有效直径和公称转矩选择19-58 2.6.3.4液力变矩器和动力机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19-58 2.6.4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机的匹配19-58 2.6.5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机匹配的优化19-60 2.7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19-61 2.7.1单级单相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19-61 2.7.2多相单级和闭锁液力变矩器19-104 2.7.3可调液力变矩器19-114 2.8液力变矩器传动装置19-116 2.9液力变矩器的应用及标准状况19-124 2.9.1液力变矩器的应用19-124 2.9.2国内外标准情况和对照19-124 第3章液力机械变矩器 3.1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分类及原理19-126 3.1.1功率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9-126 3.1.1.1导轮反转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9-126 3.1.1.2多涡轮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9-127 3.1.2功率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9-127 3.1.2.1基本方程19-127 3.1.2.2用于特定变矩器的方程19-131 3.1.2.3分流传动特性的计算方法及实例19-134 3.1.2.4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方案汇总19-137 3.2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9-139 3.2.1功率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9-139 3.2.1.1导轮反转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9-139 3.2.1.2双涡轮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9-141 3.2.2功率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9-142 3.2.2.1分流差速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9-142 3.2.2.2汇流差速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9-145 3.3液力机械变矩器产品规格与型号19-146 3.3.1双涡轮液力机械变矩器产品19-146 3.3.2导轮反转液力机械变矩器产品19-158 3.3.3功率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产品19-159 3.3.4液力机械变矩器传动装置产品19-161 第4章液力偶合器 4.1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19-164 4.2液力偶合器特性19-165 4.2.1液力偶合器的特性参数19-165 4.2.2液力偶合器特性曲线19-166 4.2.3影响液力偶合器特性的主要因素19-168 4.3液力偶合器分类、结构及发展19-170 4.3.1液力偶合器形式和基本参数19-170 4.3.1.1形式和类别19-170 4.3.1.2基本参数19-173 4.3.2液力偶合器部分充液时的特性19-173 4.3.3普通型液力偶合器19-174 4.3.4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174 4.3.4.1静压泄液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177 4.3.4.2动压泄液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177 4.3.4.3复合泄液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188 4.3.5普通型、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安全保护装置19-189 4.3.5.1普通型、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易熔塞19-189 4.3.5.2刮板输送机用液力偶合器易爆塞技术要求19-189 4.3.6调速型液力偶合器19-194 4.3.6.1进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19-198 4.3.6.2出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19-204 4.3.6.3复合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19-212 4.3.7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19-213 4.3.8液力减速器19-227 4.3.8.1机车用液力减速(制动)器19-227 4.3.8.2汽车用液力减速(制动)器19-228 4.3.8.3固定设备用液力减速(制动)器19-230 4.4液力偶合器设计19-232 4.4.1液力偶合器的类比设计19-232 4.4.2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设计19-234 4.4.2.1工作腔模型(腔型)及选择19-234 4.4.2.2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辅助腔19-237 4.4.2.3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叶轮结构19-237 4.4.2.4工作腔有效直径的确定19-239 4.4.2.5叶片数目和叶片厚度19-239 4.4.3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设计19-239 4.4.3.1叶轮强度计算19-239 4.4.3.2叶轮强度有限元分析简介19-243 4.4.3.3液力偶合器的轴向力19-244 4.4.3.4导管及其控制19-245 4.4.3.5设计中的其他问题19-248 4.4.3.6油路系统19-249 4.4.3.7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辅助系统与设备成套19-250 4.4.3.8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配套件19-252 4.4.4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设计19-259 4.4.4.1前置齿轮式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简介19-259 4.4.4.2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设计要点19-260 4.4.5液力偶合器的发热与冷却19-260 4.5液力偶合器试验19-262 4.5.1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试验19-262 4.5.2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试验19-263 4.6液力偶合器选型、应用与节能19-264 4.6.1液力偶合器运行特点19-266 4.6.2液力偶合器功率图谱19-268 4.6.3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与应用19-268 4.6.3.1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19-268 4.6.3.2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应用19-269 4.6.4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与应用19-274 4.6.4.1我国风机、水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9-274 4.6.4.2风机、水泵调速运行的必要性19-274 4.6.4.3各类调速方式的比较 19-274 4.6.4.4应用液力偶合器调速的节能效益19-275 4.6.4.5风机、泵类调速运行的节能效果19-276 4.6.4.6风机、泵类流量变化形式对节能效果的影响19-276 4.6.4.7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效率与相对效率19-277 4.6.4.8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匹配19-278 4.6.4.9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典型应用与节能19-279 4.7液力偶合器可靠性与故障分析19-283 4.7.1基本概念19-283 4.7.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故障分析19-284 4.7.3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故障分析19-287 4.8液力偶合器典型产品及其选择19-290 4.8.1静压泄液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290 4.8.2动压泄液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292 4.8.2.1YOX、YOXⅡ、TVA外轮驱动直连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293 4.8.2.2YOXⅡZ外轮驱动制动轮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294 4.8.2.3水介质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295 4.8.2.4加长后辅腔与加长后辅腔带侧辅腔的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300 4.8.2.5加长后辅腔与加长后辅腔带侧辅腔制动轮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306 4.8.2.6加长后辅腔内轮驱动制动轮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312 4.8.3复合泄液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9-312 4.8.4调速型液力偶合器19-318 4.8.4.1出口调节安装板式箱体调速型液力偶合器19-318 4.8.4.2回转壳体箱座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19-324 4.8.4.3侧开箱体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19-326 4.8.4.4阀控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19-329 4.9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19-330 4.9.1前置齿轮增速式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19-330 4.9.2后置齿轮减速式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19-336 4.9.3后置齿轮增速式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19-340 4.9.4组合成套型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19-341 4.9.5后置齿轮减速箱组合型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偶合器正(反)车箱]19-345 4.10国内外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标准情况与对照19-345 第5章液黏传动 5.1液黏传动及其分类19-347 5.2液黏传动的基本原理19-347 5.3液黏传动常用术语、形式和基本参数19-347 5.3.1液黏传动常用术语19-347 5.3.2液黏传动元件结构形式19-347 5.3.3液黏传动的基本参数19-347 5.4液黏传动的工作液体19-347 5.5液黏调速离合器19-347 5.5.1集成式液黏调速离合器19-347 5.5.2分离式液黏调速离合器19-347 5.5.3液黏调速离合器运行特性19-347 5.5.4液黏传动的摩擦副19-347 5.5.5液黏调速离合器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节能19-347 5.5.6液黏调速离合器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19-347 5.5.7国外液黏调速离合器的转速调控系统19-347 5.6液黏调速装置19-347 5.6.1平行轴传动液黏调速装置19-347 5.6.2差动轮系CST液黏调速装置19-347 5.7硅油风扇离合器19-347 5.8硅油离合器19-347 5.9液黏测功器19-347 5.10其他液黏传动元件19-347 5.11液黏传动在液力变矩器上的应用19-347 5.12国内外液黏元件标准情况与对照19-347 参考文献19-348 第20篇 液压传动与控制 第1章常用基础标准、图形符号和常用术语 1.1基础标准20-3 1.1.1液压气压系统及元件的公称压力系列20-3 1.1.2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公称排量系列20-3 1.1.3液压元件的油口螺纹连接尺寸20-4 1.1.4液压系统硬管外径系列和软管内径系列20-4 1.1.5液压缸、气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系列20-4 1.1.6液压缸、气缸活塞行程系列20-4 1.1.7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20-5 1.1.8液压阀油口、底板、控制装置和电磁铁的标识20-7 1.1.9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20-7 1.2液压图形符号20-7 1.2.1图形符号20-7 1.2.2液压图形符号绘制规则20-16 1.3常用液压术语20-19 1.3.1基本术语20-19 1.3.2液压泵的术语20-20 1.3.3液压执行元件的术语20-20 1.3.4液压阀的术语20-21 1.3.5液压辅件及其他专业术语20-23 第2章液压流体力学常用计算公式及资料 2.1流体力学基本公式20-25 2.2流体静力学公式20-25 2.3流体动力学公式20-26 2.4阻力计算20-27 2.4.1沿程阻力损失计算20-27 2.4.2局部阻力损失计算20-28 2.5孔口及管嘴出流、缝隙流动、液压冲击20-30 2.5.1孔口及管嘴出流计算20-30 2.5.2缝隙流动计算20-31 2.6液压冲击计算20-32 第3章液压系统设计 3.1设计计算的内容和步骤20-33 3.2明确技术要求20-33 3.3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20-33 3.3.1初选系统压力20-33 3.3.2计算液压缸尺寸或液压马达排量20-34 3.3.3作出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工况图20-35 3.4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20-35 3.5液压元件的选择20-35 3.5.1液压执行元件的选择20-35 3.5.2液压泵的选择20-36 3.5.3液压控制阀的选择20-37 3.5.4蓄能器的选择20-37 3.5.5管路的选择20-37 3.5.6确定油箱容量20-38 3.5.7过滤器的选择20-38 3.5.8液压油的选择20-38 3.6液压系统性能验算20-38 3.6.1系统压力损失计算20-39 3.6.2系统效率计算20-39 3.6.3系统发热计算20-39 3.6.4热交换器的选择20-40 3.7液压装置结构设计20-41 3.8液压泵站设计20-45 3.8.1液压泵站的组成及分类20-45 3.8.2油箱及其设计20-46 3.8.3液压泵组的结构设计20-47 3.8.4蓄能器装置的设计20-50 3.9液压集成块设计20-51 3.10全面审核及编写技术文件20-55 3.11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20-56 3.11.1机床液压系统设计实例20-56 3.11.2油压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20-58 3.11.3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20-59 第4章液压基本回路 4.1概述20-61 4.2液压源回路20-61 4.3压力控制回路20-63 4.3.1调压回路20-64 4.3.2减压回路20-65 4.3.3增压回路20-66 4.3.4保压回路20-67 4.3.5卸荷回路20-70 4.3.6平衡回路20-73 4.3.7缓冲回路20-74 4.3.8卸压回路20-78 4.3.9制动回路20-81 4.4速度控制回路20-82 4.4.1调速回路20-82 4.4.2增速回路20-86 4.4.3减速回路20-88 4.4.4二次进给回路、比例阀连续调速回路20-89 4.5同步控制回路20-90 4.6方向控制回路20-94 4.6.1换向回路20-94 4.6.2锁紧回路20-96 4.6.3连续往复运动回路20-97 4.7液压马达回路20-99 4.8其他液压回路20-101 4.8.1顺序动作回路20-101 4.8.2插装阀控制回路20-104 4.9二次调节静液传动回路20-105 第5章液压工作介质 5.1液压介质的分类20-106 5.1.1分组20-106 5.1.2命名20-106 5.1.3代号20-106 5.1.4H组(液压系统)常用工作介质的牌号及主要应用20-106 5.1.5常用工作介质与材料的适应性20-108 5.2工作介质的选择20-109 5.2.1根据工作环境选择20-109 5.2.2根据液压系统工作温度选择20-109 5.2.2.1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20-109 5.2.2.2工作介质的工作温度范围20-109 5.2.3根据工作压力选择20-110 5.2.4根据液压泵类型选择20-110 5.2.5工作介质黏度的选择20-110 5.2.6工作介质污染度等级的确定20-110 5.2.7其他要求20-111 5.3工作介质的使用20-111 5.3.1污染控制20-111 5.3.2过滤20-112 5.3.3补充工作介质20-112 5.3.4更换工作介质20-112 5.3.5工作介质的维护20-112 5.3.6工作介质的检测20-112 5.3.6.1工作介质理化性能检测20-112 5.3.6.2工作介质污染度检测20-113 5.3.7安全与环保20-113 5.4工作介质的贮存20-113 5.5工作介质废弃处理20-113 第6章液压泵 6.1液压泵的分类20-114 6.2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计算公式20-114 6.2.1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20-114 6.2.2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20-115 6.3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参数选择20-115 6.4齿轮泵20-116 6.4.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20-116 6.4.2齿轮泵拆装方法、使用注意事项20-117 6.4.3齿轮泵产品20-118 6.4.3.1齿轮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20-118 6.4.3.2CB型齿轮泵20-118 6.4.3.3CB-B型齿轮泵20-120 6.4.3.4CBF-E型齿轮泵20-122 6.4.3.5CBF-F型齿轮泵20-124 6.4.3.6CBG型齿轮泵20-125 6.4.3.7P系列齿轮泵20-129 6.4.3.8NB型内啮合齿轮泵20-131 6.4.3.9三联齿轮泵20-135 6.4.3.10恒流齿轮泵20-137 6.4.3.11复合齿轮泵20-137 6.4.3.12GPY系列齿轮泵20-139 6.5叶片泵产品20-139 6.5.1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20-139 6.5.2叶片泵产品20-141 6.5.2.1叶片泵产品技术参数概览20-141 6.5.2.2YB型、YB1型叶片泵20-141 6.5.2.3YB-※车辆用叶片泵20-144 6.5.2.4PV2R型叶片泵20-144 6.5.2.5PFE型柱销式叶片泵20-149 6.5.2.6YBX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20-154 6.5.2.7V4型变量叶片泵20-158 6.6柱塞泵产品20-160 6.6.1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20-160 6.6.2柱塞泵的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20-162 6.6.3柱塞泵产品20-162 6.6.3.1柱塞泵产品技术参数概览20-162 6.6.3.2C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20-163 6.6.3.3A2F型柱塞泵20-166 6.6.3.4ZB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20-171 6.6.3.5JB型径向柱塞泵20-172 6.6.3.6A10V型轴向柱塞泵20-174 6.6.3.7RK型超高压径向柱塞泵20-178 6.6.3.8SB型手动泵20-179 第7章液压马达 7.1液压马达的分类20-180 7.2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20-180 7.2.1主要参数20-180 7.2.2计算公式20-181 7.2.3液压马达主要技术参数概览20-181 7.3液压马达的结构特点20-182 7.4齿轮马达20-183 7.4.1外啮合齿轮马达20-184 7.4.1.1GM5型齿轮马达20-184 7.4.1.2CM-C型齿轮马达20-186 7.4.1.3CM-G4型齿轮马达20-187 7.4.1.4CM-D型齿轮马达20-188 7.4.1.5CMZ型齿轮马达20-189 7.4.1.6CMW型齿轮马达20-189 7.4.1.7CMK型齿轮马达20-190 7.4.1.8CM-F型齿轮马达20-191 7.4.1.9CB-E型齿轮马达20-192 7.4.2摆线液压马达20-193 7.4.2.1BYM型齿轮马达20-193 7.4.2.2BM-C/D/E/F型摆线液压马达20-194 7.5叶片马达20-197 7.5.1YM型液压马达20-197 7.5.1.1YM型中压液压马达20-197 7.5.1.2YM型中高压液压马达20-199 7.5.1.3YM※型低速大扭矩叶片马达20-200 7.5.2BMS、BMD型叶片摆动马达20-202 7.6柱塞马达20-203 7.6.1斜盘式轴向柱塞式马达20-203 7.6.1.1ZM、XM型柱塞马达20-204 7.6.1.2HTM(SXM)型双斜盘轴向柱塞马达20-205 7.6.1.3PMFBQA型轻型轴向柱塞马达20-209 7.6.2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20-212 7.6.2.1A2F型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20-212 7.6.2.2A6V型斜轴式变量马达20-213 7.6.3径向柱塞马达20-214 7.6.3.1NJM型柱塞马达20-214 7.6.3.21JMD型柱塞马达20-218 7.6.3.3JM※系列径向柱塞马达20-219 7.6.4球塞式液压马达20-227 7.6.4.1QJM型径向球塞马达20-227 7.6.4.2QJM型带制动器液压马达20-231 7.6.4.3QKM型液压马达20-237 7.7曲轴连杆式径向柱塞马达20-240 7.8液压马达的选用20-240 7.9摆动液压马达20-241 7.9.1摆动液压马达的分类20-241 7.9.2摆动液压马达产品20-242 7.9.2.1YMD型单叶片摆动马达20-242 7.9.2.2YMS型双叶片马达20-243 7.9.3摆动液压马达的选择原则20-245 第8章液压缸 8.1液压缸的类型20-246 8.2液压缸的基本参数20-247 8.3液压缸的安装方式20-250 8.4液压缸的主要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20-256 8.4.1缸体和缸盖的材料及技术要求20-256 8.4.2缸体端部连接形式20-257 8.4.3活塞20-262 8.4.3.1活塞材料及尺寸和公差20-262 8.4.3.2常用的活塞结构形式20-262 8.4.3.3活塞的密封20-262 8.4.4活塞杆20-266 8.4.5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20-269 8.4.5.1导向套的材料和技术要求20-269 8.4.5.2活塞杆的密封20-270 8.4.5.3活塞杆的防尘圈20-272 8.4.6液压缸的缓冲装置20-273 8.4.7液压缸的排气装置20-273 8.5液压缸的设计计算20-274 8.5.1液压缸的设计计算20-274 8.5.2液压缸性能参数的计算20-275 8.5.3液压缸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20-277 8.5.4液压缸结构参数的计算20-279 8.5.5液压缸的连接计算20-282 8.5.6活塞杆稳定性验算20-285 8.6液压缸标准系列20-285 8.6.1工程液压缸系列20-285 8.6.2冶金设备用标准液压缸系列20-294 8.6.2.1YHG1型冶金设备标准液压缸20-294 8.6.2.2ZQ型重型冶金设备液压缸20-302 8.6.2.3JB系列冶金设备液压缸20-307 8.6.2.4YG型液压缸20-311 8.6.2.5UY型液压缸20-318 8.6.3车辆用液压缸系列20-324 8.6.3.1DG型车辆液压缸20-324 8.6.3.2G※型液压缸20-327 8.6.4重载液压缸20-329 8.6.4.1CD/CG型液压缸20-329 8.6.4.2CG250、CG350等速重载液压缸尺寸20-343 8.6.5轻载拉杆式液压缸20-346 8.6.6带接近开关的拉杆式液压缸20-354 8.6.7伸缩式套筒液压缸20-355 8.6.8传感器内置式液压缸20-357 8.7液压缸的加工工艺与拆装方法、注意事项20-358 8.8液压缸的选择指南20-362 第9章液压控制阀 9.1液压控制阀的分类20-366 9.1.1按照液压阀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20-366 9.1.2按照液压阀的控制方式进行分类20-366 9.1.3按照液压阀控制信号的形式进行分类20-366 9.1.4按照液压阀的结构形式进行分类20-367 9.1.5按照液压阀的连接方式进行分类20-367 9.2液压控制元件的性能参数20-368 9.3压力控制阀20-368 9.3.1溢流阀20-368 9.3.1.1普通溢流阀20-368 9.3.1.2电磁溢流阀20-372 9.3.1.3卸荷溢流阀20-373 9.3.2减压阀20-373 9.3.3顺序阀20-376 9.3.4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的综合比较20-379 9.3.5压力继电器20-379 9.3.6典型产品20-381 9.3.6.1直动型溢流阀及远程调压阀20-381 9.3.6.2先导型溢流阀、电磁溢流阀20-385 9.3.6.3卸荷溢流阀20-388 9.3.6.4减压阀20-392 9.3.6.5顺序阀20-400 9.3.6.6压力继电器20-404 9.4流量控制阀20-408 9.4.1节流阀及单向节流阀20-408 9.4.2调速阀及单向调速阀20-411 9.4.3溢流节流阀20-415 9.4.4分流集流阀20-415 9.4.5典型产品20-416 9.4.5.1节流阀20-416 9.4.5.2调速阀20-419 9.4.5.3分流集流阀(同步阀)20-425 9.5方向控制阀20-428 9.5.1方向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0-428 9.5.2普通单向阀20-431 9.5.3液控单向阀20-432 9.5.4电磁换向阀20-436 9.5.5电液换向阀20-443 9.5.6其他类型的方向阀20-450 9.5.7典型产品20-453 9.5.7.1单向阀20-453 9.5.7.2液控单向阀20-456 9.5.7.3电磁换向阀20-460 9.5.7.4电液换向阀20-470 9.5.7.5手动换向阀和行程换向阀20-475 9.6多路换向阀20-482 9.6.1多路换向阀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性能20-482 9.6.2产品介绍20-485 9.6.2.1ZFS型多路换向阀20-485 9.6.2.2ZFS-※※H型多路换向阀20-487 9.6.2.3DF型多路换向阀20-488 9.6.2.4CDB型多路换向阀20-489 9.7叠加阀20-491 9.7.1叠加阀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性能20-491 9.7.2产品介绍20-493 9.8插装阀20-503 9.8.1插装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0-504 9.8.2插装阀的典型组件20-506 9.8.3插装阀的基本回路20-510 9.8.4插装阀典型产品20-511 9.8.4.1力士乐系列插装阀产品(L系列)20-511 9.8.4.2威格士系列插装阀20-529 9.9液压阀的清洗和拆装20-536 9.10液压控制元件的选型原则20-537 9.11液压控制装置的集成20-538 9.11.1液压控制装置的板式集成20-538 9.11.2液压控制装置的块式集成20-542 9.11.3液压控制装置的叠加阀式集成20-547 9.11.4液压控制装置的插入式集成20-549 9.11.5液压控制装置的复合式集成20-550 第10章液压辅件与液压泵站 10.1蓄能器20-551 10.1.1蓄能器的种类及特点20-551 10.1.2蓄能器在系统中的应用20-552 10.1.3各种蓄能器的性能及用途20-552 10.1.4蓄能器的容量计算20-553 10.1.5蓄能器的选择20-553 10.1.6蓄能器产品20-553 10.1.6.1NXQ型囊式蓄能器20-553 10.1.6.2NXQ型囊式蓄胶囊20-555 10.1.6.3HXQ型活塞式蓄能器20-556 10.1.6.4GXQ型隔膜式蓄能器20-557 10.1.6.5GLXQ型管路式蓄能器20-558 10.1.6.6CQP型非隔离式蓄能器(储气罐)20-559 10.1.6.7囊式蓄能器站20-560 10.1.6.8活塞式蓄能器站及氮气瓶组20-561 10.1.7蓄能器附件20-562 10.1.7.1CQJ型蓄能器充氮工具20-562 10.1.7.2CPU型蓄能器充氮工具20-563 10.1.7.3CDZs-D1型充氮车(氮气充压装置)20-564 10.1.7.4AQF型蓄能器安全球阀20-566 10.1.7.5AJF型蓄能器截止阀20-567 10.1.7.6AJ型蓄能器控制阀组20-568 10.1.7.7QFZ型蓄能器安全阀组20-570 10.1.7.8QF-CR型蓄能器气体安全阀20-572 10.1.7.9QXF型蓄能器充气阀20-572 10.1.7.10蓄能器固定组件20-573 10.1.7.11蓄能器托架20-574 10.1.7.12蓄能器卡箍20-575 10.2过滤器20-575 10.2.1过滤器的主要性能参数20-576 10.2.2过滤器的名称、用途、安装、类别、形式及效果20-576 10.2.3推荐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和过滤精度20-577 10.2.4过滤器的选择和计算20-577 10.2.5过滤器产品20-578 10.2.5.1WF型吸油滤油器20-578 10.2.5.2WR型吸油滤油器20-578 10.2.5.3WU、XU型吸油滤油器20-579 10.2.5.4ISV型管路吸油过滤器20-580 10.2.5.5TF型箱外自封式吸油过滤器20-582 10.2.5.6TRF型吸回油过滤器20-585 10.2.5.7GP、WY型磁性回油过滤器20-587 10.2.5.8RFA型微型直回式回油过滤器20-589 10.2.5.9SRFA型双筒微型直回式回油过滤器20-591 10.2.5.10XNL型箱内回油过滤器20-594 10.2.5.11ZU-H、QU-H型压力管路过滤器20-596 10.3热交换器20-603 10.3.1冷却器的种类及特点20-603 10.3.2冷却器的选择及计算20-603 10.3.3冷却器产品的性能和规格尺寸20-604 10.3.4电磁水阀20-616 10.3.5GL型冷却水过滤器20-617 10.3.6加热器20-617 10.4液压站20-619 10.4.1液压站的结构形式20-619 10.4.2典型液压站产品20-620 10.4.3油箱20-622 10.5温度仪表20-624 10.5.1温度表(计)20-624 10.5.1.1WS※型双金属温度计20-624 10.5.1.2WTZ型温度计20-624 10.5.2WTYK 型压力式温度控制器20-624 10.5.3WZ※型温度传感器20-624 10.6压力仪表20-624 10.6.1Y系列压力表20-624 10.6.2YTXG型磁感式电接点压力表20-624 10.6.3Y※TZ型远程压力表20-624 10.6.4BT型压力表20-624 10.6.5压力表开关20-624 10.6.5.1KF型压力表开关20-624 10.6.5.2AF6E型压力表开关20-624 10.6.5.3MS型六点压力表开关20-624 10.6.6测压、排气接头及测压软管20-624 10.6.6.1PT型测压排气接头20-624 10.6.6.2HF型测压软管20-624 10.7空气滤清器20-624 10.7.1QUQ型空气滤清器20-624 10.7.2EF型空气过滤器20-624 10.7.3PFB型增压式空气滤清器20-624 10.8液位仪表20-624 10.8.1YWZ型液位计20-624 10.8.2CYW型液位液温计20-624 10.8.3YKZQ型液位控制器20-624 10.9流量仪表20-624 10.9.1LC12型椭圆齿轮流量计20-624 10.9.2LWGY型涡轮流量传感器20-624 10.10常用阀门20-624 10.10.1高压球阀20-624 10.10.1.1YJZQ型高压球阀20-624 10.10.1.2Q21N型外螺纹球阀20-624 10.10.2JZFS系列高压截止阀20-624 10.10.3DD71X型开闭发信器蝶阀20-624 10.10.4D71X-16对夹式手动蝶阀20-624 10.10.5Q11F-16型低压内螺纹直通式球阀20-624 10.11E型减震器20-624 10.12KXT型可曲挠橡胶接管20-624 10.13NL型内齿形弹性联轴器20-625 10.14管路20-625 10.14.1管路的计算20-625 10.14.2胶管的选择及注意事项20-625 10.15管接头20-625 10.15.1金属管接头O形圈平面密封接头20-625 10.15.2锥密封焊接式管接头20-625 10.15.3卡套式管接头规格20-625 10.15.4扩口式管接头规格20-625 10.15.5锥密封焊接式方接头20-625 10.15.6液压软管接头20-625 10.15.7快换接头20-625 10.15.8旋转接头20-625 10.15.9螺塞20-625 10.15.10法兰20-625 10.15.11管夹20-625 10.15.11.1钢管夹20-625 10.15.11.2塑料管夹20-625 第11章液压控制系统概述 11.1液压传动系统与液压控制系统的比较20-626 11.2电液伺服系统和电液比例系统的比较20-628 11.3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20-628 11.4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20-631 11.5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20-633 11.5.1电液位置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20-635 11.5.2电液速度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20-638 11.6液压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应用20-639 11.6.1液压控制系统的特点20-639 11.6.2液压控制系统的应用20-640 第12章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12.1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0-646 12.2电液伺服阀20-648 12.2.1典型电液伺服阀结构20-653 12.2.2电液伺服阀的基本特性及其性能参数20-657 12.2.3电液伺服阀线圈接法20-661 12.2.4电液伺服阀使用注意事项20-662 12.2.5电液伺服阀故障现象和原因20-663 12.3伺服放大器20-665 12.4电液伺服系统设计20-667 12.4.1全面理解设计要求20-667 12.4.2拟订控制方案、绘制系统原理图20-667 12.4.3动力元件的参数选择20-668 12.4.4液压系统固有频率对加速和制动程度的20-675 12.4.5伺服阀选择注意事项20-675 12.4.6执行元件的选择20-676 12.4.7反馈传感器的选择20-677 12.4.8确定系统的方块图20-679 12.4.9系统静动态品质分析及确定校正特性20-679 12.4.10仿真分析20-679 12.5电液伺服系统应用举例20-682 12.5.1力、压力伺服系统应用实例20-683 12.5.2流量伺服系统应用实例20-690 12.5.3位置系统应用实例20-691 12.5.4伺服系统液压参数的计算实例20-706 12.6主要电液伺服阀产品20-713 12.6.1国内电液伺服阀主要产品20-713 12.6.1.1双喷嘴挡板力反馈电液伺服阀20-713 12.6.1.2双喷嘴挡板电反馈(FF109、QDY3、QDY8、DYSF型)电液伺服阀20-715 12.6.1.3动圈式滑阀直接反馈式(YJ、SV、QDY4型)、滑阀直接位置反馈式(DQSF-1型)电液伺服阀20-716 12.6.1.4动圈力综合式压力伺服阀(FF119)、双喷嘴-挡板喷嘴压力反馈式伺服阀(DYSF-3P)、P-Q型伺服阀(FF118)、射流管力反馈伺服阀(CSDY、FSDY、DSDY、SSDY)20-717 12.6.1.5动圈力式伺服阀(SV9、SVA9)20-718 12.6.1.6动圈力式伺服阀(SVA8、SVA10)20-719 12.6.2国外主要电液伺服阀产品20-720 12.6.2.1双喷嘴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MOOG)20-720 12.6.2.2双喷嘴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DOWTY、SM4)20-721 12.6.2.3双喷嘴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MOOG D761)和电反馈式电液伺服阀(MOOG D765)20-722 12.6.2.4直动电反馈式伺服阀(DDV)MOOG D633及D634系列20-724 12.6.2.5电反馈三级伺服阀MOOG D791和D792系列20-725 12.6.2.6EMG伺服阀SV1-1020-727 12.6.2.7MOOG系列电反馈伺服阀20-729 12.6.2.8伺服射流管电反馈高响应二级伺服阀MOOG D661 GC系列20-732 12.6.2.9射流管力反馈Abex和射流偏转板力反馈伺服阀MOOG26系列20-735 12.6.2.10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双喷嘴挡板机械(力)和/或电反馈二级伺服阀4WS(E)2EM6-2X、4WS(E)2EM(D)10-5X、4WS(E)2EM(D)16-2X和电反馈三级伺服阀4WSE3EE20-735 12.6.3电液伺服阀的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2 12.6.3.1FF101、FF102、MOOG30和DOWTY30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2 12.6.3.2FF102、YF7、MOOG31、MOOG32、DOWTY31和DOWTY32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2 12.6.3.3FF113、YFW10和MOOG72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3 12.6.3.4FF106A、FF108和FF119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4 12.6.3.5FF106、FF130、YF13、MOOG35和MOOG34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5 12.6.3.6QDY系列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5 12.6.3.7FF131、YFW06、QYSF-3Q、DOWTY45514659和MOOG78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6 12.6.3.8FF109和DYSF-3G-111型电反馈三级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7 12.6.3.9SV(CSV)和SVA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8 12.6.3.10YJ741、YJ742和YJ861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8 12.6.3.11CSDY和Abex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49 12.6.3.12MOOG760、MOOGG761和MOOGG631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50 12.6.3.13MOOGD633、D634系列直动式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51 12.6.3.14MOOGD791和D792型电反馈三级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52 12.6.3.15MOOGD662~D665系列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20-753 12.6.3.16博世力士乐电反馈三级阀4WSE3EE(16、25、32)外形及安装尺寸20-754 12.7伺服液压缸产品20-755 12.7.1US系列伺服液压缸20-755 12.7.2海特公司伺服液压缸20-756 12.7.3REXROTH公司伺服液压缸20-758 12.7.4MOOG公司伺服液压缸20-759 12.7.5ATOS公司伺服液压缸20-761 12.8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禁忌20-762 12.9液压伺服系统故障排除20-763 第13章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13.1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0-767 13.2比例电磁铁20-770 13.3比例放大器20-771 13.4电液比例压力阀20-791 13.5电液比例流量阀20-797 13.6电液比例方向阀20-801 13.7电液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20-808 13.8负载压力补偿用压力补偿器20-808 13.9比例控制装置的典型曲线20-810 13.10比例控制系统典型原理图20-814 13.11闭环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20-829 13.12比例阀的选用20-831 13.13国内主要比例阀产品20-834 13.13.1BQY-G型电液比例三通调速阀20-834 13.13.2BFS和BFL比例方向流量阀20-834 13.13.3BY※型比例溢流阀20-834 13.13.43BYL型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20-835 13.13.54BEY型比例方向阀20-835 13.13.6BYY型比例溢流阀20-836 13.13.7BJY型比例减压阀20-836 13.13.8DYBL和DYBQ型比例节流阀20-836 13.13.9BPQ型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20-837 13.13.104B型比例方向阀20-837 13.13.114WRA型电磁比例方向阀20-838 13.13.124WRE型电磁比例方向阀20-839 13.13.134WRZH型电液比例方向阀20-840 13.13.14DBETR型比例压力溢流阀20-842 13.13.15DBE/DBEM型比例溢流阀20-843 13.13.163DREP6三通比例压力控制阀20-844 13.13.17DRE/DREM型比例减压阀20-844 13.13.18ZFRE6型二通比例调速阀20-845 13.13.19ZERE※型二通比例调速阀20-847 13.13.20ED型比例遥控溢流阀20-848 13.13.21EB型比例溢流阀20-848 13.13.22ERB型比例溢流减压阀20-849 13.13.23EF(C)G型比例(带单向阀)流量阀20-849 13.14国外主要比例阀产品概览20-850 13.14.1BOSCH比例溢流阀(不带位移控制)20-850 13.14.2BOSCH比例溢流阀和线性比例溢流阀(带位移控制)20-851 13.14.3BOSCH NG6带集成放大器比例溢流阀20-852 13.14.4BOSCH NG10比例溢流阀和比例减压阀(带位移控制)20-853 13.14.5BOSCH NG6三通比例减压阀(不带/带位移控制)20-854 13.14.6BOSCH NG6 NG10比例节流阀(不带位移控制)20-855 13.14.7BOSCH NG6 NG10比例节流阀(带位移控制)20-856 13.14.8BOSCH NG10带集成放大器比例节流阀(带位移控制)20-857 13.14.9BOSCH比例流量阀(带位移控制及不带位移控制)20-858 13.14.10BOSCH不带位移传感器比例方向阀20-860 13.14.11BOSCH比例方向阀(带位移控制)20-861 13.14.12BOSCH带集成放大器比例方向阀20-862 13.14.13BOSCH比例控制阀20-863 13.14.14BOSCH插装式比例节流阀20-866 13.14.15Atos主要比例阀20-867 13.14.16Vickers主要比例阀20-868 13.14.16.1KDG3V、KDG4V比例方向阀20-868 13.14.16.2K(A)DG4V-3,K(A)TDG4V-3比例方向阀20-875 参考文献20-881 第21篇 气压传动与控制 第1章气压传动技术基础 1.1气动系统的特点及构成21-3 1.2空气的性质21-6 1.2.1空气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密度21-6 1.2.2干空气的物理特性参数21-9 1.2.3加在十次方倍数前面的序数21-10 1.2.4不同应用技术所使用的压力(物理、气象、气动、真空)21-11 1.2.5气动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1-11 1.2.6不同海拔高度气体的压力和温度21-12 1.2.7空气含湿量、温度与密度的关系21-13 1.2.8空气中水饱和值——露点21-15 1.3气体的基本热力学与动力学规律21-19 1.3.1气体的状态变化及其热力学过程21-19 1.3.2气体的基本动力学规律21-20 1.3.3气体通过收缩喷嘴或小孔的流动21-20 1.3.4容器的充气和放气特性21-21 1.3.5气阻和气容的特性及计算21-23 1.3.6管路的压力损失21-24 1.3.7由于管路配件引起的压力损失21-26 1.3.8由于管道摩擦引起的压力损失21-26 1.3.9通过孔口的流量21-26 1.3.10气动元件的简化计算模型21-27 1.3.11测定b和C值21-28 1.3.12气动组件的连接21-29 1.3.13日本管道JIS和美国管道NPT尺寸的转换21-30 1.4气动技术常用术语及图形符号21-31 1.4.1气动技术常用术语21-31 1.4.2气动技术图形符号21-31 1.5气动技术基础事项21-52 1.5.1气动元件及系统公称压力系列21-52 1.5.2气动元件的流通能力的表示方法21-52 1.5.2.1气动元件流量特性的测定21-52 1.5.2.2气动元件流通能力的其他表示方法21-55 1.5.3空气的品质21-56 1.5.3.1压缩空气的品质分级与应用场合21-56 1.5.3.2各种应用场合对空气品质的要求21-57 1.5.3.3空气中的杂质对气动元件的影响21-57 1.5.3.4ISO 8573-1:2010空气质量标准21-58 1.5.4密封21-58 1.5.5气动元件气口螺纹21-60 1.6气动技术常用计算公式和图表21-65 第2章气动系统 2.1气动基本回路21-67 2.1.1换向回路21-67 2.1.2速度控制回路21-69 2.1.3压力与力控制回路21-70 2.1.4位置控制回路21-73 2.2典型应用回路21-75 2.2.1同步回路21-75 2.2.2延时回路21-76 2.2.3自动往复回路21-76 2.2.4防止启动飞出回路21-77 2.2.5防止落下回路21-78 2.2.6缓冲回路21-78 2.2.7真空回路21-79 2.2.8基本逻辑回路21-80 2.2.9其他回路21-84 2.2.10应用举例21-90 2.3气动系统的控制21-103 2.3.1DIN 19226标准给出的控制系统类型21-103 2.3.2根据信息的表示形式和信号处理形式的不同来分类的控制系统21-103 2.3.3根据信号处理形式的不同来分类的控制系统21-103 2.3.4根据有否反馈来分类的控制系统21-103 2.3.5监控21-104 2.3.6气动顺序控制系统21-105 2.3.7继电器控制系统21-106 2.3.7.1常用继电器控制电路21-106 2.3.7.2典型的继电器控制气动回路21-108 2.3.8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21-112 2.3.8.1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21-112 2.3.8.2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21-113 2.3.8.3可编程控制器常用编程指令21-114 2.3.8.4控制系统设计步骤21-116 2.3.8.5控制系统设计举例21-117 2.3.9全气动控制系统21-118 2.3.9.1梯形图符号集21-118 2.3.9.2设计流程21-120 2.3.9.3基本回路21-121 2.3.9.4应用回路21-121 2.3.9.5应用实例21-129 2.3.10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CNC21-129 2.3.11机器人控制系统RC21-129 2.3.12气动非时序逻辑系统设计21-129 2.3.13设计举例21-130 2.3.13.1用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21-130 2.3.13.2应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21-131 2.4气动系统自动化21-132 2.4.1快速步进器21-132 2.4.1.1双手控制模块21-132 2.4.1.2气动计数器21-134 2.4.1.3气动定时器21-134 2.4.1.4电气计数器21-135 2.4.1.5差压调节器21-135 2.4.1.6气动继电器21-135 2.4.1.7单喷嘴挡板放大器21-136 2.4.2伺服定位系统21-136 2.4.2.1带有位移传感器的驱动器21-136 2.4.2.2轴控制器21-136 2.4.3抓取系统21-136 2.4.3.1抓取模块21-136 2.4.3.2笛卡儿系统21-137 2.4.3.3平行运动系统21-137 2.4.3.4控制器21-137 2.4.4气动自动化辅件21-138 第3章气动元件的选型及计算 3.1气源设备21-144 3.1.1空气压缩机21-144 3.1.2后冷却器21-150 3.1.3主管道过滤器21-150 3.1.4储气罐21-151 3.1.5干燥器21-152 3.1.6自动排水器21-154 3.2气动执行元件21-155 3.2.1气动执行元件的分类21-155 3.2.2气缸21-157 3.2.2.1气缸的分类21-157 3.2.2.2气缸的常用安装方式21-161 3.2.2.3气缸的结构21-162 3.2.2.4气缸特性21-178 3.2.2.5理论出力表21-180 3.2.2.6无杆气缸的转矩21-183 3.2.2.7负载比(工作压力5bar,摩擦因数0.01、0.2)21-183 3.2.2.8气缸质量(工作压力5bar,负载比85%,气缸直径25~100mm)21-184 3.2.2.9每100mm行程双作用气缸的空气消耗量(修正了绝热过程的损失)21-184 3.2.2.10双作用气缸从20~100mm缸径的理论耗气量(100mm行程时)21-185 3.2.2.11双作用气缸20~100mm缸径时的实际流量21-185 3.2.2.12气缸的压杆稳定计算21-185 3.2.2.13气缸相关标准选摘21-187 3.2.2.14气缸的选择21-190 3.2.3气马达21-190 3.2.3.1气马达与液压马达和电动机的比较21-190 3.2.3.2气马达、液压马达和电机的功率质量比与功率体积比21-193 3.2.3.3各种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计算公式21-193 3.2.3.4计算换算到马达轴的负载转矩21-195 3.2.3.5气马达的结构原理及特性21-195 3.2.3.6气马达的特点21-198 3.2.3.7气马达的选择和特性21-198 3.2.3.8气马达回路21-200 3.2.4摆动气缸21-202 3.2.5气爪21-202 3.2.5.1气爪分类21-203 3.2.5.2气爪受力计算21-204 3.2.5.3气爪使用注意事项21-205 3.2.5.4SMC公司气爪的选定21-208 3.2.6气动人工肌肉21-212 3.2.6.1气动人工肌肉的分类21-212 3.2.6.2气动人工肌肉的特性21-218 3.2.6.3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方向与应用21-218 3.2.7气动机构21-219 3.2.7.1滑动机构21-219 3.2.7.2滚动机构21-219 3.2.7.3连杆机构21-221 3.2.7.4阻挡机构21-231 3.2.7.5连杆增力机构21-231 3.2.7.6气动扩力机构21-234 3.2.7.7升降台21-235 3.2.7.8用气动缸驱动的绳索机构21-237 3.2.7.9使用齿轮齿条的直线运动机构21-242 3.2.7.10使用回转式执行机构的摆动运动机构21-242 3.2.7.11使用回转式执行机构的回转运动机构21-243 3.2.7.12使用摆动或回转马达的直线运动机构21-243 3.2.7.13使用直线式气动缸的回转运动机构21-244 3.3气动控制元件21-244 3.3.1方向控制阀21-244 3.3.1.1换向阀21-244 3.3.1.2其他方向控制阀21-253 3.3.1.3阀岛21-254 3.3.2压力控制阀21-258 3.3.2.1减压阀21-258 3.3.2.2安全阀21-264 3.3.2.3增压阀21-265 3.3.3流量控制阀(节流阀)21-265 3.3.3.1流量控制阀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21-266 3.3.3.2节流阀的典型流量特性21-268 3.3.3.3节流阀的选择21-268 3.4气动管路设备及气动附件21-268 3.4.1过滤器21-268 3.4.2油雾器21-271 3.4.3气源处理三联件和二联件21-271 3.4.4管接头21-272 3.4.5气动视觉指示器21-273 3.4.6二位二通螺纹插装阀(单向阀)21-273 3.4.7锁定阀21-273 3.4.8储气罐充气阀21-275 3.4.9呼吸器21-275 3.4.10自动排水器21-275 3.4.11快速排气阀21-275 3.4.12典型的梭阀21-276 3.4.13自动电气排水阀21-277 3.4.14气管21-277 3.4.14.1气动管道的尺寸21-277 3.4.14.2气动管道允许的优选工作压力和最小弯曲半径21-278 3.4.14.3压力与温度转换系数21-278 3.4.15消声器21-279 3.4.16油压缓冲器21-279 3.5真空元件及真空系统21-283 3.5.1空压机和真空泵的分类21-283 3.5.2压力等级和术语21-284 3.5.3真空系统的构成、分类及应用21-284 3.5.3.1真空范围与应用21-284 3.5.3.2通过孔口的真空流量21-285 3.5.3.3常用的真空度量单位21-285 3.5.3.4压力系统和真空系统原理对照21-287 3.5.3.5可用的组合式压缩机/真空泵系统21-287 3.5.3.6真空泵与真空发生器的特点21-287 3.5.3.7真空泵的分类21-288 3.5.3.8真空泵性能21-288 3.5.3.9真空泵的选择21-290 3.5.3.10真空泵的正确使用与保养要点21-293 3.5.4真空系统的构成、分类及应用21-293 3.5.5真空发生器21-295 3.5.6真空吸盘21-298 3.5.7真空辅件和真空系统21-301 3.6气动比例(伺服)控制元件21-306 3.6.1气动比例(伺服)控制系统21-306 3.6.2气动比例(伺服)阀21-308 3.6.2.1气动比例(伺服)阀的分类21-308 3.6.2.2气动比例(伺服)阀的主要构成部件及其工作原理21-309 3.6.2.3典型电-气比例阀21-314 3.6.3气动比例(伺服)系统应用举例21-319 3.6.4电气比例阀用控制器21-320 3.6.5电气比例定位器21-322 3.6.6电气比例变换器21-323 3.6.7终端定位模块与电子末端定位软停止控制器21-325 3.7安全气动系统新元件21-326 3.7.1软启动泄气阀21-326 3.7.2接头型截止阀21-326 3.7.3气动保险丝21-326 3.7.4自卸空安全快速接头21-328 3.7.5双手控制装置21-328 3.7.6锁定阀21-330 3.7.7速度控制阀(带残压释放阀)21-331 3.7.8缓慢启动电磁阀减速阀(外部先导式电磁阀)21-331 3.8气动逻辑元件21-332 3.8.1基本逻辑门21-332 3.8.2逻辑单元的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21-332 3.8.3常用逻辑元件21-338 3.8.3.1截止式逻辑元件21-338 3.8.3.2膜片式逻辑元件21-344 3.8.3.3滑阀式逻辑元件21-346 3.8.3.4顺序控制单元21-349 3.8.3.5气动逻辑元件的性能及使用21-350 3.8.3.6气动逻辑控制的选择21-352 3.8.3.7气动逻辑元件产品(park公司)21-354 第4章信号转换装置 4.1气-电转换器21-356 4.1.1干簧管式气-电转换器21-356 4.1.2膜片式气-电转换器21-356 4.1.3压力开关21-357 4.1.3.1高低压控制器21-357 4.1.3.2可调压力开关21-358 4.1.3.3多用途压力开关21-358 4.2电-气转换器21-359 4.3气-液转换器21-359 4.3.1工作原理21-359 4.3.2选用21-361 4.3.3使用注意事项21-362 4.4气-液元件21-364 4.4.1气-液阻尼缸21-364 4.4.2气-液增压缸21-367 第5章高压气动技术和气力输送 5.1高压气动技术21-369 5.1.1高压压缩空气的主要来源21-369 5.1.2高压气动元件和辅件21-370 5.1.3使用高压气动时注意问题21-376 5.1.4高压气动技术的应用21-376 5.2气力输送21-379 5.2.1气力输送的特点21-379 5.2.2气力输送装置的型式21-379 5.2.3气力输送装置的主要设备21-383 5.2.3.1供料器21-383 5.2.3.2输料管道、管件21-385 5.2.3.3分离器(卸料器)21-386 5.2.3.4闭风器21-388 5.2.3.5除尘器21-388 5.2.3.6气源机械21-388 5.2.3.7消声器21-388 5.2.4气力输送的应用21-388 第6章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6.1维护保养21-390 6.2维护工作内容21-392 6.3故障诊断与对策21-393 6.4常见故障及其对策21-395 6.5气动系统的噪声控制21-400 6.5.1往复压缩机的噪声对策21-400 6.5.1.1整机噪声组成21-400 6.5.1.2压缩机的噪声控制21-400 6.5.1.3低噪声压缩机站的设计21-401 6.5.2回转式压缩机的噪声对策21-401 6.6压缩空气泄漏损失及其对策21-404 6.7压缩空气系统的节能21-404 6.7.1压缩空气系统能耗评价体系及节能诊断方法21-404 6.7.2空压机群运行优化管理21-404 6.7.3供气环节节能监控管理21-405 6.7.4末端节能用气设备21-406 第7章气动元件产品 7.1气动执行器21-407 7.1.1普通单活塞杆气缸21-407 7.1.1.1PB系列单活塞杆气缸( 4~16)21-407 7.1.1.2QCJ2系列微型单活塞杆气缸( 6~16)21-412 7.1.1.310Y-1系列小型单活塞杆气缸( 8~50)21-417 7.1.1.4QGP系列单活塞杆气缸( 10,16)21-421 7.1.1.5QC85系列标准小型单活塞杆气缸(ISO 6432)(10~25)21-425 7.1.1.6MA系列单活塞杆气缸(16~63)21-427 7.1.1.7QGBX小型单活塞杆气缸(ISO 6432)(20~32)21-433 7.1.1.8QGX小型单活塞杆气缸(20~40)21-435 7.1.1.9QCM2系列小型单活塞杆气缸(日本规格)(20~40)21-441 7.1.1.10QC75系列小型单活塞杆气缸(欧洲规格)(32~40)21-444 7.1.1.11QDNC系列标准方型单活塞杆气缸 (ISO 6431)(32~100)21-446 7.1.1.12QSC系列标准单活塞杆气缸(ISO 6430)(32~100)21-449 7.1.1.13QGBZ中型单活塞杆气缸(ISO 15552)(32~125)21-452 7.1.1.14QC95系列单活塞杆标准气缸(ISO 6431)(32~200)21-458 7.1.1.1510B-5系列无拉杆气缸 (32~200)21-461 7.1.1.16QGZ中型单活塞杆气缸(40~100)21-464 7.1.1.17QGC系列重载单活塞杆气缸(80~160)21-469 7.1.1.18JB系列缓冲单活塞杆气缸(80~400)21-470 7.1.1.19QGD大型单活塞杆气缸(125~350)21-473 7.1.2普通双活塞杆气缸21-481 7.1.2.1XQGAX2系列小型双活塞杆气缸 (12~32)21-481 7.1.2.2QGY(EW)系列双活塞杆薄型气缸(20~125)21-481 7.1.2.3QGEW-2系列无给油润滑双活塞杆气缸 (32~160)21-482 7.1.2.410A-3ST系列双活塞杆缓冲气缸 (32~400)21-484 7.1.2.5XQGAy2 (By2) 系列轻型双活塞杆气缸 (40~63)21-485 7.1.2.6QGEW-3系列无给油润滑双活塞杆气缸 (125~250)21-485 7.1.3薄型气缸21-486 7.1.3.1QCQS系列薄型气缸(日本规格)(12~25) 21-486 7.1.3.2ACP系列薄型气缸 (12~100)21-488 7.1.3.3ACQ系列超薄型气缸(12~100)21-492 7.1.3.4SDA系列超薄型气缸(12~100)21-500 7.1.3.5QCQ2系列薄型气缸(日本规格)(12~100)21-507 7.1.3.6QGDG系列薄型带导杆气缸(12~100)21-510 7.1.3.7QCN系列薄型气缸(欧洲规格)(16~100)21-512 7.1.3.8QADVU系列紧凑型薄型气缸 (16~100)21-515 7.1.3.9QGY系列无给油润滑薄型气缸 (20~125)21-519 7.1.3.10QGY-M系列杆端外螺纹薄型气缸 (20~125)21-520 7.1.3.11QGS短行程/紧凑型薄型气缸(32~100) 21-521 7.1.3.12QGY(Z)系列带导杆防转薄型气缸 (32~100)21-523 7.1.4摆动气缸21-524 7.1.4.1ACK系列摆动气缸 ( 25~63)21-524 7.1.4.2QGHJ系列回转夹紧气缸 (25~63)21-525 7.1.4.3QGK系列无给油润滑齿轮齿条摆动气缸 (20~125)21-526 7.1.4.4QRC系列摆动气缸 (40~125)21-529 7.1.4.5QGH摆动 (回转)气缸 (50~100)21-530 7.1.5其他特殊气缸21-531 7.1.5.1无活塞杆气缸21-531 7.1.5.2行程可调气缸21-537 7.1.5.3增力气缸21-539 7.1.5.4步进气缸21-540 7.1.5.5带导杆气缸21-544 7.1.5.6冲击气缸21-556 7.1.5.7气-液缸21-557 7.1.5.8膜片气缸21-559 7.2方向控制阀21-560 7.2.14通、5通电磁换向阀21-560 7.2.1.13KA2系列电磁换向阀(Rc1/8)21-560 7.2.1.2M3KA2系列电磁换向阀(Rc1/8~Rc1/4)21-562 7.2.1.33KA3系列换向阀(Rc1/4)21-563 7.2.1.4M3KA3集装型电磁换向阀(Rc1/4,Rc3/8)21-565 7.2.1.5QDI系列电控换向阀(DN6~DN25)21-566 7.2.1.64V100系列电磁换向阀(M5~Rc1/8)21-567 7.2.1.74M100~300系列电磁换向阀(Rc1/8~Rc3/8)21-569 7.2.1.8XQ系列二位五通电控换向阀(G1/8~G1/2)21-572 7.2.1.9XQ系列三位五通电控换向阀(G1/8~G1/4)21-573 7.2.22通、3通电磁换向阀21-574 7.2.2.1Q23DI型电磁先导阀(DN1.2~DN3)21-574 7.2.2.23V100系列电磁换向阀(M5~Rc1/8)21-575 7.2.3气控换向阀21-577 7.2.3.13A100系列气控换向阀(M5~Rc1/8)21-577 7.2.3.24A100系列气控换向阀(M5~Rc1/8)21-579 7.2.3.33KA2系列5通气控阀(M5~Rc1/8)21-580 7.2.3.43KA3系列5通气控阀(Rc1/8~Rc1/4)21-581 7.2.3.53KA4系列5通气控阀(Rc1/8~Rc3/8)21-582 7.2.4手控、机控换向阀21-584 7.2.4.1234R8系列四通手动转阀(G1/8~G3/4)21-584 7.2.4.2S3系列机械阀(M5~Rc1/4)21-586 7.2.5单向阀21-588 7.2.5.1KA系列单向阀(DN3~DN25)21-588 7.2.5.2KAB系列可控型单向阀(DN8~DN25)21-589 7.2.6其他方向控制阀21-590 7.2.6.1QS系列梭阀(DN3~DN25)21-590 7.2.6.2KP系列快速排气阀(DN3~DN25)21-591 7.2.6.3KSY系列双压阀(DN3~DN15)21-591 7.2.6.4XQ系列二位三通、二位五通气控延时换向阀(G1/8~G1/4)21-592 7.3流量控制阀21-593 7.3.1QLA系列单向节流阀(DN3~DN25)21-593 7.3.2ASC系列单向节流阀(Rc1/8~Rc1/2)21-595 7.4压力控制阀21-596 7.4.1减压阀21-596 7.4.1.1QAR1000~5000系列空气减压阀(M5~G1)21-596 7.4.1.2QTYA系列空气减压阀(DN3~DN15)21-599 7.4.1.3QPJM2000系列精密减压阀(G1/4)21-600 7.4.2顺序阀21-601 7.5气动管路设备21-601 7.5.1空气过滤器21-601 7.5.1.1QAF1000~5000系列空气过滤器(M5~G1)21-601 7.5.1.2QAFM3000~4000油雾分离器(G1/4~G1/2)21-603 7.5.1.3QAFD3000~4000系列微雾分离器(G1/4~G1/2)21-604 7.5.1.4QAMG3000~4000系列水滴分离器(G1/4~G1/2)21-605 7.5.1.5QSLA系列空气过滤器(DN3~DN15)21-606 7.5.2油雾器21-607 7.5.2.1QAL1000~5000系列空气油雾器(M5~G1)21-607 7.5.2.2QYWA系列油雾器(DN3~DN15)21-609 7.5.3过滤减压阀21-610 7.5.3.1QAW1000~4000系列空气过滤减压阀(M5~G3/4)21-610 7.5.3.2QFLJB系列空气过滤减压阀(DN8~DN25)21-612 7.5.4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三联件(二联件)21-613 7.5.4.1QAC1000~5000系列空气过滤组合(M5~G1)21-613 7.5.4.2QFLJWA系列三联件(DN3~DN25)21-616 第8章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 8.1气动相关技术标准21-618 8.2IP防护等级21-624 8.3关于净化车间及相关受控环境空气等级标准及说明21-625 8.4关于静电的标准及说明21-628 8.5关于防爆的标准21-631 8.6食品包装行业相关标准及说明21-631 8.7用于电子显像管及喷漆行业的不含铜及聚四氟乙烯的产品21-635 8.8美国危险品表21-636 8.9危险等级划分表21-637 8.10加拿大危险品表21-637 8.11材料相容性表21-638 参考文献21-640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